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庙宇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庙宇篇

如皋文庙大成殿
  如皋文庙旧址位于江苏省如皋市东南隅,目前仅存大成殿。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3间,南立面有披檐,形成类似重檐效果,断为明代古建,1982年公布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状大成殿总体构架保存完整,尤其梁架上的彩画清晰可辨,仅题材就有家具,如桌、椅、瓶几;织物,如包袱锦、锦缎;动物,如行龙、仙鹤等,图案精美、姿态生动,属南方清代苏式彩画之列,又有本地域特色。结合大成殿现状,认为其为清初建筑,或采用部分明代构件而成。因之,具有明末清初古建特色。如皋文庙大成殿是不可多得的历史建筑遗产,具有较大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详细]
盘县城隍庙
  城隍庙,在城关镇凤山书院山脚李子林,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普安州志》曾有其方位记述。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同治九年(1870)重修后殿,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正殿。 是庙原建筑平面布局为:按中轴线自前至后,依次分布前殿、正殿及其左右配殿、后殿。后殿紧贴正殿,两者仅一沟之隔,整体构成一封闭式四合院,总占地面积约千余平方米。 前殿明间为戏楼式建筑,两层,底层为通道,上层为戏台。前檐整体装修成门楼式样,后檐面对正殿,纯为戏楼式建筑,歇山式屋顶,翼角系撑拱起翘,屋顶原覆筒瓦,今为青瓦;两次间为硬山顶建筑,上下各两间,连其戏楼计,通面阔13.5米,通进深9米。原大门进门处塑…[详细]
须弥福寿之庙
  须弥福寿之庙是外八庙中最后建造的一座,所以在藏式风格中更多地融入了传统的汉式风格,如庙的前部就完全为汉族形制。庙后部的大红台妙高庄严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其建筑为三层楼阁,沿袭了藏式风格,殿顶铸有八条鎏金铜龙,每条铜龙重约一吨,做工精细,栩栩如生。看点在大红台东北角有一座重层小楼,名为吉祥法喜殿,是六世班禅寝殿。在庙的最北端是一座八角琉璃万寿塔,塔顶覆以黄琉璃瓦,结构玲珑,色调古雅,突破了全庙的空间轮廓线,丰富了建筑群的艺术效果。须弥福寿之庙在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普陀宗乘之庙以东。清乾隆四十五年仿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修建,供来京庆贺乾隆70大寿的六世班禅居住、讲经用,占地达3.79万平方米。交通…[详细]
江川文庙
  江川文庙,是中国云南省江川县的孔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江城镇北的钟秀山南麓,今为江川二中的所在地,占地31亩,是江川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文庙是中国传统的宫殿式砖木结构建筑群,中轴式对称,由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四祠组合而成,还有附属建筑崇圣宫、钟秀书院。现主体建筑尚存。江川文庙是玉溪市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庙之一,也是江川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文庙在江川二中校园内。文庙与学校合二为一,有其特殊的渊源,-战争后,林则徐由广东赴新疆,途经云南时到过江川文庙,为其题词“钟秀书院”,从此,文庙成为清政府培养人才、灌输统治思想的基地。民国时期,文庙内也一直在办高小,培育了鲁子材、唐淮源、金…[详细]
嵩明县龙王庙红军标语
  嵩明县龙王庙红军标语位于昆明市嵩明县嵩阳镇东村村委会西村北约2千米处的龙王庙山墙上。1935年4月29日,红军攻克嵩明县城并占领杨林兵站后,红一军团奉命佯攻昆明,以迷惑敌人,顺利抢渡金沙江。4月30日,红一军团兵分三路向西推进。左路从杨林出发,经白邑的得食、龙潭营等村到达阿子营羊街、大西村。中路从县城出发,经大村子进抵果东、冷水沟一带。右路从县城出发,经西村、竹箐口入寻甸七甲,与中央军委纵队会合(这条标语就是该部红军路过龙王庙时写下的),进一步形成威逼昆明之势。正当敌人全力防守昆明之际,红军各路大军在中央军委领导下,于5月1日至9日从禄劝皎平渡顺利渡过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详细]
