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亭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亭篇

鉴亭
  “鉴亭”位于“来许亭”南,是许瑶光建议建造的。“鉴亭”匾为唐云(1910~1993年)书。自嘉兴离职受到百姓的如此敬重和爱戴,许瑶光深感不安。临别赠言中,请建“鉴亭”。鉴为“诫”,“亭”在这里解为“正确处理”意,并亲自撰书《鉴亭之铭》,刻碑置于“鉴亭”内。《鉴亭之铭》共373字,从五个方面归纳总结了做官为人的处世之道,劝人珍惜大好时光,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洁身自好,自立自律。其内容在当今社会仍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鉴亭之铭》两侧柱子上有一副楹联:“此水接古吴流域,慨风潮冲散谁为西浙荡余氛;斯楼与我栝同名,看烟雨空蒙几把南湖认故土。”系徐则恂(1874~1930年)撰并书。既赞颂了南湖的湖光水色,亦…[详细]
亭旁红色景区
  亭旁红色景区亭旁起义,是包定等人在1928年领导的农民起义,展示了二次革命时期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过程。1927年为贯彻“八七会议”的精神,0宁海县委委员包定奉上级指示,以小学教师职业为掩护,回亭旁以亭山小学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开办干部训练班。吸收党员,培养干部,创建0亭旁支部,并以各种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革命宣传。1928年清明“南溪事件”发生后,宁海县委积极筹备武装起义。5月22、23日,包定率农民武装先后捕杀-豪绅,任离玉、任友端揭开了亭旁起义的序幕。之后,包定率武装力量攻占亭旁街,宣布亭旁区苏维埃政权创立,这是当时浙江省唯一一个苏维埃政权。随即,-紧急调集军队进行镇压。5月27日…[详细]
许亭村
  许亭,在赞皇城西北三十华里,是全县四大集镇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史书记载,公元前204年,淮阴侯韩信用兵曾有许亭之捷。许亭村人杰地灵,自隋开皇年间建赞皇县以来,人才辈出,在唐朝时一共出过六位宰相,被称为“唐相故里”。清道光皇帝的老师杜南棠亦是许亭人,至今村中尚有“翰林宅”。许亭名字的来历,民间传说也有很多。其一,说这里曾经是一片湖泊,湖泊上有一个小亭,小亭的名字叫浒亭,所以这个村子也就叫浒亭。后来由于湖泊干涸了,所以大家把浒的0水去掉,变成了许亭。其二,说西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置亭长,掌治安警卫,治理民事。《汉书·百官出卿表》上也记载:“十里一亭,十亭一乡”。当年的第一任亭长姓许…[详细]
四望亭
  四望亭在县学街东首,汶河路西侧。其始筑年代,一说南宋嘉定年间,,一说明嘉靖时。《万历江都县志》引宋《宝佑志》云:“四望亭在州治南,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特授直宝谟阁、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崔与之建。”《乾隆江都县志》载,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清康熙、雍正年间均曾修葺。原名文奎楼,后名魁星阁,是江都县学的组成部分。亭为砖木结构,八面三层,攒尖式瓦顶。底层四面皆有拱门与十字街道相通,故有“过街亭”之称。二、三层八而围以古朴的窗栏隔扇。登梯而上,推窗四眺,市区附近景色可一览无余。每层亭檐有八个飞角,三层共24个,每个飞角都有风铃,风吹铃响,声调悠扬。清咸丰三年(…[详细]
冯豹纪念亭
  冯豹(1859—1922),原名隆杰,后改名豹,字地造,一字笛樵,晚号勿翁,又号玉甑山人,是乐清白石镇凰岙(亦名凤凰)村人。幼承父教,勤奋好学,且博闻强记,7岁能背诵《千家诗》,13岁写成《山村即景诗》,乡里呼为“神童”。 冯豹青少年时就读于梅溪书院,曾师从瑞安名儒陈黻宸(字介石),深得乃师赞许和器重。清廷废除科举后,冯豹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43岁时在家乡凤凰山创办“延祥书院”,敦聘永嘉灵昆晚清举人何夔侯执教。次年,又同吴熙周等五人,筹办柳市高等小学,为发展地方教育事来作出贡献,时称办学“六君子”。 其间,冯豹得知孙中山在海外倡导推翻清廷、驱除靼虏的革命活动情况,遂投身革命运动。光绪二…[详细]
