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黑龙江 > 佳木斯 > 桦川县

桦川县历史文化、风俗、文物古迹介绍

[2015-9-19 22:31:31]
  来源: 桦川县人民政府网
  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东北方,黑龙江和松花江等江河湖泽,纵横交错,星罗棋布,给人以衣食之源。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就是史书上称之为“白山黑水”的我国古代东北地区。桦川县从很早的古代时期起,我们中华民族肃慎族的一部分,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肃慎族就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最早见于古书记载的居民之一。秦以后,它以挹娄族称活动于历史舞台。随着历史篇章一页一页地翻过,它又有勿吉、靺鞨、女真等名号。明末以后,逐渐分支形成了满、鄂温克、鄂伦春和赫哲等族。
  

  肃慎族系在中华发展史上,起过巨大作用,占有重要地位。先秦时期,肃慎以“楛矢石砮”闻名中原。唐代,靺鞨的一支—粟末靺鞨在东北地区建立了有”东海盛国“之称的渤海政权。宋朝,女真族统一了北方各族,创建了占据半个中国的金王朝,与南宋朝廷分掌中国统治权119年。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也称为“大金”,史称后金。1644年后金时期以满族为主体建立的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统治中国长达260多年,我国今天的版图大体就是清代的疆域。肃慎族系开疆扩土,四处征战对开发我国东北地区,缔造祖国、创造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18000年前—2000年前)
  桦川县,地处我国东北三江平原西部,南依完达山,北傍松花江。这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据万里河遗址考古证明,早在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桦川已有人类活动,肃慎人就劳动、繁衍、生息在这里。人们用兽皮御寒,穴地而居。在氏族酋长的管理下,过着原始社会生活。
  新开流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黑龙江密山兴凯湖畔的新开流遗址而得名。其上层较晚的年代为公元前4100年左右。居民以捕鱼为生,兼事狩猎和农耕。石制工具有打制的、磨制的和细石器3种,而以细石器为多。骨角牙器丰富,有鱼镖、鱼叉、鱼钩和镞等。陶器仅罐、钵两类,多饰鱼鳞纹、网纹和篦点纹等。桦川县瓦里霍吞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具有同类特征。
  秦、汉、魏、唐(公元前221年—公元907年)
  秦、汉时期,桦川属黑挹娄区域。挹娄人生活在这里。开始往私有制过渡。魏、晋、南北朝,桦川属勿吉区域,北朝末期东北形成七大部落,桦川属黑水部。隋、唐时期桦川属黑水靺鞨区域,部落内建立了黑水都督府。桦川县境内现有汉魏时期城址12处,遗址14处分布在悦来镇、苏家店镇、横头山镇和四马架镇。根据有无防御设施而将之分为“城址”和“遗址”两类。其中城址多为山地城址,少有平原城址,城址则有一至四道不等的城垣。遗址除了不同规格的聚居址之外,还有祭祀遗址、防御遗址和了望遗址等。桦川汉魏时期遗址,分布密集,保存完整,类型丰富,对于研究东北地区古代史、东北边疆史以及与中原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
  辽代(907~1125年)
  辽朝(907~11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与北宋并存,后被金国所灭。辽代生女真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东三省舆地图说·五国城考》称五国部:为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辽史*营卫》记载桦川县境内万里河村的瓦里霍吞城址为辽代五国部之一“越里笃”部故城,是五国部中心城址,之后历代沿用金代使其达到鼎盛时期。
  松花江一衣带水,瓦里霍吞屹立于江畔高阜土岗,面积80万平方米。周长3500米,设瓮城四座,墙体完整,城内格局清晰,城内西偏北为圆形土台,俗称“金兀术点将台“,据《桦川县志》载“中有穴下通隧道,可由正北直达江畔”,城内有两道南北走向的战壕。有学者认为“越里笃部”是五国部节度使驻地。在五国部五座城址中,惟有瓦里霍吞是一座胜景似画、气势如虹的古城。从加强城址保护角度考察,在五国城中,以越里笃的瓦里霍吞保护最好,可称十分完整。作为辽代五国部的一座中心城址,既传承着渤海上京龙泉府的身影,又开启了金上京会宁府的前程。
  金代(1115-1234年)
  金朝(1115-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封建王朝与南宋并存。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统一女真诸部后,1115年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区)建都立国,国号大金,改元收国。贞元元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启了北京建都的历史。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之下灭亡。
  金朝作为女真族所建的新兴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质浓厚。初期采取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后逐渐由二元政治走向单一汉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机制得以精简而强大。军事方面实行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
