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泉州市 > 泉港区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历史沿革

[移动版]

唐初属武荣州南安县。

开元六年(718年)属泉州晋江县东乡。

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分属惠安县城山乡崇德、德音、光德、待贤里,崇善乡归化里。

元、明分属信义乡归化里四都,行满乡崇德里五都,忠恕乡德音里六都、七都、八都,光德里九都、十都,待贤里十一都,长安里二十都。

清分属四都驿坂铺,五都福山铺,六都鳌塘铺、承天铺,七都安埕铺、鼓楼铺,八都后林铺、蔡林铺,九都竹溪铺,十都东林铺、仙塘铺、添奇铺,十一都樟市铺、良兴铺、添奇铺,二十都梅峰铺。

民国初,仍沿清制。

1928年分属涂岭、山腰、坝头三区;1934年,分属涂岭、坝头两区;1935年属第五自治区,1936年属第三区(区署设坝头);1941年,仍属第三区(区公所改驻涂岭);1943年,今域分属山腰乡、坝头乡、奎峰乡、涂岭乡、梅峰乡、天马乡;1947年分属锦凤乡、圭峰乡、梅东乡、天马乡、涂岭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9月今域分属坝头、涂岭两区。

1951年,坝头区改称山腰区,增设南埔区,今域分属山腰、南埔、涂岭三区。

1958年分属坝头乡、山腰乡、南埔乡、玉湖乡、峰尾乡、土坑乡、涂岭乡、驿坂乡、东寨乡等九乡。

随后人民公社化,今域属超先公社。

1961年分为山腰公社、后龙公社、南埔公社、涂岭公社。

1984年10月,人民公社改为乡(镇),今域分属山腰、后龙、南埔、涂岭四乡。

1985年4月11日,省政府批准设立肖厝镇,以南埔、后龙、山腰3个乡及涂岭乡部分行政区域为肖厝镇的行政区域,下辖86个村委会。

1991年7月14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1985]综183号文精神,设立肖厝镇,并于1992年9月29日成立镇人民政府。

1996年3月1日,省民政厅批准撤销肖厝镇,设立后龙、山腰、南埔、涂岭、埭港5个镇。

1996年4月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泉州市肖厝经济开发管理委员会(简称肖厝管委会),为泉州市人民政府派出的正县级行政机构,统一管理协调区域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务,下辖南埔、后龙、山腰、涂岭、埭港5个镇和国有山腰盐场。

1996年7月11日,肖厝管委会正式挂牌办公。

1999年8月经福建省民政厅批准,镇级行政区划调整为南埔、界山、后龙、峰尾、山腰、前黄、涂岭等7个镇和国有山腰盐场。

2000年4月12日,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泉州市泉港区。

泉港区辖原惠安县的山腰镇、后龙镇、南埔镇、涂岭镇、埭港镇5个镇。

同年12月28日,泉港区正式挂牌成立。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