庆陵位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索博力嘎(白塔子)的苏木驻地北约十五公里,巴林右旗(大板镇)辽庆州城遗址北约10公里。陵墓分布在大兴安岭林区中一条东西横亘的大山南麓的山地狭谷中。这座大山如一道屏障呈东西向横亘,在山麓的南坡有三个山峰,怪石嶙峋,直插云天。该山辽代名永安山,后改称庆云山,庆陵之名也因此得来,现又名大黑山,蒙古语名叫瓦林乌拉(意为有砖瓦的沙丘),当地人称“王坟沟”。四周大山环绕,这里草木茂盛,环境幽雅,野兽众多,是辽代帝皇游猎地。
《辽史?地理志》载:辽代第六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驻跸庆云山时说,他死后应当埋葬于此。于是此后,辽代三代皇帝均葬在这里。这三座皇陵由东向西一字排开,掩映在山腰丛林茂树之间。分别是辽圣宗耶律隆绪及钦哀皇后、仁德皇后的“永庆陵”,辽兴宗耶律宗及仁懿皇后的“永兴陵”、辽道宗耶律洪基及懿皇后的“永福陵”及后妃、太子等皇亲国戚的陪葬墓组成的陵园建筑群,三陵各相距约2公里,整个陵园方圆十余里,规模宏伟,工程浩大。这三座陵墓自东向西排列,按位置人们又称为东陵、中陵、西陵。因三座帝陵共处一个陵城,通称三陵为庆陵。三座陵墓都有陵门、享殿和神道,均为东西向。原本三陵全为砖木结构,现今遗迹多残毁。陵门原为砖构,中陵和西陵因为彩绘破坏较甚,只能用图案恢复原貌。墓室有前、中、后室及4个侧室(耳室),用沟纹砖石灰浆砌,墓壁用砖三层,墓顶用砖两层,墓壁及墓门均抹石灰,再彩绘壁画。
辽圣宗永庆陵
辽圣宗永庆陵位于山谷三公里半的山腰中,现陵区内地表尚可见到享堂、祭殿、羡道、陵门等遗迹,是三座陵墓中保存最好的一座。庆云山下筑有通往陵园的神道,山脚筑有陵门。从陵门到陵墓,长1300米,宽3米的神道,神道两侧有望仙殿、御容殿等建筑遗址。永庆陵为仿木结构的七室砖墓,墓内全长21.2米,最宽15.5米,最高约6.5米,分前、中、后三正室,前室东西侧室,中室东西两侧,以后室为主室。前室平面为长方形,券顶,其余各室均为圆形,穹庐顶,各室之间有券顶的甬道相连。陵寝由三层大青砖垒砌,内抹白灰,地面略向南倾,平铺打磨平整的方砖,下有排水系统。主室内有柏木组建的巨大椁室,各室间有通道相连,安有柏木大门,门楼用雕砖砌成,瓦垄起伏、鸱吻高翘,通体彩绘。墓0土物十分残碎,日本人挖掘东陵时曾出土有枋、榑、斗栱等小木作构件,较有价值,但原有结构情况不明。
原来庆陵的三座陵墓内都有壁画,但现仅在东陵存有摹本、照片并保存较完好的彩绘壁画。绘制者应为当时契丹和汉两族画师。壁画主要在墓内砖砌仿木结构细部及墓壁上方,内容有装饰图案、人物和山水等。墓门及墓内砖砌仿木结构上,饰红、绿彩,墓门上鸱吻饰黄褐彩。仿木结构细部及墓壁上方,用工笔彩绘龙凤、花鸟、祥云、宝珠以及网格状图案,是已发现的辽墓彩画中等级最高的。
在墓道、前室及其东西侧室、中室和各甬道壁面上,场面宏大,绘有与真人等大的人物图像70余个,墓道两壁为15个戴圆帽、穿圆领窄袖长衫、执骨朵的仪卫和1匹备有鞍辔的马,前室南甬道与中室南甬道绘有同样的仪卫。文官武士叉手而立,表情肃穆,色彩凝重。从而首次发现了契丹民族服饰形象。前室前半部分两壁各绘6人乐队,均戴直脚幞头、穿黑袍。其余40个人物,大部是男像,多数髡发,少数戴圆帽,极少数戴直脚幞头,均穿圆领窄袖衫,有紫、绿、青等色,腰围革带,均拱手或叉手侍立。仅有两幅并立的女像,右侧的带黑纱帽,穿绿色左衽长袍;左侧的梳髻,穿绿色窄袖长袍、红色中衣,均左衽,腰围绣带,手捧披肩,似为前者的侍女。人像上方都墨书契丹小字榜题。这些旁题人物像第一次证实了契丹族的习俗。墓室的藻井、墓顶也用工笔彩绘龙凤、牡丹图案,用色艳丽。
永庆陵中室有四幅巨大的山水画,清新淡雅,画技高超,描绘了辽腹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风光,构图严谨,鸟兽形象生动,应是描绘契丹皇室四季捺钵之所在地的景色,表现了辽代皇帝的这一习尚(出外狩猎设“行帐”称“捺钵”,用海青鹰捕天鹅,是一种典礼仪式),是极其罕见的辽代绘画珍品,富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使这座地下宫殿更加富丽堂皇。
辽兴宗永兴陵
永兴陵即中陵,位于永庆陵之西六百多米,陵园的地势和建筑物与东陵相同,现存神道、陵门、祭殿、膳堂等遗址。墓室规模大于东陵,共七个墓室,但均已塌毁,前、中、后三个正室,四个侧室,以后室为主室,墓室前为十字形甬道。中陵已塌毁,仅看出各室平面是八角形,曾出土过兴宗和仁懿恣皇后哀册。在中陵享殿的西南方残存石刻陀罗尼经幢1座。