长沙中山亭
  长沙中山亭原为清朝中期建筑,咸丰三年(1853年)重修,当时的清提督衙门府位于今天的市青少年宫,中山亭位置驻扎着保卫衙门府的“先锋卫士营”,因此这一建筑就叫做先锋厅。1930年新建中山路,与先锋厅主楼相连建起了附属钟楼,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此建筑正式命名为中山亭。2002年初,黄兴北路拓宽改造,长沙市政府将中山亭保留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2006年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长沙中山亭准确的讲,中山亭不是亭子,而是一座钟楼,故被称为长沙标准钟楼。所以《长沙老建筑》一书中将其归属为公共活动建筑。钟楼修建时为五层西式方形建筑,高16米,后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中山亭。1930年2月动工,7月…[详细]
浴日亭
  在南海神庙西侧,有一座小山丘,古时叫做章丘。这大约10多米高的山上有一座小亭。唐宋时这里是三面环水,“前临大海,茫然无际”,人立亭中,当然是观赏海景、对大海抒怀的最佳位置。据有关史书记载,古代这山岗的阶梯共108级,但如今仅余72级岗阶了。这里东连狮子洋,烟波浩渺,夜幕渐退,红霞初现,万顷碧波顿时染上一层金光,一轮红日从海上冉冉升起之际,有一半仍沉在大海之中,吞吞吐吐,此景象壮观极了——这就是历史上宋元羊城八景之一的“扶胥浴日”。难怪当时有众多的文人墨客游完南海神庙,喜欢黄昏泛舟于此,第二天拂晓时分才登上古亭观日出呢!北宋绍圣初年(1094年),大文豪苏东坡被贬至岭南途中,在广州停留,慕名拜祭…[详细]
燕喜亭
  因韩愈留下名篇《燕喜亭记》而闻名于古今的燕喜亭位于连州城东北风景秀丽的燕喜山麓(即现连州中学所在地)。燕喜亭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公元800年前后),为连州司户参军王弘中所建,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这里文人墨客络绎不绝,是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唐代的诗人元结、刘禹锡、孟郊,宋代的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南宋的宰相张浚都慕名前来游览,并在亭周围的岩壁上留下了石刻诗文及题字。建亭者王弘中,正名王仲舒,于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以礼部员外郎贬连州司户参军。贞元十九年十月,监察御史韩愈被贬为连州郡所属的阳山县县令,韩愈来连游亭,至兴处,写下了《燕喜亭记》,并命亭名为“燕喜”,此乃取“鲁侯燕…[详细]
宴嬉亭池
  汉景帝时,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武被封为梁孝王,居梁苑(今商丘市),梁孝王天性善骑射,广交友,在位时即在梁国腹地广建亭台景点。一次,梁孝王与鲁国国君友好会晤,会晤前,梁孝王命工匠在砀地境内筑平台,台高十丈,东西阔半里许,台前有池,曰华池,又名雁池,又在台上广植松柏和奇花异草,并建起亭台楼阁。会晤时,鲁侯受到梁孝王及群臣的热情款待,倍感喜悦。后来,该平台又取“鲁候安喜”之意,被后人称为宴嬉台。 近观宴嬉亭池唐明皇天宝三年,大诗人李白离开长安,巡游梁宋。在洛阳与好友高适及杜甫不期而遇,三人结伴而行,东游梁苑。诗仙李白受当时砀山县令刘邑侯盛邀,南游芒砀。刘县令在宴嬉台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八方名士齐集于斯…[详细]
浮碧亭
  浮碧亭位于御花园的东北,亭北正对倚园北墙而建的摛藻堂,正南是万春亭。亭平面方形,三开间,通面阔约8m,前出抱厦,下有东西长的矩形水池,池上横跨单券洞石桥,亭坐落于桥上。亭和抱厦顶均为绿琉璃瓦黄剪边,攒尖顶上安琉璃宝顶。一斗二升交蔴叶斗栱,檐枋下安华板,方柱。亭东西两侧为石雕栏板,同时也是桥的栏板,南北两面在石栏板中间设两步台阶为亭的出入口。方亭内天花正中有双龙戏珠八方藻井,周围为百花图案天花,檐下苏式彩画。抱厦三面开敞。 用时参考建议3~4小时游览整个故宫交通 公交 1路、10路、20路、22路、37路、52路、82路、120路、126路、203路、205路、728路、802路地铁1号线 门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