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属牂牁。
唐、宋属功州地。
南宋宁宗时期(1195—1224年),始以六广河划分水西、水东地界,镇境属水东辖。
继后水西势力向东扩张,镇境归属水西。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朝廷设六广等处蛮夷长官司,隶四川行省。
明洪武五年(1372年),裁六广等处蛮夷长官司,镇境为水西的水外6目中的底飞(六广)地,由贵州宣慰使霭翠亲领。
明崇祯三年(1630年),属濯灵守御千户所,属敷勇卫。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敷勇卫置修文县,同时裁濯灵守御千户所置信顺里。
民国初年,沿袭清制。
民国四年(1915年),信顺里七甲、八甲全境和四甲、五甲、六甲部分地划属息烽县,剩余部分地分置为修文县的西区、中北区、北一区和北二区,其中北一区的境域与今六广镇境大致相当,区公所驻六广城。
同时废除里甲制,区下划分保、甲、牌。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北一区为第六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第六区、第七区合并为第五区,区治地驻六广城。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推行新县制,撤销区和联保,复置乡(镇),第五区下置为六广、德政、三民3乡。
其中六广乡和德政乡大部分为今镇境地。
1949年11月24日,建立修文县,同时建六广区,驻地六广,下辖六广,德政、三民3乡。
1950年8月,六广区改称第四区。
1952年4月,第四区改名第五区。
1958年9月,撒销六广区,在全区范围内先后建起红旗(六广)、红星(六桶)2公社,公社下设生产管理区。
1959年2月,红旗、红星2公社合并为六广公社。
1961年6月,恢复区建制,六广公社改六广区。
1984年4月,政社分设,所辖各公社均改乡。
1985年8月,六广乡改六广镇。
1992年11月,撒区并乡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