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龙岩市 > 永定区 > 高陂镇

永定区高陂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中共闽西特委机关驻地旧址(昌盛楼)

中共闽西特委机关驻地旧址(昌盛楼)位于高陂镇曲峰村,年代为1934。中共闽西特委机关驻地旧址(曲峰昌盛楼)位于高陂镇曲峰村天上坑自然村,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方形,土木结构,坐西南朝东北,通面阔15.25米,总进深15米,占地面积23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单进廊院式。中轴线自东北向西南依次为雨坪、大门、门厅、天井、正楼。前低后高,正楼高二层,悬山顶,山墙搁檁。1927年9月中旬南昌起义军南下广东时途径永定,沿途宣传革命道理,点燃了武装斗争的烈火,在革命处于低潮时给永定党组织和革命群众以极大的鼓舞。10月25日,中共永定县委在金砂公学成立,不久,建立了中共太平区委。此后,曲峰地区的农-动在太平区委的领导下,迅速得到恢复

和佳苏维埃政府旧址(许佳上山大夫第)

和佳苏维埃政府旧址(许佳上山大夫第)位于高陂镇许佳村,年代为1929。大夫第位于高陂镇许佳村(上山老革命基点村),建于清中后期(约1820年),土木结构,四合院,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建设面积约1500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前堂护坎长约50米、高约10米,是用大山石(铜皮铁骨)干砌而成。大门上正中书楷“大夫第”,前厅、正楼六间起脚四层。左右两侧是厨房,方形天井配有水池。厢房是学堂棚办私塾,教育穷苦人家子弟。1929年8月至10月,毛泽东化名杨先生,偕夫人贺子珍两次经中央红色交通线从和佳苏维埃政府辗转永定、上杭各地指导革命工作。1931年12月由于敌势日涨,中共太平区委、区苏维埃政府转入和佳继续坚持斗争。1933年国民党十五路军占领

中共和兴支部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日三堂)

中共和兴支部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日三堂)位于高陂镇和兴村,年代为1927—1937。中共和兴支部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日三堂),位于高陂镇和兴村田段,始建于明朝末年崇祯年间(1628—1644),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两进三落廊院式带两翼横屋。坐北朝南,前堂(俗称下厅)宽9.5米,深4.6米,三合土地板。前堂高5.7米,屋面为两峨四带栋脊双翘的悬山屋顶。中堂(俗称上厅)宽7米,深6米,也是三合土地板。中堂高约8米,九脊歇山屋面。中堂内四根高大的衫木圆柱竖立在瓜型石柱础上,支撑着厅顶上的梁架。梁柱造型古朴实用,又美观好看。后堂又称正楼,宽15.6米,深9.6米,每层1厅6间,3层共3厅18个房间。正楼高11.5米,亦九脊歇山屋顶。正

遗经楼

遗经楼位于高陂镇上洋村,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方形土楼。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楼高17米5层,是永定现有土楼中最高的楼房。主楼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连着一座四层的楼房,并与主楼平行的四层前楼紧紧相接,围成一个巨大的方楼,如此环绕形成一个大“口”字。里面又有一组小“口”字形建筑,形成一个独特的“回”字形整体造型。真是“门中有门,楼中有楼,重重叠叠”,当地人都称它为“大楼厦”。 中间为祖堂。前楼一左一右建有两所学堂,楼内子女可以在楼内就读,学堂中间是个石坪,前建有大门楼,大门高6米宽4米。在主楼后面有花园一座、鱼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设建筑。遗经楼共有280个房间。遗经楼是目前所知方形土楼中

闽粤赣边纵队旧址(慎德堂)

闽粤赣边纵队旧址(慎德堂)位于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49。闽粤赣边纵队旧址(慎德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坐西朝东,土木结构,通面阔19.84米,通进深22.33米,占地面积443.2平方米,建筑面积589.6平方米。两进三落廊院式带右横屋,中轴线上自东向西依次为半月形池塘、雨坪、门厅、天井、中厅、天井、正楼。正楼高2层,碉楼式建筑设计,单元式房间布局。每层设4间1厅1楼梯。歇山顶,山墙搁檁。东北角设一外大门。1949年8月9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第七支队第十五团奉命开赴高陂,进驻西坡天后宫整训。下辖四个连,300余人,配有机关-十挺、和--、-、-等。计有-200多支,-70多支。其中部分官兵驻扎慎德

