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汉初(前207),南越王赵佗在仁化北端隘口筑有古秦城。
南齐年间始建仁化县。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南越归汉,仁化为曲江县地域,属桂阳郡。
三国时期仁化地域属吴国。
晋太康元年(280),平吴,仁化地域随始兴郡改属广州。
东晋成帝时始兴郡复属荆州,仁化地域又属荆州始兴郡曲江县。
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452),仁化地域属广州始兴郡曲江县。
梁朝撤销仁化县,并入曲江县。
唐垂拱四年(688)从曲江划出仁化(约今城口、红山)、光宅(约今仁化镇、丹霞)、清化(约今长江、扶溪)、潼阳(约今董塘、石塘)等4乡,复置仁化县。
县治在走马坪,隶韶州。
北宋开宝五年(972),仁化县并入乐昌县。
宋咸平三年(1000),再复置仁化县,属广南东路韶州。
元朝属江西省广东道韶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改路称府,仁化县改属广东行省韶州府。
清代属广东省韶州府。
1912年,仁化县直属广东省。
1936年,属广东省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全县解放,成立仁化县,属北江专区。
1952年属粤北行政区。
1956年属韶关专区。
1958年11月7日,并入韶关市,为市管辖的郊区。
1961年1月17日仁化从韶关市划出,恢复县建制,属韶关专区。
1980年11月,恢复仁化县,属韶关地区。
1983年6月,韶关市与韶关地区合并,仁化县属韶关市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