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坑社区成立于2002年12月,辖区面积0.9平方公里,现有2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40余栋,住户500余户,常住人口1000余人,流动人员300余人,个体商业网点2个,志愿者队伍1支共计60人。
一、活动场所建设情况:
肖坑社居委新建办公楼位于经十二路、纬五路以南、经十三路以西、现状铁路以北。经规划、设计、堪查等相关部门批准,于2010年底投资兴建,2011年12月份全面竣工,该办公场所总设计建筑面积约686平方米,位于六号厂房四楼,总投资约80余万元,办公场所设有党员活动室、小会议室、老年活动中心、计生宣教室、会员之家、人口学校、计生协会、妇女之家、流动党员服务站、为民办事全程代理点等相关场所。
二、党建软件建设情况:
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根据上级党委的精神指示,对党建材料实行分类整理归档,把今年的工作重点落实在创先争优活动上。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广泛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提高广大群众对党的认识,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区党建活动,正确引导居民群众在思想上靠紧党、在感情上靠近党、在行动上靠拢党,不断壮大社区党员队伍。对入党积极分子表现情况,除办事处党委每年进行一次对入党申请人的集中培训外,社区党组织每半年进行考核一次,社区党组织有针对性补充1—2次的集中培训。
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对社区的现有37名正式党员,一名预备党员,党组织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经常沟通和联系,通过一定的形式把他们组织起来,活动开展起来,认真开展好“三会一课”制度,充分调动社区党员的工作热情与为民服务意识。根据市委组织部的部署要求,建立了以社区党员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根据社区党员年龄、特长、健康状况设立相应的岗位,同时认真开展好社区在职党员的双联双管和三进社区工作。
三、社区建设情况:
由于我们社区目前的总体状况比较落后,经济条件较差,我们针对现实情况,以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我社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平衡建设。
1、建设合理的教育机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社区倡导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气氛。从基础教育抓起,继续执行奖学和助学机制,对于考入省市重点中学及大中专的学生,实行一定的经济奖励,对于家庭比较困难的群众子女入学问题,要给予积极的赞助,坚持贯彻执行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绝不能让社区的一名适龄儿童辍学。
2、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以稳定作为社区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把稳定作为发展社区经济的基础,充分发挥治保会和调解会在维护社区安全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居民区的巡查和纠纷排查,做到问题的早发现、早处理,把思想工作做到前头。针对居民的三期还建房延期及老206国道的改造问题,主动上门做好人民群众的说服教育工作,防止群众集体-和事态的激化。
3、落实民政优抚政策,积极做好社区-的保障工作。我们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让社区适龄青年积极报名参军。对社区的现役军人,落实国家的民政优抚政策,适当提高现役军人的优待金。对从部队退伍、复员的人员,给予关心和帮助。对于社区内的一些弱势群众和困难群众,我们在生活上、工作上给予关怀和照顾,把他们的困难实情及时反映给上级部门,争取得到救助。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居民群众,及时向上级申请低保。
4、进一步抓好重点工程建设,发挥积极的市场效益,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在抓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对现有固定资产要实行有效管理,让其尽快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加大对社区内民营个体私营企业的服务。对社区内的私营经济做好后勤服务,实行正确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我社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5、加强社区干部队伍的管理,提-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社区基层干部是党和政府的直接桥梁和纽带,整体素质的高与低,能力的强与弱,直接体现着党和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威信和形象。我们社居委全体工作人员以党支部为核心,不断加强自身的组织、思想、作风建设,注重工作实绩,坚决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严格执行社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社区公约,努力体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宗旨。
6、改变计生观念,提高计生服务质量。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们充分认清形势,通过多种形式和内容向社区适龄夫妇及未婚青年广泛宣传优生优育方面的知识,树立新的婚育观念,提倡晚婚晚育和优生优育。我们改善计生条件,提高计生服务质量,督促社区未婚青年进行必要的婚前检查,对于独生子女家庭实行奖励,坚决杜绝计划外生育现象的发生。根据社区居民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社区计生工作承包责任制和举报制度。
四、党员队伍建设情况:
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38名,其中女党员名,占总数的15%,离退休党员2名,占总数的6%;生活困难党员2]名,占总数的6%;大专文凭的8人,本科文凭的3人,高中文凭的9人,初中文件和11人,初小文凭的4人;60岁以上的5人,40岁—59岁的12人,40岁以下的16人,党员年龄结构岁数偏大,男女比例不协调。
五、农组载体建设情况:
已建立了双培双带、双向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为民办事全程代理社区党员议事会、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双结以双促等相关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