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广东省 > 河源市 > 紫金县 > 龙窝镇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龙窝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桂山石楼

桂山石楼位于紫金县城东南33公里的龙窝镇桂山村,距龙窝圩镇5公里。该楼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四年(1782年),历时四五十年建成,主楼平面为长方形,占地约300平方米,高6层、20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一、二层用花岗岩条石砌筑,墙厚1.5米;三至六层用以明朝规格火砖砌成,墙厚50~60厘米。主楼前面是正屋,三进共41间,两侧横屋共70间,门前为石砌池塘,-加筑斗方、围墙,连成一座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的建筑群。斗方门联:长承天祜,春满吾庐。1999年1月,被列为紫金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2月,由桂山村民集资16万元,维修石楼主楼竣工,可供观光。

桂山围楼

桂山围楼位于紫金县龙窝镇桂山管理区桂山村中心。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是一组以花岗岩条石和青砖砌筑的客家围楼。坐北朝南,高达六层。一、二层以花岗岩石条砌筑,三至六层用大青砖砌墙,墙厚1.3米。主楼前面为三进院落,有住房41间。院落的左、右两侧为4米宽的巷道以及两座并连、朝向院落的东横楼和西横楼,共有住房70间。正南面大门外,有碎石和拌石灰构筑的大门坪。门坪外是池塘。池塘两侧设东门和西门,为进出围楼的总门。在主楼和东、西横楼的背面,约有1000平方米的空地,外筑围墙。从清代至民国时期,是紫金县境内规模最大、最高的围楼建筑群。

紫金贞节牌坊

紫金 贞节牌坊位于紫金县龙窝镇牌楼下村。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农历十二月十三日奉旨旌表温氏“贞节”而建。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石构建筑,悬山顶,高5.57米、通面宽6.47米、坊门宽4.47米。两旁置石狮,花岗岩质地,上刻精美浮雕图案花纹。虽经200多年风雨,至今仍保存完好。 当地农民黄咸观妻温氏。19岁过门,22岁生下一男孩,儿子才9个月,其夫黄咸观便病逝。家中婆婆年迈,一家3口,全靠温氏勤耕勤织养活,并供儿子读书,终于把孤儿抚养成人。后知县为旌表温氏贞节,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上表奏准建此牌坊

红二师四师会师遗址

红二师红四师会师遗址位于紫金县龙窝镇龙窝居委会龙窝镇府旁的水田。1928年1月,由广州起义军人余部改编的红四师,在解放紫金城生擒国民党中将丘国忠后,挺进龙窝,与红二师第五团和工农革命军县大队、赤卫队等在此会师,击溃敌一个师的进攻。遗址现保持原来的水田和民居,近年加建了一个小型变电站。紫金县委、县政府计划在遗址侧的小山上建“会师公园”。

董朗烈士墓

董朗烈士墓位于紫金县龙窝镇五星村。董朗(1894.4.24~1932.10),原名董嘉智,号仲明。四川省简阳县(今属成都市)平安乡董家河村人。1924年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后率部南下,在中共东江特委领导下,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又称红二师)第4团,先后任团长、师长兼团长。10月底,在农民武装配合下,攻占海丰、陆丰县城,取得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的胜利。1928年1月,率两个团出击紫金、五华,拔除地主武装据点,开展土地革命,扩大红色区域。1929年初离开东江。1930年10月任红四军参谋长。1932年9月,率部掩护湘鄂边特委机关突破敌军重围,到达湖北省洪湖革命根据地的江陵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