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宗祠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宗祠篇

华堂王氏宗祠
  时代:明至清地址: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金庭镇华堂村该祠由大宗祠和新祠堂两座祠堂组成。大宗祠始建于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是为祭祀王羲之三十六世孙王琼夫妇而筑。建筑面南向,面积约1800平方米。华堂村是王氏聚居地,华堂王氏宗祠对研究王氏家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绍兴华堂王氏宗祠建筑一进为王氏三卜六世祖与其配偶石氏的灵位,一进与二进之间有二层厢房,二进供奉王羲之像和王氏祖先的灵位。绍兴华堂王氏宗祠神堂建于明末清初,南面有一古戏台,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平面呈正方形,边长4.5米,通高6米,台板高1.7米,四角柱顶架设横桁,桁下柱间穿插雕花月梁,台内顶设天花板,上绘人物、花草、竹石图案,正中置网形藻…[详细]
东岐黄氏宗祠
  东岐黄氏宗祠位于福州市郊亭江镇东岐村。始建于清康雍年间,乾隆、光绪扩建、续建,民国19年又修葺祠内,改造祠埕。祠坐北向南,木构,宽21米,深28米,总面积588平方米。前用平墙,石框版门双开,庭院前施屏门,三面回廊连结祠堂厅。厅堂面阔三间,抬梁减柱,进深用七柱,穿斗式构架,双坡顶,两山用鞍式封火墙。前廊宽敞,堂中设神主翕。左右两厢为祭事房。后天井宽如前院,进深短促,左右有小披舍,分别设厨房或杂用间。后院墙嵌镶建祠时出土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凹槽式青石墓碑一方。1992年,按原貌原位升高构架、粉墙青瓦,修葺一新。并在门墙檐下装饰黄氏先辈业绩的石雕一组,祠内悬挂当代名书画家楹联、匾额和书画,增…[详细]
方氏宗祠坊
  方氏宗祠石牌坊,建于明嘉靖丁亥年(1527),四柱三间五楼,用徽州的白麻石雕琢砌筑,通体遍饰高浮雕,上枋和额枋的图案全都镂空,最高的浮雕高出底板28CM。与众不同的是,牌坊顶处的“龙凤榜”,别的牌坊上供的是“圣旨”、“恩荣”、“御敕”一类,唯独这座牌坊“龙凤榜”处没有题字,只雕刻着一个龇牙咧嘴的鬼,右手拿着一支笔,左手握着一个“权”,翘起的脚后有一方形大斗,“鬼”、“斗”合起来是“魁”字。斗表示量才,笔点状元,掌握权力。“龙凤榜”供一个文魁星,反面雕刻了“月宫桂树图”;上枋雕刻了双大鹏展翅飞翔,下额枋雕刻了“双狮争球”;立牌坊者期望家族子弟多出文人,多出名人,蟾宫折桂、入仕做官、鹏程万里、光宗…[详细]
玉山胡氏宗祠
  胡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戊申年(1608),竣工于万历庚申年(1620),又粉饰3年至天启癸亥才告完成,共历时十六年。建造规模大,费时长,工程质量好,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清雍正辛亥年、清乾隆四十五年、乾隆五十三年和2000年的维修,至今保存完整。胡氏宗祠是我省不可多得的年代久远、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之一,为研究明以后江南的建筑艺术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洽湾胡氏宗祠规模宏大,古朴秀丽,做工讲究,选材精细,用材硕大,装饰精美,最大的木柱柱径460mm,铺地的石板最长达5米,前堂明次间脊檩表面彩绘图案栩栩如生,为典型的明代江南抬梁式和穿斗式木构架混合砖木结构建筑,具有江南建…[详细]
石厦碉楼及宗祠
  地点:福田沙头街道办事处石厦村年代:清--民国说明:石厦碉楼建于民国初年,位于在石厦村中心,面阔4.9米,进深4.6米,占地面积22平方米,座南朝北,土木结构,四周外墙用三合土板筑而成,高16.5米。楼高五层,每层有木楼相通,各层皆有在四周外墙设兼有通气和采光作用的设计孔洞,顶层有凸出墙面的防卫设施。该建筑是清代民初时期深圳地区社会面貌的见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潘氏宗祠,位于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的石厦村南,创建于清,为三开间两天进深一天井的建筑结构,面阔10.3米,通进深19.6米,建筑物包括院门、前堂、正堂和两廊。保护范围:建筑物外墙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从保护范围外延伸30米保护级…[详细]
