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红色首府大安村位于福建省最北部武夷山市洋庄乡境内,距市区22公里。地处闽赣两省交界的分水关南麓和海拔2158米有“华东屋脊”之称的黄岗山脚下,四周万峰千仞,地势险要,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安村辖区面积174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4.3万亩。现有25个村民小组,529户,1843人。具有英勇革命斗争精神的大安人民,早在1927年就开始了农-动,1928年建立民众队,1929年出兵参加第二次上梅-,1930年3月成立0大安区委,5月建立大安区苏维埃政府。这里的地理和政治条件,是建立闽北革0据地中心的理想地带。苏区也加强了妇女队伍的建设,发挥苏区妇女的作用,1927年3月成立了崇安妇女协会,1928年2月成立了崇安县妇女解放委员会,1930年5月各级政府健全了妇女机构,1932年冬县委妇女解放委员会改称为妇女部。妇女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妇女参加赤卫队、少先队的武装斗争,制造武器,参加守口保卫工作,参加生产劳动和政治文化学习,参加慰劳队、宣传队、担架队支援前线,反对买卖婚姻,反对抱童养媳,维护男女平等权利等。1931年9月,黄道以卓越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胆略,将闽北分区党政军机关迁移至大安,在这里打造闽北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设辉煌的时期,闽北苏区成为受到毛泽东主席赞扬的“方志敏式的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安成为闽北苏区“红色首府”。战斗和生活在红色首府的大安人民,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为闽北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大安是仅有615户3000人口的高山村庄,红军游击队榜上有名达310人,其中担任团级以上职务12人,76人担任过县区级地方干部,老红军刘太古亲身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大安的儿童团、中青年和老人,特别是中青年男女大多数都参加了慰劳队、担架队等后方工作,真心实意地为闽北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热血写千秋。大安人民为闽北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统计,大安的优秀儿女在战场上英勇牺牲270多人,惨遭-反动派杀害达273人,被-残害致伤的180多人,被-抓壮丁和挑夫90多人。遭-军焚毁村庄达31个,占自然村总数百分五十,被烧毁民房896栋,使224户人家成为绝户。全村农田荒芜2000余亩。苏维埃时期战旗飘扬的大安,抗战时期是上饶集中营向闽北转移的宿营地。集中营第六中队秘密党支部书记沈韬等五位策划-的骨干,于1942年6月16日晚,被-顽固派用马刀砍死在大安街的鸿家溪洲。为了赤石-的胜利,这五位烈士首先献出了热血青春。解放战争时期,大安是-将军率领人民解放军二野十五军解放闽北第三路大军,经分水关向崇安挺进的地方。大安人民发扬苏维埃时期拥军光荣传统,夹道为解放大军送饭送茶,为闽北和崇安的解放作贡献。大安是闽北根据地老区的重点和亮点。建国初期,全村有老红军、老游击队员、老党员、老苏区干部、老接头户40多人,居武夷山市前列,不愧为“红旗不倒”重点老区;大安人民,不愧为不屈不挠的英雄人民。2004年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0中央宣传部、国家旅游局等13个部门确认,大安与黄山——婺源——上饶——弋阳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名录》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