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黑龙江 > 哈尔滨市 > 五常市 > 长山乡 > 爱民村

黑龙江哈尔滨市五常市长山乡爱民村概况

[移动版]

爱民村[àimíncūn]位于长山乡东南,东为溪浪河,西邻长山村,南邻双寿村,北邻和平村。东经127°08′04″;北纬44°40′07″。现有居民957户,户籍人口4 161人。耕地面积16 020亩,其中水田8 460亩。

爱民村共管辖8个自然屯,分别为褚家油房屯、二里界屯、贺家油房屯、复兴屯、三尖泡屯、王油坊屯、十五方屯和戚家屯。村委会驻十五方屯。

十五方屯

十五方屯[Shíwǔfānɡtú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东10.9公里处。东为溪浪河,西邻褚家油房屯,南邻三尖泡屯,北邻戚家屯。东经127°08′04″;北纬44°40′07″。现有居民145户,户籍人口612人。耕地面积2 940亩,其中水田1 840亩。

清末年间,王家的王凤山是最早的垦荒占地户,跑马圈地。因圈了十五方地,一方为十晌地,故得屯名。接着孙家从山东省登州府宁海县(现在牟平县)逃荒来到这里,租种王家地,王家仁慈,把地分给村民种。民国时期,一个初秋,一伙大兵从此地经过,屯民四散奔逃,当时大兵抢夺妇女和财物,女人都往脸上抹黑,不敢出屋。

褚家油房屯

褚家油房屯[Chǔjiāyóufɑnɡtú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东2公里处。东邻十五方屯,西邻陈明屯,南邻二里界屯,北面是长山灌区。东经127°07′51″;北纬44°40′44″。现有居民175户,户籍人口824人。耕地面积2 840亩,其中水田1 300亩。

清末,有一褚姓人从山东省逃荒来到此地开垦土地,建房安家落户。随后他在这里开了个油坊,远近闻名,成为长山乡四大油坊之一。其他三家是曹家油房、王家油房、贺家油房。归户时,四处散户并入,逐渐形成今日的屯落,屯名因褚家油房而得名。

二里界屯

二里界屯[èrlǐjiètú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东南3公里处。东邻三尖泡屯,西邻七道岗,南邻贺油房,北邻褚家油房屯。东经127°10′12″;北纬44°40′12″。现有居民155户,户籍人口710人。耕地面积2 670亩,其中水田1 370亩。

清末,一杨姓人为生活所迫从山东省移民到此垦荒种地,建房安家。因此地到南北屯大约二里,距东西屯也大约二里,故得名二里界屯。

贺家油房屯

贺家油房屯[Hèjiāyóufɑnɡtú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东南4公里处。东北邻三尖泡屯,西邻复兴屯,南邻王家街屯,北邻二里界屯。东经127°08′11″;北纬44°39′28″。现有居民105户,户籍人口620人。耕地面积1 500亩,其中水田810亩。

清末年间,山东省贺姓移民加入到闯关东的大潮中,来到东北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其中贺喜福的一支在三尖泡附近垦荒,在这里安家落户,渐成大户。从河北省顺天府玉田县九甲德利庄大张家庄来的张秀匠一家挑行李过来垦荒,先落到双兴黄家岗,清末来到此屯,与贺家一起开油房,此屯称贺家油房屯。张家张五爷张洪财能圆全事,左邻右舍有事就找他,起争执时,宁可自己贴补,也把事平了,时又称张家油房,只是稍晚些。归户后才称贺家油房屯。当初贺家油房小学叫永胜小学,创始人是中师毕业的张锡元,张锡元外号张大姑娘,当时乱世,小孩无人管,大人不识字,张锡元就借张家房子办学堂,第一年几个学生,第二年十几个学生,第三年解放了,政府重新规划,归水泉乡管理,文革后发展到13个班,校长刘长久。

复兴屯

复兴屯[Fùxīnɡtú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东南4.5公里处。东邻贺油房屯,西邻贾贵屯,南靠长寿山,北与二里界屯相接。东经127°07′33″;北纬44°39′17″。现有居民110户,户籍人口410人。耕地面积1 500亩,其中水田340亩。

复兴屯原名为小王家街。清末年间,王姓人家从山东省逃荒来到此地垦荒立街基,由于只有几间房,得名小王家街屯。后来张广德勾结胡子,将房屋全部烧毁,王大先生王福重新立屯取名复兴屯。王福又叫王润波,他是解放前的大学生,那时王家是四哥当家,曾将财宝装罐埋在地下。王福曾带财物去亚布力井场搞开发,结果赔光积蓄。回到家里挖出财宝,到山河建酒厂,买卖不景气,后到五常开办私立中学,就是五常一中的前身。

三尖泡屯

三尖泡屯[Sānjiānpāotú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东南4公里处。东靠溪浪河,西与二里界屯为邻,南邻赵家店,北邻十五方屯。东经127°09′36″;北纬44°40′12″。现有居民65户,户籍人口175人。耕地面积900亩,其中水田850亩。

清末,一付姓人从山东省逃荒来到此地筑房安家,建立屯基。因在屯子南北方向有三个泡子(pāo zǐ)(泡子系东北方言是小湖的意思,一般不会很大,水也不深),呈尖型,故得名三尖泡屯。

王油坊屯

王油坊屯[Wánɡyóufɑnɡtú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东南4.5公里处。东为溪浪河,西邻三尖泡屯,南邻赵家店屯,北邻十五方屯。东经127°09′50″;北纬44°39′56″。现有居民135户,户籍人口540人。耕地面积2 850亩,其中水田1 400亩。

清末,因河北省永平府迁安县大王庄的王全中、王金孝移民至此,开荒占草,合并一处开油坊,名气很大,故屯名为王油坊屯。此屯东约二里有一个渡口,叫陶船口。摆渡的是陶忠江、陶忠河两兄弟,摆船渡人不收钱,秋后挨家收米,1996年和平大桥建成后就停办了。

戚家屯

戚家屯[Qījiātú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东4.5公里处。东为溪浪河,西邻褚家油房屯,南邻十五方屯,北与大孟店屯为邻。东经127°09′09″;北纬44°41′11″。现有居民67户,户籍人口270人。耕地面积820亩,其中水田550亩。

清末,富饶的东北吸引了一代又一代闯关东的老百姓们的热情,山东省戚姓移民便是其中之一。伪满时期,日本人实行归村并户,又从别的屯子并入几户戚姓人家,逐渐形成现在的屯落,以后又并入许多杂姓人家。但依然戚姓居多,屯名为戚家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