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村在象湖镇中北部,与镇驻地象湖圩直距3公里。原辖杨美(含上甫山、奔坂)、店尾(含前厝、许坑)、下溪坂、对坑、宽田、半华等自然村,村委会设杨美。至1990年1月,宽田、半华同时析出,另立村委会。现辖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地处溪南溪(感化溪)上游两岸宽谷地带,民居略呈兜肚状。261户1335人。汉族。讲闽南方言漳平话。
昔时境内多板粟树,以地处溪坂,取名“高粟坂”,又称“洋尾”,后以谐音雅化今名。明、清时代及民国初期属感化里南坑社为洋尾乡。1934年称杨美保,初隶溪南(第三)区象湖联保、象南乡,后并属溪南镇。建国初属溪南镇称杨美村。土改后属第五(溪南)区称杨美乡,后并归象湖乡。1958年公社化,称杨美大队属溪南公社。1961年划属象湖公社。1984年政社分开,称扬美村属象湖乡。1995年3月,撤乡设镇,仍属之。
全村耕地面积546.4亩。主种水稻,兼营林业。境内设有小学1所,教学点1个,小水电站2座,以及医疗室、供销社等。昔时曾设圩市,逢农历四、九为圩期,至今还留有部分店肆和农副产品收购点。
该村为重点老区村。上甫山村民苏和家壁上存有红四军毛笔写的留款信,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复制件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
“福三”公路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