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隋唐时代,曾在此置资田郡和盐水县。
明洪武初,镇域东片属安德乡,西片属安宁乡。
其中,明正德年间,不时有邻近土司在长阳境内“买管侵夺”,域内亦曾分属容美田氏、玉江司、麻栗司等土司管辖,至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时止。
嘉庆二十五年(1820),资丘大部属西乡。
桃山以下属前乡。
宣统二年(1910),始置资丘自治区(三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全县分置18个乡时,境内分为资泉乡和天连乡。
土地革命斗争时期,建立苏维埃资丘市政府,驻地资丘镇,下辖桃山、后坪、曲溪、低坪、天河坪、田家坪、黄柏山、花屋场八个乡级政权。
新中国建立以后,改保甲制为区乡制,全县分设7个区时,以序数命名资丘为五区。
1953年土改结束以后,全县公设12区时,资丘为7区。
1956年4月,全县改以地名为区名,七区改为资丘区。
在此期间,尽管区名多次改变,但驻地和辖区一直未变。
1958年8月全县建立12个人民公社时,资丘区撤销,分别建立了西湾、淋湘溪两个公社,同年12月合并为资丘公社,辖区为西湾、璞岭、石城、曲溪、黄柏山、中溪、水连、柿贝、桃园、火烧坪、天堰、资丘12个管理区,75个生产大队。
1961年4月,恢复资丘区,所辖管理区改公社。
1975年11月撤区并社,柿贝、桃园、水连三个公社合并为桃山公社,社址桃山;曲溪、黄柏山、中溪、天堰、资丘镇仍为资丘公社,驻地资丘镇。
1981年元月,资丘与桃山合并为资丘公社,资丘镇迁址桃山重建。
1984年春,恢复资丘区,改所辖公社为乡,辖7乡一镇。
1985年冬,资丘镇升格为县辖镇,辖区不变。
1987年9月撤区建乡,黄柏山、中溪、曲溪三个小乡合并为黄柏山乡,驻地老竹园。
天堰、柿贝、五房岭、纸坊头、资丘仍为资丘镇。
2001年1月全县乡镇区划调整,将黄柏山乡合并到资丘镇至今。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