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甘肃省 > 白银市 > 平川区 > 黄峤镇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黄峤镇概况

[移动版]

1997年4月,白银市平川区将原共和乡所辖的峤山村、焦口村、神木头村、双铺村、马饮水村和牛拜村划出,报经甘肃省民政厅批准后成立了黄峤乡。新成立的黄峤乡位于白银市平川区东南部,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半山半川乡,东与宁夏海原县接壤,北与靖远县靖安乡毗邻,西部与共和乡相接连,南部与种田乡相接,西南部与靖远县高湾乡相邻,省道308线和县际公路333线在这里交汇,京呼银兰光缆通讯线路在乡0驻地双铺村设有中转站,7个村开通了程控电话,形成一个交通便利,辐射周边、农牧产品和商货流通快捷的“金三角”。

黄峤乡座落在黄家洼山和峤山岘之间,故得名黄峤。全乡境内平均海拔1900米,年均气温7.8℃,年降雨量230—280mm,年蒸发量1200mm,无霜期150天,全乡辖7个村,32个村民小组,2642户,13031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7万亩,其中水地0.67万亩,旱砂地0.85万亩,旱土地3.25万亩。乡境内有煤炭、沸石、花岗岩、矿泉水等丰富的矿产资源。本地盛产扁豆、豌豆、洋芋等小杂粮及荞面、莜面、小米、粉条等加工产品和黑瓜籽、茴香、胡麻、葵花等特色经济产品。

全乡现有机井29眼,渠道衬砌58.87公里,架设农电线路83公里,全面完成了7个村的农电网改造工作;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话,广播电视的覆盖率达到97%,有线电话普及率达到50%;全乡境内通车总里程达到65公里,其中柏油公路20公里,乡村公路40公里,7个村、32个村民小组通了农机路。全乡有7个中心小学,9个村学点,1所中学,共有教职工173名,中小学在校学生达到3028名,对个别学校的危房已进行了改造和维修;有乡文化站和乡卫生院各一座,丰富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加快文化事业的发展,卫生院实行乡村卫生一体化建设,卫生院扩建项目正开工建设,加强了医疗卫生、计划免疫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强化了卫生院为中心的服务功能;退耕还林累计完成16123.8亩,荒山造林8400亩;机修梯田4000亩,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累计完成17.6平方公里;修建人饮工程4处,建人饮解困水窖422眼;投资32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87.2万元的安全饮水工程,已基本完工,解决了15个社、1394户、7420人、1650头(只)大小牲畜的饮水问题;新建“母亲水窖”250眼,集雨节灌水窖3042眼;地膜粮食、地膜洋芋、西甜瓜、籽瓜、中药材、大蒜、小拱棚韭菜、粮经间作套种、配方施肥、种子包衣、药物锄草等农业科技项目得到普遍推广应用;豌豆、扁豆、莜麦、荞麦、洋芋等小杂粮和胡麻、葵花、茴香、黑瓜籽、西甜瓜等特色产业逐年稳步发展;中药材基地建设为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目前已栽植枸杞350亩;充分利用区上贴息扶持养牛业发展的这一有利时机,发动全乡群众积极发展养殖业,落实贷款81.426万元,涉及5个村78户,共养牛350头,争取2006年发展规模养殖30户,园区规模养殖达到5000头;多渠道搞好劳务输出,目前全乡已输出劳动力1503人,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乡个体工商企业已发展至 287家;乡办宏达煤矿地质储量405万吨,可采储量223万吨,服务年限20年,设计年生产能力9万吨;焦口联办砖厂年生产500万块红砖、耐火砖1200吨、街道砖1.6万平方米。

黄峤乡境内有巍峨的崛吴山,有神话传说的神木头泉水,有名留清史的王进宝将军的故乡马饮水村以及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点的将军坟墓。雄浑挺拔的崛吴山位于平川区东南,最高海拔2858米,这里往昔峰峦耸崎,林木茂密,甘泉长流,多有珍禽异兽,旧时被誉为“崛吴春障”。随着自然的变化和人为的破坏,虽然林木比过去稀少,但遍山灌草丛生,壑多流泉,建有雄伟壮观、钟灵毓秀的万佛庙,为靖、会、平、海四县群众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神话传说的神木头泉水,经国家地矿部鉴定为符合天然的饮用矿泉水标准,平川酒厂的神台酒就是用此泉水酿造而成。崛吴山、黄家洼山、老爷山三山成品字形鼎足而立,品字中间凹地即西格拉滩,王进宝将军坟就在该滩北缘的青砂岘。王进宝是著名的康熙西北三将之一,在平定三藩之乱,维护清王朝统一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死于固原住所,其子孙扶根归葬于青砂岘,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观光参观。

1997年至2007年,任黄峤乡党委书记的有马勤、吴育胜、李全杰、李伯亮、张述远。任副书记的有刘孝忠、何应权、张仲选、袁成义、李永智。任乡长的有李全杰、强有红、滕维虎、贺更弘。任副乡长的有刘再功、杜世凯、郝应平、魏晋荣、李小阳。任经委主任的有张文锋、张廷贵、石福来、冯德杰。任乡人大主席的有杨忠、苏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