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安徽省 > 滁州市

安徽省滁州市概况

[移动版]

滁州市地处皖东,东邻南京、西接合肥,是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是南京半小时都市圈、合肥一小时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土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5万,下辖2个县级市、2个区、4个县。近年来,滁州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3位,位居全国百强。

滁州是皖东门户。滁州区位优越,是安徽省的东大门,地处合肥、南京之间,是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城市、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重要成员。滁州交通便捷,京沪高铁、京沪铁路、沪汉蓉铁路和合宁、宁洛、宁连、合徐、滁淮、滁马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高速公路通车和在建里程均居全省第一,乘京沪高铁到北京仅需三个半小时、到上海仅需一个半小时,到南京禄口机场、合肥新桥机场都仅需一个半小时左右车程。

滁州是江淮明珠。滁州生态优美,南临长江、北枕淮河,山水田林兼备,景冠江淮。“滁”字即为山水城之意,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琅琊山蔚然深秀,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古朴典雅,明皇陵和中都城气势恢宏,七百万亩森林郁郁葱葱,千里淮河流金淌银,上千座水库星罗棋布,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滁州是帝王之乡。滁州历史悠久,自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设州至今已1400多年,为六朝京畿之地,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淮扬”之誉。秦汉时期,九江郡郡治设在定远县东城;西晋末年,琅琊王司马睿由此东渡,建立东晋;五代时期,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此击败南唐主力,奠定帝业;元朝末年,一代农民皇帝朱元璋在凤阳揭竿而起,开创大明王朝。

滁州是文化名城。滁州底蕴深厚,是鲁肃、徐达、戚继光、吴敬梓等诸多历史文化名人故里。唐宋年间,李德裕、韦应物、王禹偁、欧阳修、辛弃疾等文学家、政治家先后治滁,留下德政遗风,千古名篇《醉翁亭记》、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享誉中外;明朝中期,一代心学宗师王阳明任太仆寺少卿,讲学滁州,“儒风之盛、夙贯淮东”。

滁州是改革源头。滁州敢为人先,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滁州是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刘少奇、罗炳辉、方毅、张云逸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留下光辉足迹。1978年,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首创农业“大包干”,揭开中国农村改革序幕。近年来,滁州基层医改、农村综合改革、“放管服”等一批改革在全国全省创造了品牌。

滁州是开放高地。滁州海纳百川,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全力打造“亭满意”营商环境服务品牌。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开发区,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走出江苏省的首个园区,是安徽省对外开放标杆。智能家电、先进装备、新能源、新型化工、硅基材料和健康食品等六大支柱产业形成规模,惠科光电、博西华、康佳、立讯精密、长电科技、隆基乐叶、东方日升、亚玛顿、福莱特、晶科、捷泰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滁州,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居全省第二。近百家全国知名大学大院大所与滁州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一批高层次人才在滁创新创业。

近年来,滁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连跨2000亿元、3000亿元台阶,连续8年获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市。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610亿元,增长5.5%,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3、第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位居全省第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位居全省第1位;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6亿元、同比增长4%,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4、第1位;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7.9亿元、同比增长13.3%,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3、第5位。经济运行评议连续四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一。(来源:滁州市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