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之寺庙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之寺庙篇

磁县凤凰寺
  凤凰寺原名昭福寺位于河北省磁县都党乡石场村西南,是历史上北方著名的寺院。因建于凤凰山脚下,被当地人俗称为凤凰寺。据现有文献记载凤凰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昔日的凤凰寺属河南省漳德府管辖,被列为少林寺的下院之一。鼎盛时期房产数百间、田产上千亩,文武僧众上百人、信徒上万人,下属寺庵几十座。香火旺盛,宾客如涌。晨钟暮鼓,声声悦耳;-佛卷,字字诲人。汉传佛教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发展,一时间故磁州西部漳河两岸几乎是村村有寺,庄庄有庵。该寺自建寺至今历经千载,跌宕起伏,满目疮痍,经历了多次修缮及迁徙。据现存碑文记载:元明时期曾对凤凰寺进行过大规模的修缮维护。清道光25年,该寺因地震倒塌之后进行复建:建…[详细]
神德寺塔
  神德寺塔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城北步寿原下的半坡上。据《耀县志》载,“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凤凰集祋祤北原(今塔坡原),因建步寿宫于此。后其地亦因此名步寿原。仁寿四年(604)在步寿原龙华寺建大像阁,在照金山东峰建神聪寺,又名神德寺。大业三年(607)四月,大德法师沙门僧晖奉敕于神德寺安放舍利,建造灵塔。”塔为砖塔仿木密檐楼阁式结构,通高35米,底围25.04米,内径2.9米,八面八棱九级,斗拱挑角,密檐环围,凋刻精美,建筑风格雄浑庄严,观赏价值极高。塔身逐渐收缩呈弧形,塔身中空,原有木梯可盘旋而上,塔正门面东,高两米、宽1.26米,青石门楣上线刻一佛二菩萨,门框南北两面分别线刻持弓箭和宝…[详细]
榆林金刚寺
  金刚寺位于榆林城东1.5公里榆阳河南山峁上,坐东面西,榆林的东山和金刚寺的正门隔相眺望。据史册载记:金刚寺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5年),由延绥镇总兵杜文焕创建。寺坐南向北,三教殿院落为寺主体建筑,三教殿和过殿均上下两层,底层均为砖砌五楼一枕通券洞,外接斗拱飞檐明廊建筑,上层为砖木结构楼阁。为道、佛、儒三教于一体的寺庙。寺内现存明代万历四十八年(1620)铸造的大铁钟一口。寺院有殿宇33间,依山就势修建,南北100米,东西55米,占地5500平方米。台阶式通道由沟底直通正殿三教殿。进入正殿前要过一通道,通道正中坐有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佛前祭祀桌很简易。正殿前有两耳楼,这在很多寺庙皆可看到,一钟…[详细]
黄石华藏寺
  位于黄石铁山的华藏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鹿獐山公园内  寺院简介  位于黄石铁山的华藏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鹿獐山公园内。 原华藏寺始创于明朝万历年间,其开山鼻祖昙晦禅师,韩国平安道嘉山郡北乡人,俗姓金,与九华山开山鼻祖金地藏菩萨同宗。母,汉人。昙晦禅师十一岁从云默长老出家剃度。16岁依熙锵和尚受戒。20岁过鸭绿江,翠年抵我大唐。31岁(公元1620年)主持在西平顶山(现黄石矿山公园处)创建华藏寺。46岁在华藏寺内无疾坐化葬于寺前七级青石浮屠内。1942年在日侵华战争中焚毁。  寺院格局  1993年底,香港上圣下一老和尚门下弟子果忠法师发心重建并振兴古刹(因旧址被武钢大冶铁矿征用,遂改址在鹿獐山…[详细]
明珠禅寺
  “象山藏明珠,禅寺悟佛心,宝塔藏舍利,佛恩沐众生”明珠禅寺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群峰叠翠玉带明珠,禅寺依山而建,负阴抱阳,景色旖旎,山清水秀,九龙映象风水绝佳宝地!“象岭飞云、蟾蜍落河、飞瀑急倾、溪谷清幽等景观,可谓“拥山水奇观于一体,聚世外桃源之灵气”不仅是休闲养生的仙境,更是修行礼佛参禅的心灵家园。明珠禅寺规模宏大,有气势恢弘的巨大观音圣像,有高耸入于、金光闪闪的万佛舍利塔、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药师殿、财神殿、禅房、东西厢房、居士楼等诸多殿堂。明珠禅寺有世界唯一手捧和平鸽的观音圣像、鎏金辉煌的舍利万佛宝塔让人震撼!和平观音,造型独…[详细]
磬山崇恩禅寺