西陂交通站旧址(世德堂)

西陂交通站旧址(世德堂)位于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27。西陂交通站旧址(世德堂),也叫林氏下祠堂,清康熙十七年(1678)建成,坐西南朝东北,土木结构,单进廊院式,通面阔26.4米,通进深19.3米,占地面积58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半月形池塘、围墙、雨坪、天井、正厅。正厅单层,中央安放神龛供“第八代分基祖西湖公等先祖一脉神位”。悬山顶,山墙搁檁。北侧设门楼。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变,大量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笼罩全国!事变后,我县-派也出来镇压革命,强令解散县农民协会、工会、学生会等群众组织。5月,乡村农民协会、工会转入地下活动,下祠堂世德堂为中共西陂地下支部活动场所,苏区时期为农协开会场

中共富岭支部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双门楼)

中共富岭支部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双门楼)位于高陂镇富岭村,年代为1928。富岭双门楼,位于永定区高陂镇富岭村第九村民小组,在北环路北边高坎面上、靠近山脚下。是富岭王氏第14代献玉公和第15代联萼公叔侄合建的大土楼。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主要由双鱼塘、双大门、双前堂、双中堂、后堂正楼、后花园及其左右横楼组合而成。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全楼共计楼梯36架,厅18个,房间108间。鼎盛时期,曾住六十多户近三百人口。富岭支部暨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又是红军哨所。涌现了富岭支部书记兼乡苏第一任主席王锡标,父子红军王锡振(炊事班长,烈士)、王文澜(少共国际师,地厅级干部)和兄弟红军王汀洪、王汀模兄弟。正楼第四层四面楼角墙外都设有瞭望台,

林修富烈士故居(寿德堂)

林修富烈士故居(寿德堂)位于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26。林修富烈士故居,寿德堂,建于清代中期,坐东南朝西北,土木结构,单进廊院式带雨坪围墙和右横屋,通面阔12.49米,通进深34米,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围墙、天井、前厅、天井、正楼。正楼高2层,碉楼式建筑设计,双联式房间布局。每层设6间1厅1楼梯。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北侧设大门,木质门框,门楣上方彩绘边框内墨书“寿德楼”三个大字。1929年6月,在寿德堂建立共青团太平区委员会,从此使西陂乡青年有了团结的核心,对建党工作起到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作用。西陂一大批青年人如林德富、林丽洪、林清盛、林元芳等在共青团的领导下,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成立

平在暴动旧址(平在五谷庙)

平在暴-动-旧址(平在五谷庙)位于高陂镇平在村,年代为1928。平在五谷庙,又名先农庙,位于永定区高陂镇平在村乌冬坑口。占地面积10余亩,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由前殿、天井、侧廊、正殿及左右两落横舍等组成。建于清乾隆卅八年(1773年),宫殿式,土木结构。祀奉的是先农神。先农神,传说是保佑农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五谷大帝,即神农炎帝。北京有先农坛,每年开春,皇帝率文武百官祀先农神。平在五谷庙,是闽西境内为数极少、永定太平里仅此一座的先农庙。1928年7月,平在二十多位革命者在这里举行平在暴-动-。1928年8月5日,五谷庙是西陂岭暴-动-的聚集地,傅柏翠领导的部队武装500余人来到高陂,在五谷庙与高陂、虎岗的农民武装汇合,然后开赴

中共黄田乡支部旧址

中共黄田乡支部旧址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黄田村,年代为1928-1949年。简介:中共黄田乡支部于1929年5月在茂龙楼成立。茂龙楼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坐西朝东,土木结构,悬山顶,占地面积666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6平方米,包括正楼、护楼、天井、厢房和后坪。正楼为生土夯筑四层土楼,右侧一排三层护楼,天井左右两侧各一排厢房,后坪开阔。茂龙楼是闽西中央苏区直属第一区太平区(其范围包括今天经开区管辖的虎岗、高陂、坎市、培丰等4个乡镇)革命的桥头堡。从1928年至1949年,茂龙楼曾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小站,太平区苏区委、中共黄田乡支部暨黄田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闽西地方红军、赤卫队、闽粤赣边武工队的重要联络

永太苏维埃政府旧址(余庆第)