  桦川县境内新城镇古城村的希尔哈城址为金代城址,是黑龙江地区保存最为完成的金代城址,是佳木斯地区已发现的少量平原城之一。城址周长3200米,面积77.5万平方米。其形制与金上京会宁府相似,均有瓮城、马面、转角楼。此城址对研究金代女真人的历史及城址建筑、军政建制提供了重要佐证,同时,对研究女真人历史、文化有着重要价值。桦川县境内万里河村的瓦里霍吞城址(金代名猛安谋克城寨)为辽代建城金代沿用。
  元代(1271年-1368年)
  元朝在东北的东部与北部边远地区女真水达达人聚居地,建立了具有民族统辖特征的行政建置,初设置女直水达达等处宣抚司、女直水达达万户府,后发展为独立建置的女真水达达路,路下统辖的万户府和千户所,是一种特殊的行政机构,具有较大程度的直接统治机制,又保有一定的羁縻特点,实行“随俗而治”的统治方式。此外,蒙古统治者在占领女真水达达地区后,还设立了军事统辖机构征东招讨司,驻军镇守东北边陲。
  1260年于水达达路下设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怜、孛苦江五军民万户府以管理松花江女真民户二万零九百六十户。元代桦川为脱斡怜万户府辖区,府治设于弗思木城(现桦川县万里河村瓦里霍吞城址)。
  明代(1368年-1644年)
  明代桦川属辽东三万卫辖区,后属辽东三万卫指挥使司。于黑龙江流域设184个卫所,《东北边防辑要》载,命当地人头目为都指挥千户所镇抚。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于东北设立十四个卫,设万里卫于宛里城(今桦川县万里河村瓦里霍吞城址),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属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奴儿干都司下设卫所,对女真人进行管理。当时奴儿干都司辖境有两条大交通干线,向西叫“海西西陆城站”,向东叫“海西东水陆城站”。海西东水陆城站有10城45站。桦川境内有一城一站,一城即第六城,弗思木城(今万里河村瓦里霍吞城址),一站即第17站,柱邦站(今大堆峰村)。
  清代(1644年—1912年)
  清初桦川属宁古塔将军辖区。当时,桦川叫赫哲碦喇,区域内有瓦里霍吞(万里河)、苏苏、敖其等皆为赫哲渔村。
  1884年,山东张姓移民,于苏苏屯东4公里处,修建“悦来客栈”,招揽过往商客。1906年,临江州知府吴士澄,亲临悦来,勘定街基,规划街道,定名为“悦来镇”。1909年4月14日,东三省总督锡良等,向清政府奏文说“依兰府原治三姓,辖地之广,几两倍于吉林府。虽人烟稀少,求治尚难,然不预为措置,终难逐渐振兴。”认为依兰府管辖的地方太大,不便管理,难以发展,向清朝政府提议:“拟于其南境之桦皮川增设一县,名曰桦川县”。清政府批准设置“桦川县”。 但经东北路道观察使王铁珊于同年7月派依兰府经历孟广钧到桦皮川(现林口县刁翎镇)一带勘察认为“该地山深林密,胡匪出没,不宜设治”,奏请“吉林省民政使司”核准,决定将桦川县设治于依兰东境的、比邻佳木斯屯西之东兴镇。因当时桦川仍为“荒僻之区,田庐城郭,胥待绸缪,度地居民,尚需时日”,故暂设桦川设治局,俟一、二年后,地方繁盛,再补署称县。1910年2月24日,移至依兰东北之东兴镇(今佳木斯)设治,称“桦川设治局”。1912年11月设治局移至悦来镇,改称“桦川县公署”。 孟广钧为桦川县第一任县知事。1932年5月日军占领桦川后,成立伪县公署,迁至佳木斯。解放初期,桦川县治仍于佳木斯。
  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
  民国元年(1912年)悦来镇落成,又因佳木斯水患,便将桦川县移置悦来镇,隶属于吉林省依兰府。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划属吉林省依兰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政务委员会成立,废道制,县归省直辖,桦川县隶属吉林省为三等县;伪满大同元年(1932年)公布公署官制,桦川仍归吉林省所辖,为乙类县;康德元年(1934年)十二月实行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划东北为十四省,桦川县划归三江省所辖。在此后历次地方行政机构改革中,此县均隶属于三江省。直至东北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布了东北新省区方案,将伪省合并为九省,桦川县被划归合江省管辖。全国解放后,划东北为三省,又将此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伪满洲国(1931-1945)
  伪满洲国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日本侵略者利用前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在东北建立的一个傀儡政权。因民国政府和中共及国际社会对伪满政权均不予承认,故被称作“伪满洲国”或“伪满”。通过这一傀儡政权,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同胞饱受了亡国奴的痛苦滋味。此傀儡政权“领土”包括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内蒙古东部及河北北部。1932年5月日军占领桦川后,成立伪县公署,迁至佳木斯。解放初期,桦川县治仍于佳木斯。1964年8月,成立桦南县,桦川、桦南分县,桦川县迁至悦来镇。
  闯关东(1860—1937)
  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一关之隔,却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从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关令依旧。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仅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 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 因此,现在东北汉族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份。桦川县人口从清朝的10744人,1922年猛增到106361人,1941年人口达到181984人,正是由于“闯关东”的出现,打破了东北地区,原有肃慎单一族系的演变格局,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朝鲜族、回族为少数民族的社会格局,有力的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使桦川县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红色文化