刘海庙与刘海井
  蒙城民间有七仙八景的传说。在七仙之中有一仙人当地百姓称他为刘海仙。刘海,名喆,字昭远,号海蟾,渤海人,金朝进士,十六岁及第,五十岁作宰相。一日下朝路遇两位道人,见刘行礼,请刘至其家稍坐,并向刘讨一金钱,自拿出鸡蛋十余个,把蛋垒在金钱上,刘见了大惊曰:“太危险了。”道人曰“宰相,你才真太危险呢?伴君如伴虎,对不对?”刘喆醒悟,官不做了,换了便衣到终南山出家,他云游时到过蒙城,在蒙城城内西北隅修练,建有一庙,庙东墙外有井,相传为刘系蟾处,至今井上留有绳痕,或即当时遗留之仙迹耳。至今当地还流传着“刘海与金蟾”的故事。在老城内西北角处有一古庙和庙院,庙东墙外有一水井,这就是我县民间流传的刘海庙和刘海井…[详细]
何仙姑家庙
  何仙姑家庙是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小楼墟何仙姑旅游景区内。始建于唐朝,历经沧桑战乱,屡经修建。明代作大规模修缮,清朝清咸丰八年(1858年)重修。家庙砖石台梁式结构,第一、三进13架出前廊为封火山墙;第二进四柱一间五架拜亭为硬山顶,其正脊和垂脊均有反翘装饰。庙内外装饰以木雕、灰雕、砖雕为主,飞檐板遍布花鸟戏曲人物,工艺精湛优美。大家请留意,庙正面山石门镌刻的隶书门额:“何仙姑家庙”,为咸丰八年戊午嘉平黄培芳所书,山门镌刻的行书石对联:“千年履舄遗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出自当年吏官王映斗手笔。上联中“履”,“舄”二字均指绣花鞋,意思是一千年前何仙姑投井,她的绣花鞋留在井…[详细]
浦口城隍庙
  浦口城隍庙[浦口区泰山街道点将台路52号南空军地两用人才学校院内�明代�市文物保护单位]浦口城隍庙始建于明初洪武九年(1676),就是江浦县设于浦口城内的时候。它供奉城隍,是官方的祭祀官庙。后来县城因水灾因素搬到了今江浦街道,并修建了新的城隍庙,原先的城隍庙遂改名“玉虚观”。玉虚观为道教活动场所,但仍将城隍供奉在前殿,当时驻浦口城的军事和后勤机构有“五卫三仓”,大小-每年仍在此进行定期祭拜活动。虽然改名为玉虚观且主要是道教活动场所,但是由于其供奉城隍,再加上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泰山庙庙会时人们都将城隍老爷抬出来巡游,因此从古至今人们一直习惯称之为城隍庙。明隆庆元年(1…[详细]
达浒孔氏家庙
  孔氏家庙位于浏阳市东部达浒镇金石村,明万历十四年(1586)由县府出资建造送于孔氏,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现残存建筑有大成殿、五王殿,大成殿为重檐山顶,小青瓦,穿斗与抬梁混合构架,四面设回廓;五王殿为封火墙,硬山顶,小青瓦;内原有五王牌位(现无存)。两建筑因年代久远,无人管理和修缮,现已倒塌大半,2005年8月,孔氏家庙被列为长沙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孔氏家庙始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由县府出资为孔氏建造。家庙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三进五开间,建筑形制与宋元时的浏阳文庙大至相同。中轴线上有万仞宫墙,月池、大成门、大成殿、五王殿;中轴线两边有备荒仓、东、西庑、文昌厅、学堂和享…[详细]
西安都城隍庙
  西安都城隍庙道教宫观,正式名称为“都城隍庙”。在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东侧,占地约1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466平方米。西安城隍庙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庙”之一,与北京、南京城隍庙齐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创建于西安东城门内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移建于今址。清雍正元年(1723)毁于大火,川陕总督年羹尧于同年重修。据史志记载,西安都城隍庙建筑规模宏大,全国各地城隍庙罕有其比。城隍庙分为庙院和道院两大部分;城隍庙山门口有座五间大牌坊,牌坊之上,斗拱重叠,牌坊之下,有铁狮一对。山门内有一条数百米长的青石甬道直达二门,其间有文昌阁一座。进入二门有一座精巧绮丽的戏楼,戏楼与大殿南北相对,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