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汉高祖析长沙郡南部设桂阳郡,置阳山县,属荆州。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214),孙权取桂阳郡地,遂属孙权。
建安二十五年(220),入含洭县。
吴甘露元年(265),析桂阳郡置始兴郡,仍属荆州,以含洭县之桃乡置阳山县,属始兴郡。
晋太康元年(280),始兴郡隶属广州;永嘉元年(307),改隶属湘州;咸和三年(328),又改为隶属荆州。
南朝宋时,阳山县皆随郡改属,曾隶属广州始兴郡、湘州始兴郡、湘州宋安郡、湘州广兴郡、湘州始兴郡。
梁武帝天监六年(507),置阳山郡、梁乐郡(今县境南部,治所失考),属衡州(治所在含洭)。
阳山郡辖含洭、阳山、桂阳、广德四县,梁乐郡辖梁乐、洊安两县。
陈因之。
隋开皇十年(590),平陈,废阳山、梁乐两郡,置连州,阳山、梁乐两县属连州。
大业三年(607),废连州,置熙平郡,隶属荆州,阳山、宣乐两县属荆州熙平郡。
大业十三年(617),宣乐县并入阳山县,熙平郡属萧铣。
唐武德四年(621),平萧铣,改熙平郡为连州,阳山县属连州。
贞观元年(627),连州属江西道。
天宝元年(742),改连州为连山郡,隶属岭南道。
乾元元年(758),连山郡复为连州,隶属湖南道。
大历三年(768),连州改隶岭南道。
阳山县俱随州郡改属。
五代南汉时,阳山县属连州。
宋开宝四年(971),平南汉,阳山县属广南东路连州。
元至元十七年(1280),置连州路,阳山县属连州路。
元至十九年(1282),升桂阳县为桂阳州,初隶属湖南道,后隶属广东道,阳山县属桂阳州。
明洪武二年(1369)四月,废桂阳州,阳山县并入连山县,属韶州府。
洪武十四年(1371)十月,废连山县,复置阳山县,属广州府。
洪武十三年(1380)十一月,连山县从阳山县析出。
洪武十四年(1381),复置连州,阳山县隶属广州府连州。
清雍正七年(1729),改连州为直隶州,阳山县属连州直隶州。
1914年,阳山县属广东省岭南道。
1926年,属广东省北区。
1936年,改属广东省第二行政区。
1950年1月,属广东省北江区。
1952年9月,属广东省粤北行政区。
1956年3月,属广东省韶关专区。
1958年11月,阳山县并入连阳各族自治县,1960年10月,复置阳山县,均属广东韶关专区。
1979年,属广东省韶关地区。
1983年6月,属广东省韶关市。
1988年2月,属广东省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