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三明市 > 建宁县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历史沿革

[移动版]

春秋战国属越国地。

秦属闽中郡。

汉属会稽郡冶县地。

东汉初属会稽郡,后属建安郡。

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析建安县东部地置将乐县,西部地置绥安县(地域含今建宁、泰宁、宁化等),治所位于建安郡校乡西偏地(即今县城西南约1.5千米处的高沙洲),属建安郡(治所今建瓯县)。

晋属建安郡,隶江州。

东晋义熙元年(405),避帝(安帝)讳,改绥安为绥城,仍属建安,隶江州。

宋、齐,仍隶江州。

梁武帝时,属建安,隶东扬州。

陈武帝时,属建安,隶闽州。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绥城并入泉州。

十二年(592),以原绥城地并入邵武,属抚州。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以邵武分出绥城故地复置绥城县,隶建州(今建瓯县)。

唐贞观三年(629年),再次并入邵武,隶建州。

中宗嗣圣五年(688)夏再置绥城县,隶建州。

肃宗乾元二年(759),析绥城县地置归化、黄连二镇,归化即今泰宁,黄连就是现在的建宁。

乾符五年(878),唐朝廷以黄连镇人陈岩率军抵御黄巢、守土有功,赐黄连镇为义宁军,置鼓角、赐牌印、治永安(即今里心镇),属建州。

不久军废,改为永宁镇。

南唐保大四年(946),李璟率兵破建州后,永宁镇改为永安镇,次年改为永安场。

中兴元年(958),升永安场为建宁县,名称沿用至今,县域与今同,治所迁至葛藤窠(即原濉城镇政府驻地,斜对面300米为建宁县人民政府,属建州。

宋代建宁县属邵武军,隶福建省。

元代建宁县属邵武路。

明代、清代,建宁属邵武府。

1912年,废邵武府,置北路观察使,驻延平,辖含建宁在内的17县。

1914年改北路观察使为建安道,建宁属之。

1928年实行新制,废建安道,建宁直属福建省政府。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31年至1934年,建宁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初属江西省苏维埃,1933年5月起划归闽赣省苏维埃,11月起为闽赣省苏维埃政府驻地。

同年3月,建宁溪口区(指溪源、鲇坑、楚尾、陈岭、武调等村,后同)划归泰宁苏维埃管辖,后归还。

8月,建宁均口区和澜溪区的一部分划归刚成立的彭湃县苏维埃管辖。

民国23年1月,建宁的溪口区划归刚成立的黎南县苏维埃。

5月16日,国民党军占领县城,闽赣省领导机关迁驻伊家都上(今乡政府驻地),划建宁的均口区、黄岭区、澜溪区、设为省直属均口特区。

8月,均口特区划归彭湃县(驻地在今宁化县安远乡)。

是年,国民党政府将建宁县划归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邵武)。

次年改隶第七专员公署(长汀)。

1940年起,改隶第二专员公署(南平)。

1950年2月11日建宁解放。

1950年至1970年6月,建宁县隶属福建省政府南平专员公署。

1970年7月起,建宁县隶三明地区革命委员会。

1983年,三明改为省辖市,建宁为市辖县。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