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贵州省 > 黔东南州 > 黎平县 > 茅贡镇 > 寨头村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茅贡镇寨头村概况

[移动版]

寨头村位于茅贡乡东部,驻地距乡政府10公里,地跨东经108.52度至98.5度,北纬26度至20度之间,位于黎平县城西部,距县城32公里,距榕江县60公里,东与坝寨乡青寨村接址,东南与连洞村交界,南与本乡已炭、蚕洞两村相连,西与寨南村接址,形成西高东低的走向。村驻地海拨645米,最高山只有900米(高年胖和己务山头),据寨头村2004年统计,居住人家为224户,人口1038人,全部都是少数民族,侗族。姓氏主要有吴杨两大姓,占全村96%,其它姓有谢、石、陆三个姓占4%。耕地面积为367亩,人均收入为1408元以上。境内河流较狭小,主要河流有:寨头河、国洞河、阳你溪三条主干,均属亮江上游,从西向东流,境内士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310毫米,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

寨头村历史悠久,地形山清水秀,水绕环抱,绿荫在林,古树参天,是一片美丽的沃土,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早在禹贡时期属荆州地界,西南裔,春秋属楚,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唐以其地置播叙二州,分十洞,隶江竣节度使,后周时节度使、周行逢卒,叙州刺史钟存志,武土酋扬正岩据十洞,伪黎称微城二州刺史,五代属楚,置诚州,太平兴国二年,酋长杨通蕴归顺内,附遗弟要通宝来贡,故以杨通宝为诚州刺史,诚州即黎靖也。

元朝元世祖十六年1279年(己卯年),吴氏侗族三兄弟人家,天柱远口族,雄公后代,逃荒来到此地,距今七百二十六年(2005年)。这里当时是一片高低不平的山坡地带,都是古老的原始森林,各种树木如人抱,古树参天(现今千年树尚存),进入山中不见天,到处都是一片林海,鸟语花香的境界,他们携带家小到此地,开垦荒地,砍树伐木,建立家园,成为寨头的开世基祖。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年),寨头村属古州八万军部管府,宗英至治二年(1322年),寨头村属于宣慰司的古州八万洞,曹滴洞司。

自洪武五年1371年,这里发展人家近30户,人口已是150余人,耕地以农为主,种植水稻、小米、高粱、玉米、红薯等,养殖业以养鱼、养牛、养猪、鸡、鸭、鹅之类等。

开基始祖原来住地,地名叫宰领(侗名),此地位置较小,在日常生活中,族人放养牛在现在的大寨住地,原是森林覆盖地,也是放牧的好地方,那时放牧都是放夜牛,日夜都放,结果母生来的牛犊都是双胞胎,这样族人又迁一部分人到大寨来住,后陆续搬迁完到此地(地点:务堂、得堂、垫己上、领务闷居住),这时族人在寨子下面的萨领上坎(现会场后面)建立简易的社稷坛为纪念民族英雄萨玛而设,具体时间,因0中期受破坏,无从查考。

时隔不久,因人口逐年增多,在日常生活中,在放养鸭子,待鸭子找吃到小寨住地(当时无人),地盘也开阔,视野较宽,像龙头转首朝上,呈回龙转首形,放养的鸭子,生下的蛋都有两个蛋黄,故一个蛋孵出两个小鸭子来,发展养殖业较好,结果又迁部分人家较衷诘男≌幼R虻匦蜗笫橇纷希几牡孛淄罚ǘ泵┱拥耐吠返囊馑肌U馐本幼〉娜思乙逊⒄沟�40户,人口达200多。那时的婚姻总是都是从30里外的地方接亲,有民歌唱道“三十里路妇女家,担去的猪肉都生芽(生虫),兜去糯米饭,烂成了酒糟粑。”很不方便,因此,族老议事决定派人榕江车江一带请来杨姓的人家来居住,便于接亲。给地盘、划山林。以杀领(现在大会堂)破开为界给杨家住。这样,从原来的单姓独居变成吴杨两姓居住。从此二姓结为亲家,和睦相处,相依为命,共建家园。

洪武十八年(1385年),五开卫建立后,在县境设的十五所,其所住地在寨头地点见井门(侗名)。是年,吴家重新组建另一个社稷坛,此坛底部安有略长圆形的青石,中凹、约一尺宽左右,凹处朝上,里面装有一个全身都是银子的铆成的一个美女盛装,头戴银花银帽,身穿银衣银裙,极为美丽,名“萨玛”(古民族女英雄),上面盖有一块青石拓成圆形中间凹朝下盖,石厚15公分,最上面盖有净土,土堆周围垒有河石,高约二米,净土上栽月一蔸常青树(千年矮),周围一走道,道宽一米,再外砌有八角形的青砖,坐东朝西,状如龙楼凤阁、皇家宝殿,坛角飞跳,非常壮观,坛外两米右边,还建有一栋萨玛楼,便于大年初一至初三日祭萨之用,高约1.5丈,一保顶三层,美丽非凡,后因0时期破坏,现存一块圆石在大会堂门前地角。

永乐十一年(1413年),寨头村隶属曹靖司。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古州司地设三郎司、三郎司又设三郎土舍,寨头村属三郎司辖地。

