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惠安县 > 山霞镇 > 东莲村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山霞镇东莲村概况

[移动版]

【地名含义】东莲自然村因村东有一座莲花山,树木繁多,故取名东莲,又称东林。

【历史沿革】明、清属二十六都青山铺。民国属青山乡田边保。1949年冬起属四区(崇武)田边乡、崇武区青滨乡。1958年属飞跃公社青滨大队。1961年起先后为崇武公社、山霞公社东莲大队。1985年改设山霞乡东莲村委会。1992年乡改镇为山霞镇东莲村委会。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山霞镇东莲村,离镇政府所在地山霞村8公里,位于青山脚下。东临青山海湾,西与张坂镇莲山村、后见村相邻,南接张坂镇前见村,北同本镇田边村、埭透村接壤。

【人口、土地面积】全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拥有近百亩林地,近千亩耕地。海岸线长1000多米。全村共585户,人口2600人。

【物产经济】东莲村有山、海、地理以及人文优势。山上有大片森林,海滩上有成片防风林带。村中有大榕树,民村庭院多有龙眼、芭乐等果树。东莲、前坑各有小溪从村前流过。山上巨石颇多,已命名的有“相爷帽”、“牛粪石”、“风磨石”、“水流石”等。地有水田、旱地,花生、甘薯是主要农作物,品质优良。数千米海堤,防海潮侵袭。夏日,休闲观潮,或游泳、或漫步沙滩,令人心旷神怡。千米海滩被誉为“八闽第一金滩”。省、市开发的重点旅游项目——泉州海洋城就落户此地。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早时,这里村民曾从业捕鱼。他们有的漂洋过海,扎根宝岛。据悉,台湾新竹也有一个“前坑村”。而后,因海难频发,渔民弃渔从工。以泥、石、木工匠居多。东莲工匠也因手艺精巧而远近闻名。厦门高崎海堤、首都人民大会堂、“八一”南昌纪念馆(碑)以及外派支非洲工地,都有东莲工匠的身影和汗水。东莲村妇女辛勤耕作,农业收入颇丰。因而本村曾有“金东莲、银前坑”之称,誉为富庶。

【名胜古迹】东莲村祠堂庙宇不少,有“胜峰寺”、“王公宫”、 “冰心寺”,辛氏宗祠等。原破旧祖厝、祠堂今绝大多数已经修葺一新。

【气候】东莲村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夏天海风习习,未感酷暑;冬天无冰无雪,不觉严寒。唯有风沙需防范。东莲城寨就是早时为防风沙而建的。这里,居民住在皆是砖石建筑结构,防风抗台(风)。近几年来,村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绝大多数村民住上了楼房。

【历史人文】东莲村是多姓聚居之地。辛、苏、蔡、陈、李、杨等,皆由外地迁入。东莲村是历史名人蔡清的故乡。蔡氏族谱曾有记载,蔡氏祖厝亦曾挂其像。蔡清字希斋,自幼聪颖,苦读诗书,终得明朝“大学士”学位。明朝万历年间曾被派往江西等省任主考官。传说蔡希斋出生之时,东莲盛产野生灵芝。在民间也有“蔡希斋与灵芝草”的故事传说。至今,村中野生灵芝尚偶尔可得。东莲是一个革命老区据点村。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0泉州特委书记李刚、惠安工委书记朱汉膺、地下党负责人蓝飞鹤、陈琨等人多次到东莲村指导革命工作。1930年9月,前坑自然村李青阳带领数十人参加“惠东-”。抗日战争时期组织“抗日第十一巡回宣工组”宣传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任闽中地下党青山总支组织委员,与当时地下党其他负责人张海天、苏克明、李水法、李非凡、张硕修等在崇武、东下坑、东莲、苏坑、前见等地开展“反三征”、 “解放浮山”等活动,迎接惠安全境解放。

【村容村貌】东莲村民素有“崇文尚武”之美德,不少人节衣缩食送子女上学。有多人考上清华、复旦、厦大、上海交大、南京航空航天、华东师范、西南交大等知名学府。有多人在大学、中学、小学任教。东莲村也为祖国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国防人才。

【域内设施】东莲村原本交通闭塞,这几年来村民集资百万元,修了两条通村水泥路,今省道201线、沿海大通道又在这里交汇穿越,使得道路四通八达。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也跟上了。村里还打了深水井,解决了长期困扰部分村民的“吃水难”问题。这些也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现在村里有石雕厂7家,木工厂3家。鞋业、服装厂也都在逐步兴起。能工巧匠在石雕、建筑等行业大显身手。已有多名乡贤在外创办大型企业,成为知名企业家。

【下级组织】下辖:东莲、前坑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联系电话】0595—87600858 【邮政编码】36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