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马村位于普定县东北部,距县城44公里,村距猴场乡政府驻地3公里,属于一类贫困村,位置处于猴场乡中部腹地。全村共有386户,人口1498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88%,汉族占总人口的0.0586%,党员11名,耕地1000亩,荒山植树造林974亩,退耕还林815亩,退耕的封山育林366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1.18%,草坡面积10000亩,近年来,我村坚持走“旅游强村,富民强村、民族民间文化强村”的发展之路,全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根据中央、省、市、县、乡的危改文件精神,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全村80户新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平房,这是和党的关怀离不开的。实践证明,没有0,就没有今天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没有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仙马村村级集体经济水苔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川乌专业合作社正在筹建中。2007年至2009年度仙马村被普定县授予“文明村寨”荣誉称号,2010年7月被普定县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1年6月28日被普定县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1年7月1日被安顺市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旅游业、养殖业、种植业正在发展当中,8000余亩的普屯坝“云中大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和普屯坝风力发电站正在十二五规划中,民族民间文化和四声部合唱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一、加强管理,激活队伍
一个地方的发展成败,关键取决于骨干队伍的带动。仙马村这些年在抓班子、带队伍上下足了功夫,挖掘了队伍的潜力,带出了队伍的活力,形成了队伍的合力,推动了全村各项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
一是抓带头。村班子4个成员,2个委员,既有年富力强的老同志,也有充满朝气的70后年轻人,一班人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干出了热情,干出了闯劲。村支部书记仍然处处注意个人带头,既是总指挥,又是战斗员。村计生专干既是乡计生办工作人员又是村计生包村干部,克服家庭困难,科学处理公私关系,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和中心工作。村委主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村委委员和小组长时常提供的建议和意见对村支两委的提高得到了很好的帮助,工作是无形的命令,村干部的带头对推进村级经济工作发挥了“刚柔并进”的作用,逐步改进农民群众“望天落雨”的陈旧观念。
二是抓制度。制度是刚性管理力量。这些年,村里建立健全了会议考勤、坐班值日、民主理财小组、党员评议、目标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实现了制度管人。制度管理有效地增强了工作推动力和执行力,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水平,管出了效益和形象,党员干部的组织观念、民主意识得到极大强化。
三是抓考评。重点落实两个层次的考评问责。第一是干部考评问责。仙马村地域广阔,安全监管责任较重,村里采取村干部联系组长,组长联系群众,党员包片的管理模式,并实行绩效挂钩。出现失误,严格问责追究。经过群众评议,还要接受组织处理。第二是党员考评问责。党员切实履行权责对等的义务。有行为能力的党员,年初要依岗承诺,年中、年底组织两次述职测评。履责不达标者,责令限期整改。两次排名落后者,提请乡党委警示教育,问题严重者,进行组织处理。考评问责,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压力和动力。
二、历史悠久,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很好的发展。
仙马村虽然由于历史、自然因素造成农民生活水平低,但也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民族自然风情旅游开发前景广阔,辽阔的普屯坝天然草场,面积达8000多亩,是贵州省保护最完好的原生态大草场,吸引着市内外的游客和文艺界人士。仙马村农民合唱团远近闻名,他们的四声部合唱,成为市、县、乡、村各项演出的主角,《欢迎你到仙马来》、《新安顺 古夜郎》、《心中的黄果树》等歌曲唱响县内外,曾与安顺市黄果树艺术团多次同台演出。仙马村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开始有人信仰基督教,仙马教堂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4)。大花苗的服饰,蕴涵了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被研究少数民族的专家学者以为“穿在身上的史书”。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村党支部的三项重大举措。
