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泉州市 > 南安市 > 九都镇 > 彭林村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九都镇彭林村概况

[移动版]

彭林村俗称九都镇的“南大门”,位于闽南最大水库(现称为泉州市大水缸、生命库)——山美水库库区内。此地古称彭内,因四周林木茂密,即以地貌取名彭林。东南面与罗东镇的高塘村、蔡厝村、振兴村相邻;西与墩兜村接壤,东北距镇区3公里,西北与墩兜村隔水相望。距泉州市区、南安市区均为38公里,通往三郊线的县道经过本村全境。彭林村面积近十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5448亩,耕地面积109亩。辖6个自然村,有村民485户1697人。村内5.5m宽水泥路四通八达,并已安装路灯。彭林村解放前隶属于九都镇高店保,设四个甲。解放初期属英林乡,公社化时设英林大队。六十年代体制下放后成立彭林大队,64年社教后并入英林大队,1971年国家兴建山美水库,英林大队多数自然村的群众移民到南靖、漳浦、仙游及晋江等县市。彭林村就地迁高后与现在的墩兜(包括鹏新大队的下林埔)组成双林大队。1979年冬恢复彭林大队,1984年改称彭林村委会。彭林村村民主要为黄、詹、陈、李、倪、罗、郑、林等八个姓氏。其中黄氏一部分是明清年代从漳州移民而来,一部分是从九都本英林亭后搬来,另一部分则是陆续从罗东镇埔心、山坂、蔡厝、罗溪、振兴等村迁入;詹氏是从安溪移民来彭林,也是南安唯一的詹氏一族;陈氏多数是从漳州迁居而来,少数由墩兜迁入;李氏是九都彭口李氏家族的分支;倪氏从泉州河市迁来;罗氏则是从本省沙县水北移民而来;郑氏亦是直接从漳州移民而来;林氏一户是山美水库兴建从本英林崎仔头迁高而至。彭林村民虽姓氏较多,但历来都能和睦相处,团结一致,互助互乐。彭林村拥有的宫庙有:全国罕见的供奉二尊保生大帝吴真的“龙泉山宫”、供奉李王府的龙海庙、远近闻名的石佛宫,另外还有亭后自然村供奉的朱公庙和田都庙。这些宫庙供奉的-都深受村民敬仰,常年香火兴旺。 解放前,彭林村人口仅400人左右,是一个单靠农业收入的穷村,被外乡称为“彭林柄”。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彭林村群众先后修建了小二型水库一座,山池塘3处,并配套了相关设施,基本保证了农业用水,成为远近闻明的“粗饱的彭林柄”。改革开放初期,彭林腾出大队的办公场所,引进了九都第一家企业——九都鞋塑一厂。经过几年的发展,彭林的鞋业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带动了村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006年村民人均收入达6300元。以前的木土结构旧平房变成了漂亮的小洋楼,幼儿园、小学等公共基础设施也越来越齐全。彭林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休闲的好地方。传说南宋末年,宋端宗幼主为逃元兵、疲于奔命,至彭林村时,既困又渴,随口呼叫要水时,突然从山边石隙下冒出一股清泉,这便是有名的呼井格,时至今日香甜的泉水仍然源源不断。彭林村同时是山美水库浏览区的码头,尤其是垂钓爱好者首选之地。

*数据来源于“世纪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