蒋村张氏宗祠
  蒋村张氏宗祠位于衢江区云溪乡蒋村村南垅自然村,2017年1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据《张氏家谱》记载,该宗祠建于清代(1644-1911年)。建筑面积294平方米,坐东朝西,三进三天井,屋面为硬山造,小青瓦阴阳盖法,白灰砖墙。墙基为黄沙岩。前厅明间面阔三间,明间五梁架带前后双步,次间穿斗式,五柱用九檩,天井为花岗岩铺设。厢房面阔一间。正厅五梁架带前后双步(明间)次间中柱落地,五柱用九檩。中厅与后厅之间有木拼花板连接。南北两侧有小天井。后厅面阔三间,明间五梁架带前双步后单步,次间穿斗式,五柱拥八檩。该宗祠保存较好,用材粗大,结构规整,正厅大额雕有人物、龙、凤凰等图案,雕刻精美,充分…[详细]
新洲简氏宗祠
  地点:福田区沙头街道办事处新洲村年代:清说明:简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现存建筑为清代早期风格。座东北朝西南(南偏西20度),三间三进两天井布置,天井两侧为畅廊。总面阔12.65米,通进深32.05米,占地面积405.4平方米。主体为砖木结构,四周墙体用青砖砌筑,室内为抬梁式木结构梁架,部分梁枋上有精美的木雕构件,主要承重柱子和外檐枋用花岗石制作,部分石作构件有石雕。屋面为辘筒灰瓦,檐口用绿琉璃瓦镶边,船形屋脊,正脊上有灰塑动植物图案。简氏宗祠在建筑平面、空间处理,以及用材制度等营造做法上,有明代遗风,有构筑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灰塑构件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保护范围:建筑物外墙向外延伸10米。建…[详细]
珠村潘氏宗祠
  珠村潘氏宗祠位于珠吉街道珠村文华大街18号前面。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道光三十六年(1880)再重建,咸丰十一年(1861)至同治元年(1862)期间再重建头座和中座。2000年重修。坐西朝东。广三路,中路为三间三进,左右两路均为三进两天井,有两条青云巷。占地面积1189.2平方米。硬山顶,封火山墙,龙船脊,青砖墙,勒脚部分用红砂岩。檐下有壁画。梁架、檐档的雕花比较精美。该建筑历史上三度重建,建筑风格以清代为主。潘晟,字粤邦,号宗胪。曾任广西桂林府灵山县丞。明永乐十八年(1420),从番禺细墟迁居到珠村,成为珠村潘姓始祖。现为珠村、棠下、石牌、沐陂4村的潘氏祖祠。2012…[详细]
郝氏宗祠及住宅
  郝氏宗祠及住宅位于葛武郝荣村,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郝氏宗祠始建于明代,民国重修。郝氏故居始建于1919年4月,穿堂三进,东南围墙建有厢房和走廊,占地面积307.45平方米,建筑面积165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合理,错落有致,小砖青瓦、雕梁画栋、木椽望砖,为典型的里下河地区晚清时期家族民居建筑风格,内部陈列了郝柏村先生生平图片、手稿等珍贵资料。郝氏宗祠有正堂和南屋两幢主体建筑,南北长23.40米,东西长23.42米,呈正方形,围墙和庭院具有苏南园林风格。正门上方为盐都籍台湾知名人士郝柏村之父郝绪龄手书的“龙凤灵奇”匾,整个建筑朱漆廊柱、雕梁画栋,体现了独特的家族建筑文化。2011年12…[详细]
德江曾氏宗祠
  曾氏祠堂位于德江县楠杆乡楼房村天井组天井古民居中部,座南朝北,于大清乙亥年,为当地曾氏家族所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该祠分主殿、厢房、围墙、院落。主殿为歇山式青瓦顶建筑,阔面宽6.5米,进深长8.2米,殿柱通直周长最大可达1.35米,整个建筑结构极讲究择木、结构坚实、气势宏伟壮观,厢房位于殿两旁五列四间,样式一致,极为对称,各阔面宽15米,进深长5米,围墙呈长方形,系土石建筑;院落为用青石板铺就,中间有天井一个,现仍为当地人饮水使用。整个建筑系当地建筑风格,但样式、雕刻、纹饰极具特色,应该是本土豪宅的典型代表;同时,由于该建筑系当地豪门曾氏家族的祠堂,折射出曾氏先祖的显赫地位,是具有重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