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龙岩市 > 武平县 > 平川街道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平川街道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武平文博园

文博园是正在规划建设的闽粤赣边客家文化生态城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闽粤赣边客家文化生态城建设项目的前期完工工程。武平县文博园总投资3000万元,是闽粤赣边的文化宝库、武平对外以及闽粤赣边文博交流中心、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闽粤赣边文化艺术收藏品的交流集散地,也是武平人民共有精神家园。文博园园区总面积104亩,建筑占地15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600万元气势宏伟,防唐代建筑,观赏性较高,值得去看看,内有武平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任空军司令刘亚楼将军纪念馆、中央苏区(武平)纪念馆、海峡两岸客家艺术馆和情缘馆(知青馆)等5个馆。内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图片,模拟场景,影像,采用多种展示方式,运用科技的手段将场景再现。文博园纪念

武平县博物馆

武平县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现居于县级文保单位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机关旧址——梁山书院内,占地面积746平方米,建筑面积485平方米。馆内现有文物1232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33件、三级文物747件、一般文物243件、标本资料及未鉴定文物208件。馆内保存有1937年著名考古学家林惠祥教授在武平首次发现我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小径背及历年来文物普查发现的174处古文化遗址文物标本资料。馆藏文物中有在本县境内出土的,保存较完好的春秋战国青铜剑及各朝代各种铜器、铁器;有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秦汉的石器、陶器;传世文物中有制作精美的玉佩、玉板指、玉饰件等;有雕工细腻,故事人物栩栩如生的漆金木刻、木雕;有元、明、清各种款式的瓷器;

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梁山书院

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梁山书院年代:1930年座落地点:武平县平川镇政协巷简介:清光绪十二年(1886)建,由知县唐志燮在原“漳南道公馆”废址上募建而成。民国初年,县议会设于此。1930年6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进入武平驻此,指导武平县委、县苏维埃开展工作,主持召开地方干部、工人、妇女等座谈会,发布《告武平劳苦群众书》、《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军党部宣言》、《红军第四军各级政治工作纲领》等重要文件。保护范围:建筑围墙向外延伸10米。2009年,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梁山书院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梁山书院

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梁山书院位于龙岩市武平县平川镇政协巷。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书院坐北朝南,土木结构,由二进院落和东西厢房组成,占地746平方米。现为武平县博物馆。单进廊院式,左右各一列横屋。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院坪、前厅、天井、正厅。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悬山顶,土木结构。八字门楼,飞檐翘角,气势磅礴,凹嵌楷书题刻,时任知事唐志燮款署“梁山书院”、“光绪丙戌夏月”。因毛泽东曾入住在此,开展红色革命座谈会,故梁山书院名气大震。如今书院建筑古朴依然,门前的茶花开放愈加娇艳。(图片来源:侠侣网友聪聪日子)

红东李氏宗祠

红东李氏宗祠位于武平县平川镇红东村,年代为清、民国。简介:俗称蛇形祠堂,始建于明,清、民国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160平方米,通面阔27.75米,通进深19.7米,建筑面积536平方米。单进廊院式,由门厅、天井、厅堂和两侧横屋组成,前有坪地、池塘。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九檩,硬山顶。保护范围:东、西、北外墙各向外延伸20米,南向外延伸25米。2018年,红东李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崇真观

崇真观位于武平县平川镇红东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及清代多次维修,现存为清代建筑。坐东朝西,通面阔10米,通进深38.4米,面积384平方米。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门楼、前厅、正厅。门楼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石牌楼,高6.7米,门额阴刻“崇真观”,下端有浮雕双龙戏珠和双狮戏球;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歇山顶。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崇真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