永太苏维埃政府旧址(余庆第)位于高陂镇平在村,年代为1934。永太苏维埃政府旧址(余庆第),位于高陂镇北山村吉山片,建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土木结构,坐北朝南,两进三落廊院式带两翼横屋。歇山顶,山墙搁檩。1934年秋冬,马永昌奉命组建中共永太县委和永太县苏维埃政府,并担任县委书记,许永荣任县苏维埃主席。原太平区游击队也扩编为永太游击队,张东秀任游击队长,有100余人,主要在高陂、虎冈、灌洋、坎市、孔夫、大排等地活动,先后多次配合红八团出击,参加大洋坝、虎冈、井隍、孔夫等地的战斗。余庆第当时是土地革命时期永太县苏维埃政府驻地、红军游击队的休整地和临时驻扎点。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和游击队常在

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双寿堂)

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双寿堂)位于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29。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西陂大夫第)又称双寿堂,建于民国六年(1917),坐东朝西,土木结构,方形,通面阔25米,通进深28米,占地面积930平方米。两进三落式带左右横屋。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前厅、天井、正厅、天井、正楼。正楼高3层,碉楼式建筑设计,双联式房间布局。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北侧设大门,石条门框,石刻对联,两侧均有花卉、人物精美石雕。1929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亲自指导下,成立“太平里革命委员会”。6月间,太平里革命委员会改组为太平区苏维埃政府,区苏维埃主席郑荣兰、中共太平区委书记林梅汀(后为林修富)。保护范围: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西陂大夫第)东侧外延30

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太平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30年。简介:又称双寿堂,建于民国六年(1917),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的方形土楼,两进三落式带左右横屋,通面阔25米,通进深28米,占地面积930平方米。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前厅、天井、正厅、天井、正楼。正楼高3层,碉楼式建筑,双联式房间布局,歇山顶。北侧设大门,石条门框,石刻对联,两侧均有花卉、人物精美石雕。1930年11月,闽西苏维埃政府迁入虎岗,永定区苏维埃政府所辖各区合并,第九区(坎市区)、第十区(培风区)、第十一区、第十二区(田地区)并为太平区,“太平区苏维埃政府”、“中共太平区委员会”设于双寿堂,直属闽西苏维埃政府。高陂地域隶属闽西苏维埃政府直辖太平区苏维埃政府

和佳苏维埃政府旧址(许佳上山怀德堂)

和佳苏维埃政府旧址(许佳上山怀德堂)位于高陂镇许佳村,年代为1929。怀德堂位于高陂镇许佳村上山,该旧址为方形土楼,方形门洞,传统的客家建筑形式。正楼高4层,碉楼式建筑设计,占地面积920平方米,建筑面积640平方米。1929年8月上旬,毛泽东在上杭蛟洋文昌阁指导召开中共闽西“一大”之后,化名杨先生,偕夫人贺子珍等在粟裕的护送下,从上杭蛟洋经大洋坝、永定虎岗,途经和佳时,下榻“怀德堂”转辗三堡,到抚市五湖上寨养病。当时,和佳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吴银聪在“怀德堂”为闽西苏区游击队提供驻地,成为岩永游击队的指挥中心。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端线外延15米。

西陂林氏大宗祠

西陂林氏大宗祠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明、民国。简介:始建于元代初,明弘治十三年(1500)重建,民国十七年大修。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7200平方米。沿中轴线自东而西依次为池塘、围墙、前堂、天井、主堂及后山,带两侧横屋,外大门开在宗祠右侧,主堂是山墙搁檩式结构,建筑整体呈前低后高阶梯式,悬山顶。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40米。2018年,西陂林氏大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富岭裕隆楼

富岭裕隆楼位于永定县高陂镇富岭村,又称大夫第,始建于清道光八年至十四年(1828—1834)。坐东南向西北,由池塘、影壁、雨坪、门楼、门厅、正厅、正楼等组成,通面阔40米,总进深60米,系两进三落廊院带左右横屋的“五凤楼”式建筑,计120间房、4处厨房、7扇外门、16扇内门。正厅为“四点金”议事大厅,前廊卷棚;正楼高4层,双联式房间设计,抬梁式梁架,歇山顶。木雕、泥塑、彩绘等工艺精美,名人题刻、牌匾、楹联等内涵丰富。

