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黑龙江 > 哈尔滨市 > 五常市 > 拉林满族镇 > 大沟村

黑龙江哈尔滨市五常市拉林满族镇大沟村概况

[移动版]

大沟村[Dàɡōucūn]位于拉林满族镇政府所在地东北约15公里处。南距韩乡村3公里,西距石人村2公里,东北距正黄旗村张家窝棚2公里、距杨树林、黄花甸子各0.5公里。东经126°47′16″;北纬45°20′13″。现有518户,户籍人口1 459人,其中满族人口为670余人。耕地面积9 600亩,全部是旱田。

因该村境内自北向南有一条宽约200米左右,长大约1公里的自然沟渠,但不深,基本不影响种地,故将此村取名为大沟村。在20世纪70至80年代也曾叫过裴家店。全村所辖大沟屯、黄花甸子屯、杨树林屯3个自然屯。

清乾隆九年(1744年),满族人来此跑马占荒,在此建立镶黄屯、正黄屯,占有大面积土地,这也是经皇太极及多尔衮同意才建成的。由于土地过多,只靠八旗子弟是耕种不过来的,同时八旗子弟自恃皇亲国戚,整天游手好闲,锹镐不动,所以只能将土地租给汉人耕种。因此很多汉人成了满族人的佃户,常年租种八旗子弟的土地。同时还有一部分人常年给八旗子弟当长工、打短工。后经满人同意,允许汉人在相应的地里搭窝棚,给旗人看地,时间久了由于汉人的不断繁衍生息,经八旗子弟同意在原有窝棚的地方又建起了房子,就这样经过多年的繁衍才形成了村落,下辖各自然屯基本以当时首建窝棚的姓氏为屯名。

大沟村自建屯起,其他农户一直都是京旗子弟的佃户,种人家的地,交给人家地租。直到1945年土改时期成立了农民会,农民才有了自己的土地。19世纪40年代前归双城县所辖,至1947年成立拉林县后归拉林县第六区(即双桥子区)所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为双桥人民公社大沟生产大队。2001年合乡并镇后,随着双桥乡归拉林镇后,大沟村也划归拉林镇管辖,仍叫大沟村。

大沟屯

大沟屯[Dàɡōutún]是大沟村村委会所在地。东距杨树林屯、黄花甸子屯各0.5公里,南距韩乡村3公里,东北距正黄旗村张家窝棚1公里。东经126°47′46″;北纬45°20′13″。现有302户,户籍人口950人,其中满族人口为280余人。耕地面积6 250亩,全部是旱田。

清乾隆九年(1744年)八月十五日,北京顺天府宛平县草帽胡同辘辘把街移民到拉林南老营后的正黄旗下属的三个屯、镶黄旗下属的三个屯,在该地附近开垦荒地。当时该屯北侧有大水冲开的槽子,取名叫大沟。1747年10月,从河北、河南、山东及北京周边逃荒来的汉族人潘、王、栾、孙、陈、裴六姓人家在此给满人扛活种地,当佃户,在大沟旁搭窝棚建屯,所以当时此屯名叫大沟窝棚屯。其中姓裴的开了个大车店,招待过往的车马住宿,所以人们也曾将此屯称为裴家店屯。后来因何改为大沟屯,据说原因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裴家大车店开了几年就倒闭了,有人说是经营管理不善,回头客少,因此买卖逐渐萧条而倒闭了。也有人说,裴家店这个名字本身就不吉利,因为“裴”与“赔”是同音字,裴家店越叫越“赔”,因此倒闭了;其二。当时屯中间自南向北有一条长约500~600米,宽近100~200米的大水沟子,夏季水深可达1米多深,给过往的车辆和当屯的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人们到此沟前都非常发愁,唉声叹气的称之为大沟,因此外地人及外屯来的车辆都把此屯叫大沟屯,也恰在此时,裴家店也关门倒闭了。因此,大沟屯的名字也就应运而生。此屯名一直沿用到现在。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将此屯与杨树林屯、黄花甸子屯组成一个生产大队,叫双桥子人民公社大沟生产大队。1985年撤社建乡时改为双桥乡大沟村。

该屯的赵胜昌,曾在许世友部下任独立师师长,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

赵 江,历任某部队团长、师长,后任云南省森林武装警察总队政委,东三省商会秘书长。

赵春元,赵江之长子,北京武警消防修配厂厂长。

赵新元,赵江之次子,曾任北京武警部队二纵队政治部主任。

任占元,现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校教授。

徐红艳,曾任北京中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

徐洪生,现在中央军委某部任研究员,正团级。

杨树林屯

杨树林屯[Yánɡshùlíntún]位于大沟村村委会所在地东南0.5公里。东距兴隆乡连二红旗村3公里,南距韩乡村大榆树屯1.5公里,北距黄花甸子屯1公里。东经126°48′47″;北纬45°19′48″。现有75户,户籍人口220人,其中满族人口为190余人。土地面积1 790亩,全部是旱田。

据赵中和与赵忠学两位老人讲,他们的祖先是清?乾隆九年从北京迁来的满族人,来时他们一大家子在兴隆乡的连二红旗落户,朝廷分给他们大面积的土地,但都是未开垦的荒地。他们到此后开荒种地,雇佣从关内逃荒而来的汉人为他们耕种。到了十八世纪晚期,此地人口越来越多,所以树大分枝,将赵中和他们这一支子人分出来。把当时位于西南方向,距连二红旗近3公里处的一块地分给他们耕种,因为这里有一大片杨树林,所以将此屯取名为杨树林屯。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将大沟屯、杨树林屯、黄花甸子三个屯组成一个生产大队,叫大沟生产大队,杨树林屯为四队。

黄花甸子屯

黄花甸子屯[Huánɡhuādiànzitún]位于大沟村村委会所在地东北0.5公里处。东距兴隆乡的连二红旗村2.5公里,西距大沟屯0.5公里,南距杨树林屯1公里,北距正黄旗村张家窝棚1公里。东经126°48′32″;北纬45°20′38″。现有88户,户籍人口250人,其中满族人口190余人。耕地面积1 560亩,全部是旱田。

清乾隆九年(1744年),赵氏家族从京都移民此地后,最初赵氏兄弟先在此地不远处建立了杨树林屯。到了19世纪初期,又从牛家镇的徐家屯搬来一户姓杨的和一户姓商的,两户都是赵家的佃户,租种赵家的土地,这时老赵家的人口已发展到近60人,仅赵中和及赵忠学的爷爷辈就近兄弟十个。也就是这时,赵家人在趟地时,趟出一个上口近1米见方的一个大石匣子,里面装满了元宝、金条等贵重物品。从此老赵家发财了。发财后由于人口太多,所以又分了家,趟出石匣子的哥几个,因为有钱,便将距杨树林屯北近1公里的地方的一大片土地买下,搭窝棚建房,开荒种地,繁衍生息。由于此地有一大片野生黄花,景色宜人,所以起名黄花甸子屯。此屯名一直沿用到现在。到二十世纪初,又从外地搬来了姓吴、邢、宁三家满族人,买赵家的土地耕种或给赵家当长、短工。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将大沟屯、杨树林屯、黄花甸子三个屯组成一个生产大队,叫大沟生产大队,大沟屯为一、二队,杨树林屯为四队,黄花甸子屯为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