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黑龙江 > 哈尔滨市 > 五常市 > 长山乡 > 七星村

黑龙江哈尔滨市五常市长山乡七星村概况

[移动版]

七星村[Qīxīnɡcū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东北10公里处。东邻大树村,西至长兴村,南与农兴村相接,北到兴盛乡七家户村。东经127°07′48″;北纬44°45′36″。现有居民1 098户,户籍人口4 456人,其中朝鲜族104人。耕地面积18 883亩,其中水田6 252亩。

七星村共管辖6个自然屯,分别是后原发斋屯、前原发斋屯、张粉房屯、季大咀子屯、七星泡屯、田先生屯。村委会驻七星泡屯。

七星泡屯

七星泡屯[Qīxīnɡpāotú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东北10公里处。东与大树林子屯为邻,西与田先生屯接壤,南与季大咀屯相接,北与兴盛乡七家户村倒仰商屯为邻。东经127°07′48″;北纬44°45′36″。现有居民466户,户籍人口1 978人,朝鲜族104人。耕地面积7 550亩,其中水田3 099亩。

清朝乾隆年间,于琛澂的先祖从山东登州逃荒来到这里,由于祖辈勤于耕作,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到了他这辈,这个地方的土地都是于琛澂(于大头)的。据说从七星到双城240里地,于大头不用喝别人家的水,都有于家的土地。伪满时期,于家很多人都身居要职,县长级人物四五个,曾居住双城。传说,先有七星泡后有山河屯,修铁路时,于大头怕占用自家土地,将铁路移植现在的山河屯处。于大头来七星是有说头的,于大头闯关东来东北,找南蛮子算卦,指点他说向北走,见到牛上房,扁担开花就是吉祥地。于大头就向北行走,走着走着,来到七星,那时七星这里住的是地窨子,上面披着草,牛走上去吃草,于大头一看正是牛上房,适逢春节将至,有一农人挑着挑子走来,将给小孩买的头花插在扁担的两头,正好印证了南蛮子的两句话,就在此定居。另一种说法是:于大头闯关东,蛮子说:在车上树的地方是风水宝地。于家走到七星这个地方,看到纺车挂在树上,原来是姑娘闹着玩,将纺车倒挂在树上,于大头就在此定居。可是这里前有大咀山,后有二咀山,要吃于(鱼)的,于是于大头就在屯东头建一庙镇住两山,使两山不能合拢。七星村是依山走势西南——东北建房的。后来于大头还在原供销社旧址东南开挖了七个泡子,以养“于”。这七个泡子是大嘴泡、小嘴泡、火烧泡、庙前泡、黑鱼泡、漂伐泡、下甸泡七大泡,屯名也因此得名七星泡屯。现在这七个泡子被夷为平地,种上庄稼。

于琛瀓曾任哈尔滨第四军管区司令,北满讨伐总司令兼北满护路军司令。伪满洲国成立后,他被授予上将军衔,任满洲国治安部大臣。

后原发斋屯

后原发斋屯[Hòuyuánfāzhāitú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北9公里处。东邻中兴小学,西与丁家屯接壤,东南与前原发斋屯相接,北与田先生屯为邻。东经127°07′12″;北纬44°44′24″。现有居民126户,户籍人口806人。耕地面积2 580亩,其中水田705亩。

清末,吉林省榆树市土桥镇西有个叫兴隆的地方,有户杨姓的地主来到此地跑马占荒,开垦了大量的土地,成为这一带既有钱又有势的地主。到了国民党时期杨家出了一位营长叫杨炳凡,还有一位兄弟叫杨炳燥,是当地有名的乐善好施的地主,在当地很有名望,也很得老百姓的心,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财主,屯子取名后杨发斋,意思是升官发财,吃斋念佛的意思。后老百姓叫白了就变成原发斋了。

前原发斋屯

前原发斋屯[Qiányuánfāzhāitú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北7.5公里处。东北方向与张粉房屯为邻,东南与曹油房屯相接,西与丁家屯接壤,南至双井屯,北与后原发斋屯为邻。东经127°06′30″;北纬44°43′50.1″。现有居民142户,户籍人口476人。耕地面积2 227亩,其中水田725亩。