乾隆二十年,壬戌年(1756年),也是寨头村历史鼎盛时期,那时人家居信已发展到120户,人口已是600余人,因居住较集中,种田路程较远,往南要到岩洞村地界名孖干嘴(侗名),笔笔悄懈哪侵址止し绞剑亩加筛九芙蹋纬伞搬檀蟛恢郑恢烙新琛保蛭械那逶缣煳戳辆偷玫蕉锿馊ジ鳎芾砼┨铩⒀V值兀敝炼�10岁上都认识不了父亲,很伤脑筋,为此,族老又决定,分一部分子女到蚕洞、己炭的宰摆、宰归、汉寨等处居住,这样拨去的人家近二十户,100余人。

乾隆廿六年,岁次辛巳年(1761年),寨头村的主要族老:以吴千角、吴廷用、吴廷璧、吴廷相、吴文贞、吴文汉等为头的化首,组建建桥领导小组,群众自愿捐银的原则,此桥建在大寨寨脚,名为回龍桥,于乾隆廿七年元月竣工,有刊碑为证。此桥原来下面跨度都用直径30公分以上的杉圆木为枕木,共有十几根,上面盖有结构瓦桥、保顶三个,桥宽一丈,跨度六丈多,桥上的枋板画有各种图案,民族风情,龙凤呈祥等图样,栩栩如生,因年长月久,圆木腐烂,加上0受极左路线的影响,破坏了原来的面目,于1992年重新扩建至今。

道光十六年,丙申年,1836年,吴家首富吴成铭、吴成德,两兄弟发起要与杨家首富杨明著、杨明德两兄弟比赛搞磨坟,看谁家搞的磨坟大,美观大方、耗资巨。

结果,杨家搞的磨坟(现在地名己报,原老祖三公开创地的后山,坟高两米,宽约一丈方圆,坟门顶如城门宝盖,刻有如门楼的图形,门口宽60公分,高80公分,极为壮观,帽碑上刊有两幅横联,上幅为“佳城”两字,下幅为“懿範流芳”四字,两连各有两幅对联,外联为“鳳舞龍飛鐘地脈,山環水繞毓坤貞”;内联是“金壺終日月克昌後裔,玉砌合山川永秀,大啟人文”。碑内刊有:原命生于乾隆年间,殁于嘉庆廿年六月初五日午时。中刊有:清故恩妣杨母杨太君之墓。孝男:杨明著、杨明德,孙男:发祥、发科、发魁、发林、发诗、发盛同立。道光十瓯昴昵迕鹘诳畹�

吴家首富吴成德母坟,也是如此壮观,高和宽都和己报一样,从右往左看碑上,刊有如下书目:原命生于乾隆廿三年戊寅年(1758年)八月吉日吉时,享年七十四岁。中间刊有:皇清上寿吴母吴太君之墓。殁于道光辛卯年十二月六日卯时(道光11年1831年)。孝男:吴成德,孙:绍文、绍元,曾孙本清、本贞,道光十六年岁字丙申清明节款旦。石碑刊有两幅对联,横联因碑帽落在下面朝土,待后再查考,两边对联“會赴蟠桃福壽齊,箕裘克紹冠新基,護龍環抱貞龍秀,鳳誥時頌紫綬衣”“月燦金壺圖開景泰欣看日,自是貽謀名後齊衣冠禮樂奏簫詔,文山朝對仰碑高,地脈鐘靈象鳳飛”的诗句。

吴氏另有吴成德墓,地名是井尚(侗名),刊书为“生于乾隆54年六月初九日巳时生(己酉年1789年),孝男:吴绍文,吴绍元,孙:吴本河、吴本清、本湖、本海。中刊有:故恩考吴公讳成德之墓。殁于道光二十九年八月十一日丑时(己丑年1849年)。咸丰二年清明节立(壬子年1852年)。碑对联两幅:“沙明开景运,水秀鼎英才”,“地脉培光德,英灵启后坤”的诗句。横联两幅“龙盘虎踞”,另一幅为“长发其祥”,规模之大,让人佩服。以上的名墓至今算来,非耗资万元以上是难以办到的。吴成德墓略次于杨明著、杨明德母坟和吴成德母坟,其实吴杨两家还有各次于成德墓的磨坟,由于篇幅问题,不再赘述。

清嘉庆14年,己巳年1809年,以吴千角、吴廷用(成德父),吴廷璧、吴廷相、吴文贞、吴文汉等寨老组成建造三口水井的领导班子,以群众自愿捐银方式,开拓水井三口,一口在井闷(侗名),在大寨上冲内,己上右冲中,此水井四周都是青石板镶成长方形,石板厚10公分,四角为四根石柱,下是四方形,上端是圆椎形,石板每块重约800公斤以上,四周地坪孝镶有青石板,板上刻有横格防滑用;另一口叫迫宰井,在回龙桥对面的山冲下,也全部是青石板镶成四方井,井宽二米见方,石板镶的面高1.5米(四周一样),石板厚10公分,每块重量上千斤,四周地坪均为横格条条,石板铺在地坪上,外面宽一丈五尺见方,上盖有木瓦房盖面,以防风雨渗透井内,也可为躲雨、日晒之用;第三口井,在现三组晒坝下坎,因当时小孩落井死亡,故今荒废填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