北山关帝庙

北山关帝庙位于永定县高陂镇北山村。始建于明朝万历八年(1580),清乾隆末年扩建。坐东南朝西北,由门厅、天井、拜亭、正殿、左右回廊和后院等组成,建筑面积890平方米。正殿立面呈“昌”字形,三层,通高19.8米,面阔五间,抬梁式梁架,歇山顶。该庙为研究我省明、清0式建筑提供实物资料。

西陂培荆堂

西陂培荆堂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清。简介:府第式土楼,又称五凤楼,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几经维修,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950平方米,两进三落廊院式带左右横屋。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围墙、雨坪、门厅、天井、中厅、中天井、正楼。外大门设在东北角,门楼燕尾脊歇山顶,中厅面阔三间,山墙搁檩式构架,屋面三段脊,歇山顶。正楼高四层,每层一厅九间,歇山顶。整体建筑呈前低后高,地面亦呈阶梯式升高。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西陂培荆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洋友于楼

上洋友于楼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上洋村,年代为清、民国。简介:五进府第式土楼,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民国重修。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为左右对称双轴线式建筑,每条轴线均由前厅、侧厅、中厅、厨房、正楼组成。大门开在楼的左侧,四周夯土墙围合,中厅面阔三间,前檐廊两侧设有青釉花窗隔屏,山墙搁檩式构架,正楼高四层,总宽15米,总深11.6米,总高15.6米,歇山顶。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上洋友于楼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区武工团团部旧址(灵鹫寺)

太平区武工团团部旧址(灵鹫寺)位于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27。太平区武工团团部旧址,灵鹫寺,也叫西灵寺,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建成,坐西南朝东北,土木结构,单进廊院式带左右横屋,通面阔26.4米,通进深21.2米,占地面积653.6平方米。中轴线上自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围墙、雨坪、大门、门厅、天井、正厅。正厅高2层,中央安放如来佛祖三尊神像。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变,大量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笼罩全国!事变后,我县-派也出来镇压革命,强令解散县农民协会、工会、学生会等群众组织。5月,乡村农民协会、工会转入地下活动,太平区武工团团部旧址就设在灵鹫寺。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外延5米。建设控

太平区暨西陂乡苏维埃信用合作社旧址裕安堂

太平区暨西陂乡苏维埃信用合作社旧址裕安堂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29年。建于清末,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490平方米。两进院落,前低后高,正楼为3层碉楼式建筑。1929年10月,在太平区苏维埃领导下,西坡乡信用合作社成立,不久扩展为太平区信用合作社,地址设在裕安堂。同年冬,发行一元券钞票。太平区信用合作社是闽西最早成立的信用合作社之一。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侧自外墙外延20米,西侧自外墙外延38米,南侧自南墙外延30米,北至村道以北20米。

和佳乡苏维埃政府旧址(许佳墩上永福堂)

和佳乡苏维埃政府旧址(许佳墩上永福堂)位于高陂镇许佳村,年代为1929。“永福堂”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占地面积726.11平方米,建筑面积1264.03平方米。主楼坐西南朝东北,大门坐南朝北。正楼高4层加0-,屋面外挑2米,8间2厅对称,面宽22.3米,进深7.4米,2部杉木楼梯,木楼板厚度32mm,H上下坎搭接,竹钉连接,土楼结构歇山顶。正厅4根楠木柱直径20cm,石柱基上圆下方,两柱间镶嵌琉璃花格,两侧各2间厨房,高2层。1929年8月上旬,毛泽东偕同贺子珍从虎岗经许佳前往永定疗养并指导革命斗争,期间在永福堂指导乡苏维埃政府开展政权建设和武装斗争。1930年秋中共红色交通线建成以后,永福堂成为重要的交通站。19

太平区暨西陂乡苏维埃信用合作社旧址(裕安堂)

太平区暨西陂乡苏维埃信用合作社旧址(裕安堂)位于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29。太平区苏维埃信用合作社旧址,裕安堂,建于清代末期,坐西南朝东北,土木结构,两进三落廊院式带左横屋,通面阔13米,通进深15.4米,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东北向西南依次为雨坪、大门、门厅、天井、中厅、天井、正楼。正楼高3层,碉楼式建筑设计,单元式房间布局。每层设6间1厅1楼梯。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1929年10月,成立西坡乡信用合作社,地址就设在裕安堂。不久扩展为太平区信用合作社。合作社有比较完整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管理制度,社内设立监督机构——审查委员会。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端线外延15米。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