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莆田市 > 城厢区 > 华亭镇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龟山寺

龟山古刹位于市区以西15公里外的华亭镇境内。因寺院建于形似龟背的山顶而得名。又因山顶上有片2里方圆的-洋,故又称“龟洋”。唐长庆二年(822年),名僧无了禅师来此开山,辟茶园18处。咸通十一年(870年),建寺院9座,僧徒多达千余人。后梁贞明年间(915-920年),闽王王审知给寺院赐名“龟山福清禅院”。明代扩建为寺。现存建筑物乃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建的,寺宇由三进殿堂组成。第一进为天王殿,祀弥勒佛;殿前有宽阔的场院,场上有一对石幢,幢座上镌刻法语,浮雕罗汉、比丘人物像等。第二进为大雄宝殿,构筑宏伟高大,为众殿之冠,祀“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消灾延年药师佛”和“南无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殿前有丹墀和放生他(即六眸池)。第

林兆恩墓

林兆恩墓位于莆田县华亭镇苦溪村后角石门山。林兆恩(1517-1598)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莆田赤柱人,创立夏午尼三一教,又称夏教。倡儒道释三教合一学说世称三教先生。明倭寇作乱,他捐家财雇兵守城,埋尸两万多具,并教人治愈兵后瘟疫,深受民间感戴,在海内外颇具影响力,在东南亚一带华侨多建祠纪念他。该墓为明隆庆五年(1571)林兆恩55岁时建。墓占地面积约70平方米,坐北朝南。墓丘石构,平面呈“风”字型,面阔6米,进深14米,后墙正中刻“明三教先生子谷子龙江林墓”。坟顶以整块石雕龟背纹饰,前置供台,墓前有三级墓坪。林兆恩墓198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华亭地下交通站旧址

华亭地下交通站旧址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埔柳村山仔199号。兰亭寺是革命战争时期埔柳村地下交通员交换情报的重要地点,多次为莆田党组织安全传递情报,为革命战争做出贡献。兰亭寺又称草亭寺,位于华亭镇西山半山麓,始建于明代初期,清代时扩建。20世纪90年代由当地村民多次捐款对寺院进行扩建,占地近1.5亩,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寺内有一吴道子所作的观音壁画(全国仅3处),寺院周边古代文人石刻题字较多,文物价值较高,目前是当地村民进行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华亭地下交通站旧址兰亭寺于1981年9月被莆田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

后山法林寺

后山法林寺位于城厢区华亭镇后山村桥头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历代屡有维修。坐北朝南偏东,通面阔19.07米,通进深19.7米,建筑面积375.68平方米。为一进廊院式建筑,由门楼、前殿、天井、正殿及左右两侧厢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明间山墙搁檩,悬山顶,土木结构,寺内奉祀佛祖。为研究清代寺庙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至自山墙外延3米,西至自山墙外延1米,南至埕外沿外延2米,北至自山墙外延3米。

埔柳卓迈墓

埔柳卓迈墓位于城厢区华亭镇埔柳村柳园自然村,年代为明,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坐西南朝东北,通面阔7.64米,通进深16.46米,占地面积125.75平方米。平面呈“风”字型。墓丘石构,墓丘龟背形,为三片石材砌成。原有三级墓埕,第二级墓埕两侧存有柱狮1对,墓后围存有龙首一对。墓道左前方龙眼林中仅存石马一只,做工精细。墓前东西侧相距32米处各立高5.15米,宽3.98米石坊一座。东侧石坊正面刻“□世侍御”,背面刻“忠淳特监”,西侧石坊正面刻“大囧卿”,背面刻“清正共推”。为研究明代墓葬型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卓迈,字士英,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中进士,职授侍御史太仆寺少卿,再迁正

西许马思聪墓

西许马思聪墓位于城厢区华亭镇西许村汤亭山 ,年代为明 。始建于明代,1988年重修。坐东向西。通面阔14米,通进深30.7米,占地面积429.8平方米。墓主体平面呈“风”字型,墓丘砖石构筑,呈龟背形,长8.7米,宽5米,高4.9米。三级墓埕。墓前原有石像生已毁。 马思聪(1462~1519),字懋闻,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南京户部主事,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反,被劫入狱,--六日而亡。诏赠光禄少卿,谥忠节。赐葬于此。为研究莆田明代墓葬提供了宝贵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保护范围:以墓主体为界,东、西、南、北四周各外延3米。

山边旧石器时代遗址

山边旧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城厢区华亭镇南湖村山边自然村东南100米 ,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为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项目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理坐标:北纬25°21´45,东经118°52´22,海拔40米,相对高度8米,分布面积约600平方米。山顶平坦宽阔,有砖砌民房,局部种植龙眼树、蔬菜。东坡和西坡略陡,开垦成阶梯状,种植龙眼树;南坡低缓,有稀疏的龙眼树,其间种植蔬菜;北坡低缓,种植龙眼树。在东坡断面上发现旧石器时代砾石层,采集到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等石制品3件,并在距地表30和100 厘米处各采集土样1份。山边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有明确的地层关系,属莆田地区首次发现,填补了莆田旧石器考古的空白,把莆田地区有人

程鲲化墓

程鲲化墓位于城厢区华亭镇柳园村卓陈林。柳园程鲲化墓位于华亭镇柳园村卓陈林自然村,墓构筑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今墓保存初构时原状。坐南朝北,占地面积256平方米,洽土、石构筑,平面呈“风”字形。前有3级墓坪,保存石马一对,石虎一对等石像生。程鲲化,字秀序,康熙甲子举乡进士,官终东昌知府,为官刚下、廉介、勤勉、仁慈,士民思之,祀名宦祠,乾隆莆田县志有传。

莆田龙山宫

莆田龙山宫位于城厢区华亭镇南湖村湖里自然村。南湖龙山宫位于南湖村湖里自然村,始建于明初,清代重建,近代重修。坐南朝北,通面阔9.31米,通进深18米,建筑面积167.58平方米,为一进廊院式建筑,由前殿、正殿和两廊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悬山顶,抬梁土木结构,保存明代布局和清代建筑风貌。保存明代古井、明清香炉、明代銮驾等文物。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