  位于湖滏镇镇的磬山崇恩禅寺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古寺,据《宜兴县志》旧志记载:“唐代有一僧人,周游各地,一日至此荒山野岭,见四周山峰叠嶂,形似莲花,其中上坡地,状似象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僧惊叹不已,遂掘基建寺,得一玉器,观其形似钵,击其声似磬,僧视之为宝,因命此山曰磬山,寺曰磬山禅院。”《江南通志》记载,明末,高僧天隐禅师重修磬山禅院,他当时有弟子四人,其中箬庵、玉林最为著名。清顺治十七年,玉林奉诏入京,在内廷说法,被封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康熙初年,皇上命重臣护送其回到宜兴,并改磬山禅院为崇恩禅寺。从此,崇恩禅寺的佛学大为兴盛。天隐禅师的另一个弟子箬庵也得到了师傅的真传,后来到镇江建金山寺…[详细]
无锡胶山寺
  胶山寺位于胶山西山坡,始建于梁太清初年,距今已有1450年历史,这里原为萧庄,梁萧侍郎(佚其名)故宅,内有一泉,侍郎以此涤砚,名“涤砚池”(宋天圣邑令苏绅建有砚水亭)。梁天监六年(507)舍宅建佛寺,名胶山寺,太清间名“胶山弥勒寺”。隋大业五年(609)重建。唐代佛教天台宗第九祖高僧湛然(711~782),号荆溪,宜兴人,曾至胶山寺居住说法讲经。湛然圆寂后,寺中住持名其讲经处为“湛然堂”。唐咸通中,寺经大规模改建,寺院西向依东峰,与惠山寺相对,神奇巧合。北宋至道年间,改称胶山兴化寺。南宋建炎中,无锡人抗金名相李纲请奉祀先祖,改额“崇亲报德禅院”。元末废,明洪武元年(1368),僧演古重建,重额…[详细]
玉龙寺
  玉龙寺:位于城西北30公里濑溪河畔。始建于明嘉靖15年(1536)。清同治8年(1869)改建。正殿左右壁嵌有长5.12米,宽1.32米的浮雕。上排刻0天神24尊,各手执法器,伫立云端,俯视尘寰,衣袂飘扬,神采奕奕;下排列“十八罗汉过海图”,海水汹涌,水族翻腾,罗汉分别站在龙、虎、鱼、虾、龟、鳖上,或招呼、或谈笑、或指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山门横额有“慈云普荫”斗大四字,两侧对联为“玉垒共浮云千秋不变,龙潭呈皓月万象俱空。”系清代道光时四川探花江国霖书。从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玉龙寺作为文物的特色大约在于其始于明代的佛教石刻造像。《泸县志》将“玉龙寺”列于“玉蟾摩崖造像及石…[详细]
五台山广化寺
  五台山广化寺,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东庄村东南200米。坐北朝南,东西长103.81米,南北宽132.27米,占地面积为1.28万平方米。据清《五台县志》记载,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现存建筑除文殊殿、大雄宝殿及耳殿为清代遗构,余皆为新建。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山门、天王殿、文殊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钟鼓楼、僧舍等,两侧又建有偏院,为五观堂、僧舍、塔、厕所等。大雄宝殿石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庑殿顶,四周围廊,七檩前后廊式构架,顶设方格平棊,前檐明、次间、后檐明间均设四扇六抹球扇门,殿内佛台新塑菩萨像4尊,寺内存有经幢5座,塔2座。1988年7月,五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广宗寺
  广宗寺位于台怀镇营坊村山腰、菩萨顶的下边,始建于明正德二年,清代重修。广宗寺依山而建,规模虽小,但布局严谨,是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铜瓦殿是寺院的主殿,共有3间,殿顶覆以铜瓦,在五台山的寺院中别具一格。殿内供有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毗卢佛、普贤菩萨,两侧铸有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变化多端。该寺高大雄伟,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广宗寺内东北角还建有一座墓塔,高6米,塔身洁白,这是原中国佛学院院长法尊法师的灵骨塔。法尊法师精通藏文,他把长达二百卷的《大毗婆娑论》译成藏文,对佛教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广宗寺是他出家的地方,在他80岁圆寂后,就选择这里作为他安放灵骨的地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