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甘肃省 > 天水市 > 秦安县 > 王铺镇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王铺镇概况

[移动版]

一、基本情况

王铺镇位于秦安县西北部,距县城42公里,境内山高坡陡,地势起伏较大,干旱少雨,平均海拔1936米,最高2020米,最低1600米。全镇共有30个行政村(其中19个贫困村,11个深度贫困村),169个村民小组,5831户27115人,其中农业人口26607人,人口密度184人/k㎡。全镇总区域面积147.2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75032亩,人均2.58亩,户均13亩。洋芋、胡麻、藜麦是特色农产品,辖区11个行政村有苹果、花椒等果椒园,其中苹果的面积1.1万亩、花椒园的面积1.4万亩,近年土地整理面积达5万亩。全镇贫困户现有增收产业主要为林果、劳务、种植、养殖等,其中种植和劳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二、党建引领

近年来,王铺镇党委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为重点,坚持“党支部引领+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不断在产业多元化发展上谋思路,在群众致富增收上求突破。通过发挥党组织优势,充分利用党组织引领、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等党建平台,先后建成了胡芳红小杂粮合作社、藜麦种植合作社、土鸡养殖合作社、满胜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合作社、磊磊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等特色产业合作社5个,带动流域12村628户2524人共同参与致富,切实发挥了产业链上的组织优势,不断推进“党建+”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了“党建引领、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使产业发展更加贴近乡村振兴发展目标、贴近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文化底蕴

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我镇域内在罗孟区域发现仰韶文化遗迹,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王铺镇广大群众延续了朴实、醇厚、勤劳的优秀传统,以坚强有力的姿态奔向幸福生活。

北魏文化:在距离镇政府4公里的邵庄村曾经出土了国家一级文物西魏“大统四年”(公元538年)的石造像佛塔,距今已有1483年的历史。石造像佛塔高57厘米,宽49厘米,塔呈方形,塔的四面都雕刻佛像、菩萨、弟子供养人或佛教故事。据麦积山现存碑文记载:西魏大统元年麦积山曾“大修雅阁,重兴寺宇”,当时的佛教特别兴盛,而邵庄村属于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因此佛教已然流传到当地。

建党以来第一个地下党组织:坡洼村于1936年成立了我镇第一个地下党组织。这个党组织见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经历了多年严酷斗争的洗礼,始终高举抗日爱国与谋求人民解放的旗帜,践行党的宗旨和使命,坚守革命担当,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党员和革命群众,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反顽斗争,巩固了这个革命据点,为夺取王铺镇抗日救亡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财物支持。

三、生态资源

青林沟原始次生林。王铺镇青林村原始次生林约90余亩,树种主要为乔木辽东栎,俗称青冈,现存140棵,年代久远,弥足珍贵。最粗大的四人才能合抱,高约十余米。林中其他树种品类繁多,有野葡萄、山樱桃、酸枣、蔷薇、木槿等观赏性植物。还有杜仲、防风、半夏、薄荷、柴胡、黄芩、人参等几十种野生药材,偶尔也有金光闪闪的天然灵芝附生在古树的根部。春、夏、秋三季,山花野果,清芬诱人。

20世纪90年代开始,镇政府贯彻退耕还林政策,秦安、甘谷两县民众以原始森林为中心,进行封山育林。现在,青林沟周围幼树已经长起,绿树成片,方圆几十里的山梁沟壑中绿树相连,满目青翠,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观音殿生态流域:观音寺,位于秦安、甘谷、通渭三县交界的潘龙山南麓(郭集村向西二公里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观音寺流域松柏青翠,景色优美。每年端午节前后举行盛大的庙会,三县的数万名群众云集在此,场面蔚为壮观。2010年镇政府对观音殿流域进行生态建设,对流域沿线800亩区域进行生态还林和补植补造,现已形成生态优美、环境宜人的生态区域。

牡丹园观光区:冯堡村凭借茆䒟苑庙会和牡丹神话,历史悠久。明代之前,庙宇已具规模,六百余年间,屡毁屡建,历经沧桑。后经人们移栽牡丹花,逐渐形成牡丹观赏开发区域。几年来,镇政府着力打造牡丹园观光休闲产业,成立油用牡丹、观赏牡丹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茆䒟苑寺庙为中心,沿途打造重视牡丹2000余亩,栽种牡丹品种繁多,结构错落有序,形成牡丹生态观光的一道风景线。

四、产业发展

打造万亩良种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在凤凰山、文昌山流域分三年实施打造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2021—2022年计划种植2000亩;2022—2023年累计种植5000亩,2023—2024年累计种植达到10000亩,以点带面,辐射延伸,全面推广良种马铃薯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提高群众收入。

打造玉米规模化种植。为了推动王铺镇畜牧养殖业迅速发展,结合撂荒地-,发展粮食种植和饲原草料为目的的玉米种植,同时,引进推广甜玉米种植,增加玉米产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打造小杂粮种植基地。在王铺、崔岔等区域,依托现有合作社、扶贫车间,继续加大小杂粮加工基地建设,并对现有加工车间进行改造提升,打造王铺杂粮品牌。

打造藜麦种植基地。在王铺—郭岔区域打造千亩藜麦种植基地,凭借高山高寒自然资源优势,推动藜麦种植可持续发展,打造藜麦种植王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