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琛墓位于紫山镇顶赤涂村仕尾自然村后山头,时代为明。墓坐西向东,呈“风”字形,占地约600平方米。墓体由花岗岩筑砌,墓圹共二室,墓室砖拱砌,外封糖水灰。墓埕分三级,两边立狮子石望柱。郑琛墓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至顶赤涂村委会绿地;东、南、北由墓中心各外延10米。
仕尾郑氏家庙位于紫山镇顶赤涂村仕尾自然村,时代为明-现代。始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后废,清末民初重建。家庙坐北朝南,两进三开间,硬山式屋顶,燕尾脊,建筑面积215平方米。门前石埕面积100平方米,四周砌以围墙。家庙保存三方石刻:唐代“唐鸿胪卿留公神道”碑一方、南宋开元寺尊胜院僧嗣昭捐资建造榕台及修建桥路功德碑一方、明嘉靖进士郑一信故居“景莲楼”门匾一方。仕尾郑氏家庙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西、北至路,南由石埕围墙向外延伸2米。
一片瓦寺一片瓦寺,又名张后室、高士岩、石窟。位于惠安紫山镇南安村西边的一片瓦山(石室山)顶峰。因巨石覆盖如瓦,故称。初为明代乡贤戴卓峰辞官归隐所辟,后人以天然洞室改为寺宇。覆石方圆600多平方米,最高处10多米,主洞室深广,尤为奇异。现山中寺旁有戴氏的摩崖诗刻、题刻及清代以来的题刻10多处,真所谓“天真自适”的“石室名山”。
太姥娘娘石塔太姥娘娘石塔,位于位于惠安紫山镇南安村西边的一片瓦山的一片瓦寺中,系建于唐,碑文题刻“尧封太姥娘娘舍利塔”九字,为唐玄宗题赐。其实本地人信太姥娘娘的并不在多数,太姥山的一切更多作为一个传说而并非一种信仰。
笔架寺位于紫山镇半岭村,年代为东晋-现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七坵山战役烈士纪念碑位于紫山镇兰田村,年代为现代,类别为革命纪念建筑物,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邱二娘起义遗址位于紫山镇半岭村,年代为清,类别为革命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