此屯前叫兴隆镇,拆除当地小庙时发现人名杨炳凡。此地是同后原发斋一样来自兴隆镇的杨家垦荒立屯的。因后原发立屯早,此屯也是杨家立屯,故名前原发斋屯。归户时并入肖家、李家、王家、雷家等,形成现在的村落。

这里有个传说,当时南方来了师徒两个南蛮子,走到双井村岔路口,两人分散了,师父走到此屯坐街亭休息。杨氏当家的看见了,上前去问他是做什么的?答:“看阴宅,看风水的”。于是盛情款待,请师父看墓地。选中位置后师父说:“不能埋正穴上,如果埋上自己的眼睛要瞎掉”。杨氏当家的答应要供养他送终,这位南蛮师父就相信了杨家。果然,这个师父的眼睛瞎了,杨家供养着这位师父。过了三年,新当家主事,却慢待了这位师父,之后又将这位师父赶了出去,正好徒弟来寻师父,师父告之缘由,徒弟就施法在坟墓上,坏了其风水,并锯倒杨家坟墓西边的一株柳树。这棵柳树有两个树心,锯掉时流下两滴水,拾起来分别放到师父的眼睛处,师父的眼睛恢复光明。最后杨家衰败,杨家营长成为了光杆营长,并且杨家辈辈出一个盲人。

张粉房屯

张粉房屯[Zhānɡfěnfánɡtú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北11公里处。东邻新陈家屯,西接中兴小学校,南与曹油房屯相接,北与季大咀屯为邻。东经127°07′17″;北纬44°44′04″。现有居民77户,户籍人口342人。耕地面积1 383亩,其中水田621亩。

清朝末期,一家张姓的大家族从山东千里迢迢来到这里,走到现在张粉房所在地,看中了这里的风水,认为“前有岗,后有岭,西面山坡随势走,挡住山风不受累,东川碧浪样样有”。张家就在这里扎根落户,并在这里开起了粉房,依此命名为张粉房屯。归户时散户都归到此地,人多了,张家粉房非常有名,屯名仍为张粉房屯。现在有一小半姓张的后代在这里居住,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季大咀子屯

季大咀子屯[Jìdàzuǐzitú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北11.5公里处。东邻新发屯,西邻后原发斋屯,南与张粉房屯相接,北与七星泡屯为邻。东经127°07′17″;北纬44°44′30″。现有居民132户,户籍人口592人。耕地面积1 696亩,其中水田802亩。

此屯开荒立屯的是冀家,清末从山东省济南府冀家屯,过来此地开荒垦地。此地有座山,人站在山的西边是看不见屯子的,要想进入屯子,必须从两座山的中间一条斜坡路进入,就像个口子,人们便称此山为大咀子山,隔一条沟叫二咀山。当时屯子在现址500米处都是佃户,租七星于大头的地种。于大头忌讳大咀山名,就给这个屯子取名冀大咀子屯。不久有一户人家季姓,从山东省逃荒来此,时冀家已积累田产,季家就租冀家地种。到分田地时,季家人口超过冀家,并且改屯名为季大咀屯。30年代初,日本人扩军来抢马匹,为了生存,屯人决定将马卖掉换牛耕种,于是冀家三人赶六匹马,季家季奎爷俩赶四匹马,到山河屯乘火车去绥化卖马,刚过大河遇见了日本鬼子军车,季家爷俩胆怯就跑,日本鬼子开枪追,在路上打死了季家父子,日本人称二人是红胡子,这是日本人的一笔血债。40年代中期,季家六老爷子曾冒险与俄罗斯人做买卖,成功做了两次,赚回不少钱,后来迫于国民党飞机轰炸就停业了。

田先生屯

田先生屯[Tiánxiānshēnɡtún]位于长山乡政府所在地东北9公里处。东北邻七星泡屯,西邻徐家屯,南邻后原发斋屯,北与曲家屯为邻。东经127°05′40″;北纬44°44′56″。现有居民134户,户籍人口569人。耕地面积1 535亩,其中水田300亩。

清末,田瑞年携家带口从关内迁入此地建立了屯基。因田瑞年长子田裕勋,次子田陆勋都是私塾先生,很受当地老百姓尊敬,故得名田先生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