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重庆市 > 璧山区

重庆市璧山区历史沿革

[移动版]

县治由来已久,秦汉时曾于当地设县治事,期间立废不断。

唐至德二年(757年)复置壁山县,乾宁二年(759年)分县南二乡始建永川县,大历六年(771年)因战乱撤,永川县撤废,地还归壁山,大历十一年(776年),复分二乡地置永川县。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渝州改名恭州,壁山隶属之,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恭州为重庆府,壁山属之。

元初废宋朝路制改用行省制,重庆先设总管府,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升为重庆路,壁山先后属之,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撤县并入巴县。

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属重庆府。

清康熙元年(1662年)因县内人口稀少,壁山县并入永川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壁山县,属川东道重庆府,乾隆二十四年(1795年),巴县缙云山以西之祥里(后更名为依来里)划归壁山。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颁发新县印,将“壁”字改“土”为“玉”,名璧山,民国后,璧山县仍属四川省川东道,1917年因北洋政府撤销道而直属四川省政府,1936年四川省下设行政督察专员区公署,璧山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区公署。

1946年经国民政府批准,四川省政府、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璧山合作设立乡村建设实验区,实验区署驻璧山,当年11月划璧山、巴县为实验范围,1948年以璧山县、巴县、永川县、江津县、江北县、合川县、荣昌县、綦江区、大足县、铜粱县、北碚管理局等11个县(局)为实验范围。

1949年12月1日璧山解放,属川东区巴县专署,同年12月巴县专署迁璧山,改称璧山专署,辖璧山、江津、永川、大足、合川、荣昌、铜梁、潼南等8县。

1951年4月璧山专署迁至江津,改称江津专署,璧山属之。

1968年江津专区更名江津地区,1981年又更名为永川地区,1983年4月永川地区并入四川省重庆市,1997年重庆成立中央直辖市,璧山先后属之。

201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璧山县,改设为璧山区,属重庆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