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镇有“中国印刷城”之称。
29年前7000农民“自建城市” 如今镇政府权限不足成了龙港发展瓶颈
温州龙港镇是一座几乎全部由农民集资建成的城镇,由农民集资建房开始,在短短30年内,从5个小渔村、6000人口发展成人口超过40万人、经济规模100多亿元的明星城镇。
现在的龙港,是一个城镇化发展的成功典型,却又是城镇化后何去何从的一个探索。单从经济规模、城市建设水平来看,龙港已经不亚于内地任何一座县级市甚至许多地级市。但在行政体制上,龙港还是被县管制的“镇”,龙港人自称这种“镇级建制、市级规模”的城市体制是“小马拉大车”。如何打破体制,创出自己的发展之路,龙港在摸索着前进。
温州龙港,曾经的5个小渔村,1984年时才组合建镇。30年间,龙港镇人口已超40万人、经济规模近100亿元,这个小镇写出了大大的名字“中国第一农民城”。
往昔:
农民争相涌入农民城
龙港人身体里流动着创业的血液。1984年,苍南县决定成立龙港镇,陈家堡村村民陈定模自荐做了龙港镇的书记。
陈定模在龙港实行了“户籍改革”、土地“有偿使用”、大力发展“个私经济”等改革,提出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最吸引人的口号是“欢迎农民进城开店办厂”。凡在龙港镇购地建房、经商办企业的农民都可以自理口粮迁户口进城,这是当时全国第一个实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胆创举。
突然间出现能够花钱买地皮造房子这样的机会,拥向龙港信用社交钱的农民把柜台都挤垮了。从1984年6月建镇到1984年底,就有7000多户农民在龙港落户,政府共收城市建设配套费1000多万元,造就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为了解决进城农民的口粮和就业问题,龙港协调了苍南县政府各有关部门的关系,对申请开店、办厂的农民实现部门联合办公审核,最终把企业局、工商局、公安局等八个部门的章归并为县计经委的一个章。”陈定模说,“这就是八颗大印一把抓。”
对龙港的平地而起,清华大学教授秦晖的解释是:这是由从前“乡下人”的民间行为创生的新城。陈定模的说法则更明了,反映了农民对这座属于自己的城市的管理模式:“自理口粮进城、自建住宅落户、自找门路就业。”
在自找门路就业方面,龙港走出了一条令人匪夷所思的道路。龙港现在的几大产业,几乎都是从当年“自找”的不起眼的小产业做出来的。
当时全国各级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数量急剧膨胀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生食堂饭菜票市场。“印一张饭菜票只有几厘的利润,油墨和洗刷用的香蕉水对人体还有害,正规的印刷厂对这种生意是不屑一顾的。龙港人乘机揽下了大量的生意。”龙港镇一家印刷厂老板陈如陆说,“那时我父亲主要是做饭票、铜牌和证书的生意,他去过很多地方拉饭票印刷的生意,那时交通不便,父亲去一次内蒙要7天时间,路上还经常挨饿。最危险的是有次他身上带的现金全被偷,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到1990年前后,龙港最多的时候有将近1000家大大小小的印刷工厂。大多数都是前店后坊的小印刷作坊。“老板”们白天出去推销,晚上回来当操作工,夜里睡在机器旁边。一步步积累下来,产品从饭菜票发展到工业包装、书籍杂志等。生产方式从手工发展到全自动的海德堡胶印机,成就了几十亿元的产业,博得了“中国印刷城”的称号。
如今:
龙港年轻人想外出创业
2001年,23岁的陈如陆在龙港镇创办了温州泰山印业有限公司。这个敢闯敢拼的年轻人,从开始投资160万元建厂,到如今资产已经超过了4000万元,员工100多名。陈如陆算是成功的年轻创业者。
经历了2005年的瓶颈,经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陈如陆的公司在不断调整着经营策略,改进着印刷技术,保持着良好的发展,但作为龙港人的他,并不满足眼下的成就。
陈如陆想扩大自己的印刷厂,但他觉得现在龙港已经跟不上他的构思,“也许如果我的厂开在了大城市周边,我的公司可能会成为上市公司。我觉得龙港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也许以后我会到杭州等城市去发展。”
上官光共的公司是龙港最大的广告装饰公司,他从一名印刷业务员做到公司老板,讲起自己的创业成功,上官光共说,自己继承了龙港人的创业精神,并且有龙港这个生意氛围使他才有了现在的成绩。“我还有更大的目标,将来公司应该集团化发展,但龙港毕竟是一个小镇,我想还是要走出去。”
如今在龙港创业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但大多数年轻人的想法和陈如陆、上官光共的想法一样,他们有自己的规划,但也看到了龙港发展的局限,他们都想走出去,龙港留不住创业者了?对年轻创业者而言,机会还是在外面。
镇党委书记:
发展瓶颈在镇政府权限不足
龙港镇党委书记丁振俊告诉记者,龙港的人口密度已经达到每平方公里1.5万人,远远超出了1万人的上限。而40万人口、80平方公里的龙港只有110多名警察,160名协警。治安问题也日益严重。本来检查酒店住宿客人的身份证是警察的责任,却因为人手不足,只能让协警代查,造成不好的影响。
2003年9月,龙港最新的一个重点项目“中国礼品城”已经通过中国轻工总会的验收。在此之前,礼品城的创始人应仲树花了两年时间,在县、市两级前后盖了100多个章,才把这个项目办下来。为此有人说,他们无比怀念“八颗大印一把抓”的时代。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龙港镇党委书记丁振俊告诉记者,龙港目前最大的瓶颈就是体制问题。行政审批、行政许可、执法都在县一级,乡镇政府基本上没有行政执法的权力,“尽管说要建立"镇级市",但还没有正式的文件,只是有这个想法而已。”
丁振俊说:“其实不管是镇还是市,名称不重要,关键是乡镇政府管理权限不足,之前的几次扩权,只是体制的安排,仅仅是暂时、不稳定的,随时都可以收回。所以我们迫切需要的是体制和法律上的扩权。”
尽管有很多困难,但丁振俊对龙港的发展很有信心,将来的5年时间,一定会改善目前的状况, “我们的新区规划已经在2012年修编完成,很多项目都可以落地了,新区的规划,可以让专业转型,让城市布局更合理。我们一方面做好城乡公共服务,让居民得到实惠;另一方面把交通和环境改善,引进高等教育,让我们的产业发展,在人才方面提供保证。”
对此, 浙江省政府经济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林骏说,在区域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今天,当传统行政区划阻碍发展时,应该打破藩篱,增强区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