  桦川,是块古老的土地,早在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肃慎人就劳动、繁衍,生息在这里。1 9 0 9 年建县后,历经清末、民国,沦陷三个时期,随着1 9 4 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其间,社会沧桑,政权更迭,天翻地覆。早在1 9 3 0 年,中国共产党就在这里揭开了革命斗争的序幕,并谱写了一部部壮丽的诗篇。在外寇入侵、 内敌烦扰的年代里,桦川人民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建立起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桦川人民发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组织抗日救国会,积极投入支援抗日联军洪流中去。当时的桦川中学党组织就是培养和输送抗联领导干部的摇篮。桦川这片土地,培育出了以冷云、敬夫、陈雷为杰出代表的众多英雄儿女。“八女投江”、 “朝阳山大战”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一直激励着人们。解放战争时期,桦川作为合江省的“土改”试点县,在省委书记张闻天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消灭封建势力,实现土地还家,开展大生产运动,积极支援前线,为全国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桦川人民又以高昂的斗志和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到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曲折的道路上,桦川人民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踏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征程。
  文物基本情况
  桦川县现有已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3处重点保护民居,57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共计62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 现有文物藏品569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35件。
  桦川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单
  1、振兴村王中山城址 (汉—南北朝)。
  2、振兴村中央山城址 (汉—南北朝)。
  3、聚宝村北山城址 (汉—南北朝)。
  4、聚宝村遗址 (汉—南北朝)。
  5、福田村遗址 (汉—南北朝)。
  6、红星村二号城址 (汉—南北朝)。
  7、宝山村遗址 (汉—南北朝)。
  8、德庆村城址 (汉—南北朝)。
  9、会龙村城址 (汉—南北朝)。
  10、向阳堡城址 (汉—南北朝)。
  11、向阳堡南山遗址 (汉—南北朝)。
  12、申家店侵华日军驻路团旧址 (中华民国)。
  13、会龙村张闻天工作旧址 (中华民国)
  14、新村遗址 (辽金)。
  15、瓦里霍吞城址 (辽金)。国家级
  16、瓦里霍吞遗址 (新石器)。
  17、万里河村马鞍山城址 (辽金)。
  18、黄花岗遗址 (辽金)。
  19、悦江村遗址 (新石器)。
  20、中星村侵华日军灌溉站遗址(中华民国)。
  21、星火村侵华日军灌溉遗址(中华民国)。
  22、万里河村古生物化石出土地点(东北第四季)。
  23、万里河村火山遗址 (东北第四季)。
  24、万里河村一号墓 (清)。
  25、万里河村二号墓 (清)。
  26、万里河村三号墓 (清)。
  27、苏苏村墓葬 (清)。
  28、悦来镇烈士陵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
  29、敬夫村抗联联络站旧址 (中华民国)。
  30、庆丰村遗址 (新石器)。
  31、德庆村一号遗址 (汉—南北朝)。
  32、德庆村二号遗址 (汉—南北朝)。
  33、六间房村西山遗址 (汉—南北朝)。
  34、葡萄沟村西山遗址 (汉—南北朝)。
  35、葡萄沟村抗日战斗遗址 (中华民国)。
  36、古城村遗址 (辽金)。
  37、红星村一号城址 (汉—南北朝)。
  38、东华大架子山城址 (汉—南北朝)。
  39、红星村遗址 (汉—南北朝)。
  40、龙胜村侵华日军工事遗址 (中华民国)。
  41、马库力村遗址 (辽金)。
  42、悦来镇西墓葬 (清)。
  43、道德村二节山遗址 (汉—南北朝)。
  44、道德村石头山遗址 (汉—南北朝)。
  45、道德村四方山遗址 (汉—南北朝)。
  46、道德村城址 (汉—南北朝)。
  47、道德村北山石洞址 (汉—南北朝)。
  48、王麻子山城址 (汉—南北朝)。
  49、宝山村老白山遗址 (汉—南北朝)。
  50、北山村城址 (汉—南北朝)。
  51、苏家店老态沟遗址 (汉—南北朝)。
  52、希尔哈城址 (辽金)。省级
  53、东河村遗址 (辽金)。
  54、梨丰村墓群 (汉—南北朝)。
  55、乌龙村抗日战斗遗址 (中华民国)。
  56、新华村古生物化石出土地点 (东北第四季)。
  57、后合乡村遗址 (辽金)。
  58、东华村遗址 (汉—南北朝)。
  59、苏家店村营子岗遗址 (辽金)。
  60、靠山村遗址 (新石器)。
  61、自新村遗址 (新石器)。
  62、红光村朝鲜族传统民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一篇:海安县2015年部分行政区进行调整 海安镇被撤销
下一篇:温州市政府批复鹿城行政区划调整:新增5个街道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