1.注重能人培养。能人带动是仙马村凝聚力量、发展是有效手段。为此,在上级领导多方寻求资金18万元帮助和村支两委的精心组织及其村民的配合下,2004年至2005年仙马村丫口田至普屯坝的入组公路经过一年的努力,终于打破了村民说普屯坝入组公路百年难修通尴尬的局面。把能人培养成党员,29岁的杨凯同志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他有一身过硬的维修技术,包括:电视机、电冰箱、数码机、电磁炉、电饭煲、电脑、洗衣机等,谁家的电视机、电磁炉坏了,他就主动热心去维修,2009年,经过村党支部严格审查和考核,他光荣入党。这两年来,他积极参与社会工作,一方面主动带领群众致富;一方面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一方面积极寻求自己的发展事业。真正起到了一名0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提供优质服务。是优化服务仙马村发展的关键环节。2002年以来,仙马村把“农民合唱团”的理念强力融入“旅游强村、富民强村、民族民间文化强村”的急事、难事作为支部的头等大事来抓,做到出现一起,解决一起,让群众无忧无虑一心一意奔小康。有人说:“如果没有村支部为我们“农民合唱团”保驾护航,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成就!”。
仙马村农民合唱团成立于2002年,因此而名扬中外,仙马村因此而获许多项目资金的扶持。
2003年10月28日,参加普定举办的“黔冠杯”全国书画大奖赛颁奖晚会,起和谐的歌声,深受专家赞许。
2004年8月16日,参加“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开幕式。
2005年7月15日,参加贵州省举办的首届“黄果树”杯“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荣获优秀奖。
2006年8月,参加第四届合唱比赛,获合唱混声组银奖。
2007年12月28日,参加市举办的2008年迎新晚会。
2008年9月,参加“中天城投杯”“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获市、县第二名。
2009年4月,被0普定县委宣传部、普定县文体广局授予“2008年全县群众文化先进团体”荣誉称号。
2011年1月26日至28日,到县、市参加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得到了市音乐专家的好评。
3.搭建民族民间文化平台。为推动仙马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仙马村党支部积极搭建民族民间文化发展的平台。仙马村苗族文化技艺精湛,苗族服装展示包括:挑花、刺绣、蜡染、织锦、银饰等等;竞技类包括:射弩、摔跤、斗牛、斗羊、斗雀等,民族乐器—如泣如诉的口弦(“阿江”)为群众勤劳致富奔小康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统筹规划,打造文明新村
仙马村要借助现阶段发展的同时,抢抓“旅游强村、富民强村、民族民间文化强村”这三个战略部署来运转,坚持两手抓、两不误。
1.完善基础设施。仙马村党支部抢抓机遇,多方寻求资金援助,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一是公共设施逐步健全。道路方面:①投资18万元由丫口田至普屯坝5.86公里的入组公路2005年已竣工;②2009年8月8日,上级部门投资54万(茅路20万,硬化路34万)由丫口寨至仙马塘的入组公路正在施工进行中;③在乡党委政府扶贫办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投资13.5万元由牛鼻洞至加担湾入组公路2011年1月6日施工,2011年5月7日验收竣工,扶贫部门投资92万元加担湾环境移民搬迁已规划好正在实施中。水利方面:6个自然村寨几乎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高标准的仙马村普屯坝“云中大草原”旅游业和仙马村村级民族民间文化活动场所正在项目申报中,二是私用生活资料不断健全。有线电视、摩托车、程控电话和住宅楼房户占有率达到了90%;拥有手机的群众率达50%以上;电脑、太阳能热水器已逐步进入农户家庭,群众生活基本上达到自给自足。
2.丰富文明健康创建。为淳化村风民风,切实发挥“以点带面”的优势,村支部在全村举行“优秀0员”, “致富能手”、“文明家庭户”、等一系列评选活动,激发了全村人民积极向上的热情,农家书屋、民族民间文化的展演、文艺活动等功能溶于一体,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千淘万锤寻金山,草原云中吹尽黄金来。高山绿水轮子转,碧草芬芳四季晴。古老而年轻的仙马村村支两委一班人,正以扎实、稳健的步子,带领渴望发展的村民迈步向前。我们相信,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仙马村支两委的努力下,借助现阶段扶贫发展的机遇,我们仙马村将要以一个崭新的步伐沿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显现出新的活力,走向一个新的时代品牌!
--人口总数:1498人 农业人口:1472人 非农业人口:26人
--行政区面积: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办公所在地:仙马村丫口寨组
--所辖村:下老鼠,加担湾,岩头寨,丫口寨,普屯坝,马桑寨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烤烟,玉米,马铃薯 名特产品:核桃,玉米,马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