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庄村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王凌汉庄园入选第八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单[5]。民国时期(1947年),蟒庄一度成为伊阳县(汝阳)县政府的驻地;蟒庄村位于中原腹地,伏牛山北麓,属于豫西丘陵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面积仅仅五平方公里的蟒庄村在地形地貌上具有平原、丘陵、盆地等几种迥然不同的奇观,堪称中国村庄中的“黄山”。蟒庄村四邻皆为名山大川,中岳嵩山、九皋山、西泰山、万安山分居蟒庄东、南、西、北,村东的青石岭巅为眺望赏景的绝佳之处。国民革命军中将王凌云出身于斯,同为国民党中将的孙殿英受业于此。
蟒庄村距古都洛阳仅30公里;距伊河仅仅7公里,属于伊洛河流域,在蟒庄东部地块出土的陶器证明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蟒庄村地带便是河洛先民的活动中心区域之一。
夏商时期蟒庄村属于豫州,周代属于晋国,战国时期属于韩国,秦属三川郡,汉属河南郡,西晋属司州,隋属河南郡,唐宋时属河南府,汝州,明清属汝州,民国属伊阳县、自由县管辖,现属洛阳市汝阳县管辖.明清时期蟒庄村为汝州到潼关的丝路通道的中枢地带,商业设施鳞次栉比,盛极一时。
蟒庄的村的中间有个天然形成的水井,据说是千年的蟒蛇神的洞穴;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封建社会时代,村民以水为生命线的硬性指标在蟒蛇洞旁得到了满足,所以就在蟒蛇洞的周围渐渐的聚起了村落;因为蟒神的帮助,让这一带的人们有了生命之源——水,人们为了纪念蟒神的功劳,就把村庄的名字取名为蟒庄村。
蟒庄村地方势力王凌汉曾把伊阳县(汝阳)政府迁到蟒庄村一段时间,1947年夏,解放大军南渡黄河,挺进豫西,王集四方地主武装,将蟒庄建为中心寨,妄图长期与解放军顽抗。蟒庄解放前夕,王逃往重庆,继续顽抗,任豫陕边区绥靖第一路第11纵队司令,在四川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缴械。后潜匿武汉,1950年被公安人员捕获。解放后(1949年-1951年)伊阳县划分为五个专区,蟒庄村为伊阳县第五区区部驻扎地,也称蟒庄专区,下辖伊阳山北之蔡店、陶营、内埠等乡镇;蟒庄区区委书记兼区长吴克亮(或范钦周),蟒庄专区民兵大队长韩长合。后蟒庄专区解散,划分为内埠公社和蔡店公社。蟒庄专区改为蟒庄村,改属于蔡店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