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故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故居篇

粟裕故居
  粟裕故居,位于湘西南边陲,怀化市南端,会同县坪村镇枫木村,距会同县城约8公里,209国道仅0.5公里,交通极为方便。旧居建于清光绪年间(1851-1861),分为东、西两个大院,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大小房间有30余间。两个大院中间有一条村道和小溪通过。小溪右边的东院为正屋,是家人居住之地。小溪左边的西院是一排坐西朝东的房屋。北头为客厅,是接待宾朋、宴请客人和私塾讲学的地方;中间几间房屋是帮工们的住房;南头是牛栏、马圈等。故居现在保存的房屋即为东院正屋,占地约416平方米,房屋坐东南朝西北,由三栋两层的木房组合构成,分为前厅、正屋和横仓楼。其中前厅是为“品”字型客厅,前厅与正屋之间有一“一…[详细]
李达故居
  李达故居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镇油榨头村。李达,1890年10月生。1919年五四运动后,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夏与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主编《共产党》月刊,参加《新青年》的工作。1921年2月起任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代书记。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1921年8月至1925年5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委员。1921年9月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和革命丛书。1922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应毛泽东邀…[详细]
钱钟书故居
  钱钟书故居位于无锡市新街巷30号、32号,系钱钟书祖父钱福烔筹建于1923年,钱钟书叔父钱孙卿续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第一期修复工程主要是新街巷30号,该户建筑面积504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平房二进,每进面阔七间;中有天井,天井两侧各有侧厢一间;东有备弄,弄底另有厨房,餐室,柴屋数间,后有花园。续建的房屋就在花园内的西北角,有二层楼房四间,附属平房数间,其中东首一间楼房称“还续书楼”,楼后有平房一间,独成小院,称“梅花书屋”,其砖雕门额完好。续建部分后来另辟一门进出,即今新街巷32号。整个新街巷30号属传统的江南庭院式民居,但与一般的民居有所不同的是,前后二进平面布局并不是呈传…[详细]
白沙夏公馆
  重庆江津白沙夏公馆,又名“徳庐”,是抗战名将,重庆民革创始人和卓越领导人之一的夏仲实先生的旧居。夏公馆建于1929年,坐南朝北,建筑面积2814平方米,为一楼一底土木石结构,硬山式屋顶,圆穹式封火墙,是上厅、下厅、天井及两侧厢房组成三重堂四合院,拥有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走马转角楼。整个公馆布局严谨,设计巧妙,较好的结合了中式和西式建筑优点。大量采用西式建筑工艺手段,借鉴西式建筑大方实用,通风、采光较好的优点,融合中式就爱你住装修风格,突出中国山地建筑灵秀、简约的风貌。“文靠邓鹤年,武靠夏仲实”。夏仲实又名夏首勋,1889年出生于白沙镇,1969年逝世。先后在四川陆军小学、陕西陆军中学、保定军官学…[详细]
乌镇茅盾故居(茅盾纪念堂)
  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茅盾故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茅盾(沈雁冰)同志诞生和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地方。茅盾故居位于浙江省桐乡市乌镇观前街17号。故居房屋始建于十九世纪中叶,临街四开间两进木构架楼房,分东西两个单元,建筑面积444.25平方米。一八八五年前后,茅盾的曾祖父购作住宅。楼房后面有一个半亩地大小的园子,茅盾的曾祖父曾在那里盖了三间平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茅盾用稿费并亲手设计草图,翻建成带有日本民房风格的书斋,建筑面积104.92平方米。茅盾自一八九六年诞生至一九0九年离乡求学,在这幢故居中生活了十三个春秋。一九八三年茅盾故居经中央批准筹建修复…[详细]
丘逢甲故居
  丘逢甲故居,别名心泰平草庐,又名培远堂,位于广东省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今逢甲村)。丘逢甲故居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秋,丘逢甲从台湾回到蕉岭时建造,是一座典型的两堂四横一围客家围屋,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多平方米,共有房屋55间2堂。丘逢甲故居每个堂、室均有清代名人、书法家题写的堂名、楹联,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故居内陈列有珍贵文物、照片、手稿、文献,向人们展示民族英雄、抗日志士、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的一生。丘逢甲故居为沙灰瓦木结构,丘逢甲故居是一幢坐西朝东两堂四行,中轴对称,后面半圆形围屋与前面的5个门楼形成封闭整体的客家围屋。丘逢甲故…[详细]
吴石故居
  吴厝吴石故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1号,南偏西15度,占地面积602平方米,合院式民居,由屏风门、披榭、大厅、天井等组成。一进仅存正座,封火山墙二坡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用檩十一根,穿斗式,二进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用檩十七根,穿斗式,明间以屏风门分割大厅为前后厅,厅柱为木质,较为高大,两边挂耳。该建筑规模宏大,构成完整,为吴石将军出生地,后吴石参加革命,此住所为其父母居住地,吴石曾回来居住过。吴石(1894—1950年),字虞薰,福建闽县螺洲乡吴厝村(今福州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吴石与同乡好友吴仲禧一道投身福建北伐学生军。吴石1912年8月进入武昌第二预…[详细]
金维映故居
  金维映故居位于岱山县高亭镇清泰路后街弄14号(黄家)。金维映(1904~1941)女,原名金爱卿、又名金志成,昵称阿金,浙江省岱山县高亭镇人,幼年和童年时代成长于高亭镇黄家。1913年就读定海县立女子小学。1919年到宁波师范学校学习。师范毕业后,回定海“女子小学”担任幼稚班老师。金维映出生于20世纪初叶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自幼目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凌和封建军阀的-统治,少年时便产生了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思想,胸怀爱国大志。在定海“女子小学”执教期间,积极投身声援“五四”、“五卅”等爱国反帝运动,期间,接触并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1926年10月,金维映由一名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光荣地…[详细]
路易·艾黎凤县故居和乔治·何克旧居
  路易·艾黎故居位于凤县双石铺镇北柏家坪的一座山脚下,有两孔窑洞,与其他乡村常见的窑洞一模一样,但它却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它是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工业合作社主要领导人路易·艾黎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是中国工和运动的见证。路易·艾黎,1897年12月2日出生于新西兰斯普林菲尔德一位农村教师家里,曾获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17年至1918年在新西兰第二远征军服役,两次负伤。1920年至1926年在维弗莱附近的牧场工作。1927年4月2日他来到中国上海,加入上海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不顾个人安危,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活动。他看到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之中,决心放弃舒适的-,为中国人民做…[详细]
钱学森故居
  钱学森故居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为纪念伟大科学家钱学森而修缮的钱氏祖宅。故居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方谷园2号,建于清末,历经百年,主要建筑仍然保存完整。经过修缮,钱学森故居重新焕发了“江南书香门第”的人文气韵,与陈列其中的各类展品,一起映衬出一代科学巨匠的成长背景和成才之路。钱学森故居于2011年12月钱老诞辰100周年之际隆重开馆。故居分为正厅图片展及二楼生活场景两个部分。正厅内《钱学森与杭州》图片展,展示了“杭州之子”钱学森的传奇人生。二楼为生活场景还原,分为卧室、书房及实物陈列室等,再现了钱家当年“古朴”、“雅致”的生活品味。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祖籍杭州。三岁时跟随父母迁往北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