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桥梁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桥梁篇

桐梓桥
  桐梓桥,位于宜兴市杨巷镇坝塘村桐梓自然村(新芳东,东洲电缆对面的小路走到底)。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桐梓桥建于清康熙年间,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西偏北25°),青石质地。桥总长14.50米,桥面长1.25米,中宽2.96米,坡度15度。枕石长3.15米,宽0.23米,厚0.18米,间距2.75米,东堍宽3.60米。净跨4.30米,矢高3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3.60米。券石厚0.18米,花券厚0.12米。桥铭:桐梓桥。桥铭石长1.25米,宽0.48米,厚0.22米。桥东侧有重建桐梓桥碑。长1.60米,宽0.715米,厚0.31米。碑名:“重建桐梓侨碑记”,内容有…[详细]
三原古龙桥
  三原古龙桥俗名“三眼桥”,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横跨于三原南北两城间的清河河谷半坡上,是由当时的工部尚书温纯集资倡导修建。桥的建筑设计采用三孔拱桥形式,桥长110米,宽11米,桥身用石条铁钳构成,桥面青石筑铺,两侧石雕栏杆,上刻人物花卉,桥体造型宏伟壮观,是陕西省内保存最为完善的古代石拱桥之一。“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是对古龙桥的形象描绘。石栏外侧雕有龙头龙尾各三,头东尾西,形制意为以龙驮桥,故名曰“龙桥”。龙桥南北二坡呈S形,坡头原修建有南北对峙的城门。桥上的龙头龙尾与桥面上水道相通,每逢雨天,桥面积水从龙头龙尾喷出,直倾河中,景象蔚为壮观。龙桥桥体全部用青石条建造,…[详细]
李德桥
  李德桥坐落于克拉码头,是一座横跨新加坡河的横梁桥,连接北岸的克拉码头和南岸的瑞士茂昌阁,名字源于一个叫做William Henry Macleod Read的永久居住新加坡的商人,同时也是当时殖民地政府的-和社会活动家,附近的街道也因他命名。李德桥于1881年开始建设,1889年建成通行,主要对行人和骑自行车人员开放。李德桥最开始的时候,也被人们称之为“绿桥”,因为在一段时期内桥呈现绿色。在大桥建成之时,桥上聚集了许多的街边小贩、苦力、无业者,就为了在桥边听说书先生讲故事。2010年的时候,风靡全球的台湾小吃来到了李德桥,形成一条台湾美食街,让新加坡人们一饱口福,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欢迎。Rea…[详细]
博济桥
  博济桥位于阳谷县县城中心广场东南角,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博济桥修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是过去北通东昌、南达寿张、东去张秋的必经之路。博济桥又叫“石牛拉石车桥”,因在桥南西数第二块栏板上雕有牛车出行的画面而得名。《阳谷县志》记载:“邑有县丞笪公居官清廉,莅任之时,惟一牝牛驾车而来,及解任日,牝生一犊,公谕令仆人留犊于邑,仍驾一牝牛去。后人思其德,因刻其像于博济桥上,至今犹存。”后人将此石刻称为“石牛流芳”。石桥建筑由桥基、桥身两部分组成,上有两排浮雕石栏,下有石砌拱券式桥洞三个。桥身东西长10.18米,南北宽5.06米,通高3.70米,整体石砌,做工细致,手法精巧,古朴大方,结构…[详细]
云梯桥
  云梯桥位于华舍街道张娄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民国二年重修(1913年)。南北走向,横跨张溇横江,系单孔石拱桥。桥面由五拼石梁纵向并列铺设,其中东西二拼桥梁石侧面阴刻“云梯”二字;同时,桥面东西两侧置栏板栏杆,望柱柱头雕刻覆莲,望柱两侧置抱鼓石,西侧栏板侧面阴刻“民国二年募捐重修”字样;拱圈由条石纵向并列砌置;南北两端桥堍由条石错缝叠砌而成,落坡自南向西、自北向西均呈“折角形”,并设三层台阶,间隔二层平台。另外,桥北侧立有“绍兴县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一座。该桥形似“元宝”,故当地人又称其为“元宝桥”;桥面宽223厘米,拱圈跨度270厘米,矢高220厘米,其造型独特,结构坚固,历来是连接张溇村横江…[详细]
官林桥
