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岩村,宋初属宁德县关隶镇,咸平三年(1000年)隶属建宁府关隶县(现政和县),明景泰六年(1455年)划归寿宁县政和里七都,民国时期属寿宁县第六区。1955年9月同纯池乡划入周宁县管辖。1956年至1960年,赤岩又改名为周宁县纯池区赤岩管理区,1961年赤岩村成为泗桥公社的行政村,1984年改村委会。现辖赤岩、安将、吴厝坪、墓亭仔、红桥头、上岔头、通洋头等7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560户,2519人,大学文化316人。耕地1679亩,林地8970亩。农业以种植茶叶、水稻、蔬菜、板粟为主。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69万元。村民以务农和外出经商务工为主。在外经商务工1100多人,年产值1000多万元。有村委楼1幢、小学教学楼2座、医疗所3所,路亭3座。各种生产资料商店以及日用品商店12间,年销售额约26万元。
赤岩村 为村委会驻地。原胡姓居民住在后门山边,故取村名为胡厝里;明朝末期,村落扩大,加上该村成为闽东北的交通要道,明府在村中设立一个巡检司衙门,衙门建在房子前面,故又取名衙后村;清朝康熙后期,村落扩大,房屋基本建到巡检司衙门之前,又更名为司前村;清朝末期,发现巡检司衙门和连片房屋都建在一块大赤色岩石之上,改名赤岩村。位于泗桥乡西北方向4公里处,坐落于屏南、政和、寿宁、周宁结合部的山间小盆地上,地处宁德---闽北古道要冲,302省道穿境而过。全村490多户,2700人,外来人口608人。地势平坦,村落集中,依梅溪南北岸而建,有房屋400余幢(其中新建140余幢)。村内企业4家(机砖厂1家、茶叶加工厂2家、石板材加工厂1家),年产值100多万元。居民以谢、周、吴、王姓为主,多为明代之前由福安、浙江、庆元等地迁此定居。通道路、自来水、电等。赤岩村是个风光秀丽,环境优美的村子,有许多景点,远近闻名,如虹桥鞭影、鱼山远眺、圣殿春烟、崇寺钟声、仙岗夏云、梅溪跃鲤、榲岭鸣蝉、帽石中流,历来文人骚客多有题咏。赤岩村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谢笑山,原名谢春荣,清朝贡生,曾重修赤岩石拱廊桥;修建西溪石桥、溪后石桥;捐年可收租谷9000斤的水田作为学田,开办义塾,聘请塾师免费为近村学童授课;筹建笑山小学(其子龙书、龙英、龙伸三兄弟续建)。光绪十三年(1887年)福建省学政陈学赠匾曰:“品重南金”。宣统二年(1910年),寿宁县知事王之杰赠匾曰:“独挽狂澜”。民国13年(1924年),荣获大总统曹锟颁赐《褒文》及“义问宣昭”匾额一方。其子龙书三兄弟亦获“孝友之门”、“紫荆三秀”褒匾。2004年,其玄孙谢世琅、谢世瑚等将原有笑山小学校舍重修,改名“笑山纪念堂”。民国初期,寿宁县籍的大学生,赤岩就占一半。谢凤冈,毕业于燕京大学,早年就职于北平市政府,著有《擎天室诗集》四卷。谢凤岐,毕业于省政法学校,曾任寿宁县第一高等小学校长,寿宁县教育董事会理事,是当时寿宁教育界名流。谢一平,毕业于浙江英士大学,早年参加我党地下组织,解放后任职山东高等法院,为正厅级干部。谢凤吟,号兆华,山村诗人,以行医济世,执教育人为业,著有《乐天室诗草》(解放前周宁现存私人四诗集之一)二卷四百多首诗,现存诗237首。
吴厝坪村 原名月射坪,早年姓湖人家居住,后吴姓人迁此定居,故称吴厝坪。位于赤岩村东部1公里处。45户,230人,常住人口170人,以陈姓为主。房屋30幢。耕地210亩,林地280亩。320省道通村而过。村内有茶叶加工厂1个,300余年柳杉3棵。通路、电、自来水、电视、电话。
安将村 位于赤岩村东北2公里。30户,140多人,常住人口60多人,以许姓为主。房屋13幢。耕地200多亩,林地600多亩。通机耕路、电、电话。
墓亭仔村 因村旁有古墓故名。位于赤岩村南部0.8公里处。单座屋,原1户,8人。因交通生活不便,1995年迁居赤岩村,村废。
红桥头村 因位于虹桥头而得名。原2户,10人, 房屋2幢。1963年因修建省道302,村民迁居赤岩村。村废。
上岔头村 村居赤岩北部岔头间而得名。位于赤岩北部1.8公里处。原10户,40多人。1980年因交通不便迁居赤岩村。村废。
通洋头村 因村居田洋头而得名。位于赤岩村南部1.6公里处。1户,单座房,6人。1961年因交通生活不便迁居赤岩村,村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