辽道宗永福陵
永福陵即西陵,位于永兴陵之西约一千四百米,陵园建筑与东陵相同。现存神道、陵门和祭殿遗址,墓室形同中陵,也是七室墓,墓室前为十字形通道,各室平面呈八角形,规模大于中陵,但也没能逃脱被盗的命运,墓室也全部坍塌。墓内有壁画残存遗址。曾出土过道宗、宣懿皇后契丹文、汉文哀册。
耶律隆绪(公元972年1月16日 ~1031年6月25日 ),辽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契丹名文殊奴。景宗耶律贤长子。 乾亨四年(982年)嗣位为皇帝,改元统和,改国号契丹。母承天皇太后萧绰奉遗诏摄政。室昉、韩德让及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以为辅佐,和辑契丹贵族,任用汉人士大夫,积极整治弊蠹,改革法度。统和四年(986年)辽军大败宋北伐之师,…… 耶律隆绪详细信息++
萧耨斤(约980年—1057年),辽圣宗嫔妃,辽兴宗之生母,辽太祖皇后述律平的弟弟阿古只的五世孙女。辽圣宗病危,遗命以辽兴宗继位,萧菩萨哥为皇太后,尊为齐天皇太后,萧耨斤为太妃。此时萧耨斤得意忘形,公元1032年,自立皇太后。尊为皇太后,尊号法天太后,后废。道宗尊为法天太皇太后,1057年驾崩,谥曰钦哀皇后。 诞育龙子 据传,萧耨斤本来长地非常丑陋,…… 萧耨斤详细信息++
仁德皇后(983年—1032年),萧氏,小字菩萨哥,睿知皇后萧绰弟弟萧隗因之女 ,辽圣宗耶律隆绪第二任皇后。 萧菩萨哥十二岁时入宫,统和十九年(1001年)被封为齐天皇后。萧菩萨哥深得辽圣宗的宠爱,为辽圣宗生下两子,但都夭折。开泰五年(1016年),宫人萧耨斤生下儿子耶律宗真(辽兴宗),由萧菩萨哥抚养。太平十年(1031年),辽圣宗病危,遗命以耶律宗真继…… 萧菩萨哥详细信息++
耶律宗真(1016年―1055年),契丹名只骨,字夷不堇,辽圣宗耶律隆绪长子,母钦哀皇后萧耨斤,辽国第七位皇帝,1031年-1055年在位。 耶律宗真生于开泰五年(1016年)二月二十三日,由齐天皇后萧菩萨哥抚养长大,成年后通晓音律,爱好儒家学说,豁达大度,开泰七年(1018年)五月初五日,年仅三岁的耶律宗真,被封为梁王。 太平元年(1021年)十一月十…… 耶律宗真详细信息++
萧挞里(?—1076年),萧氏,小字挞里,钦哀皇后萧耨斤之弟北院枢密使萧孝穆长女,辽兴宗耶律宗真的皇后 ,辽道宗耶律洪基的母亲。 萧挞里温顺宽厚,姿容美丽。辽兴宗继位后,萧挞里入宫为妃。重熙四年(1035年),立为皇后。先后为辽兴宗生下三子二女:长子辽道宗耶律洪基、次子宋王耶律和鲁斡、三子秦国王耶律阿琏;长女晋国公主耶律跋芹、次女郑国公主耶律斡里太, …… 萧挞里详细信息++
辽道宗耶律洪基(1032年9月14日-1101年2月12日),字涅邻,小字查刺,辽兴宗耶律宗真长子,母为仁懿皇后萧挞里 ,辽朝第八位皇帝。 重熙二十四年继帝位,改元清宁。继位后奉兴宗弟耶律重元为皇太叔,加号天下兵马大元帅。清宁九年(1063),重元谋夺皇位,得密报。派耶律仁先、耶律乙辛等平乱,重元兵败自杀。咸雍二年(1066),改国号为大辽(983年时辽…… 耶律洪基详细信息++
萧观音(1040年—1075年),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父亲萧惠(辽兴宗母亲萧耨斤的弟弟),辽代著名女诗人。相貌颖慧秀逸,娇艳动人,个性内向纤柔,很有才华,常常自制歌词,精通诗词、音律,善于谈论。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也有诗作,被辽道宗誉为女中才子。 重熙年间,被燕赵国王耶律洪基纳为妃,生太子耶律濬。1055年(清宁元年)十二月立为皇后,尊…… 萧观音详细信息++
大板镇:大板镇位于巴林右旗政府所在地,是2001年由原大板镇和原独石苏木合并成立的新建制镇,全镇总土地面积75.7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8万亩,林地面积2.3万亩,有查干沐沦河和古力古台河在境内横穿会合,水资源丰富。 全镇辖17个嘎查村,52个独贵龙(组),10个(社区)居委会。镇区总人口5.8万人,其中农牧菜业人口10360人,设36个党支部,663名党员…… 大板镇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