  官林桥,位于宜兴市官林镇官新街。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官林桥又名“孙家桥”,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东西各有台阶23级,花岗石砌筑。桥通长25.40米,桥面长3.07米,中宽3.75米,堍宽4.40米。桥孔净跨8米,矢高5.50米。西坡长11.30米,下堍枕石长5.05米;西平堍长2.15米,堍宽5米。中间枕石间距4.65米,两侧枕石间距9.25米。枕石宽0.50米,厚0.40米。桥栏杆宽厚为0.48×0.48米。桥铭:重建官林桥光绪甲辰。桥栏两端各有卧狮一对。桥孔两侧均刻有阳文楷书桥联,南侧为:“肇迹溯东吴千秋巩固,安澜通北氵鬲百渎迥环”…[详细]
季河桥
  季河桥位于延陵镇九里村季子庙南大门,又名奈何桥,现座下的九里大塘原为元、明、清时期的香草河故道,季河桥始建于元至正2年(1342),当时由僧法安募建。明景泰2年(1451)改建为石拱桥,位于当时的季子庙南门之首。季河桥桥体为青白石石质,单孔石拱桥,纵联分节并列砌置,南北向,高6.18米,长22.3米,宽5.5米。拱桥两侧龙门石上各刻有“季河桥”三字,拱角狮面雕塑为省内罕见。季河桥完整第体现了明代江南石拱桥的工艺特色,古朴典雅,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1991年被丹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丹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镇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19日,江…[详细]
马修神父大桥
  马修神父大桥坐落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横跨利菲河,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于1816年建成,1881年投入使用,为都柏林最古老的桥梁之一。马修神父大桥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014年,第一座大桥在此建造,之后几经重建。目前的大桥建造于1816年,几经易名,最终于1938年改为现在的名字。大桥长45米,宽15米,共有3个拱,只允许行人、牲畜和马车运输,因而使用寿命较长,为两岸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Father Mathew Bridge 必去理由:都柏林最古老的桥梁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爱尔兰[Ireland] 景点所在省、州:都柏林 [Dublin] …[详细]
北溪桥
  北溪桥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范滩村7组,坐落在天花荡南至穆溪的入口处。清咸丰、同治年间《新塍琐志》卷三《津梁》有“北溪桥”的记载。民国十二年(1923)《新塍镇志》卷六《津梁》亦有“北溪桥”重修的记载。2004年,桥中孔坍毁,王江泾镇人民政府重修为水泥梁,并在桥面加了护栏。原为五孔梁式石板桥,东西向。现桥全长35.1米,坡长6.1米,宽3米,桥底距水面高3.5米,桥面由4块条石平铺而成,桥柱由3块条石竖置构成,桥身刻有花纹。东西落坡各设石阶11级和8级,上架水泥板。东端延伸出数十米长堤。无桥额、桥联。北溪桥虽破坏严重,但在历史上有较大的影响,留存桥部件对研究古桥梁的建筑工艺有很大帮助,仍具有…[详细]
成都十二桥烈士墓
  十二桥烈士墓位于成都市西门外文化公园内、二仙庵侧。1949年12月7日成都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将关押在成都将军衙门内的36位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和爱国青年学生,杀害于通惠门外十二桥附近。烈士中有共产党员杨伯恺、张大成、徐海东等,民主同盟和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于渊、方智炯、徐茂森及四川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学生余天觉和毛英才等。1950年1月建立烈士陵园。1949年冬,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国民党政府保密局秉承其最高当局的密令,将其在西南各地逮捕囚禁的共产党员、民主党派成员、革命青年和其他爱国志士全部秘密处死,这是继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疯狂进行大-之后,在成都制造的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