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土家族的先民容米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后为容美土司领地,田氏土王世袭相承。
自称“自汉历唐,世守容阳”。
有文字记载的土司统治有425年,即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至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
田氏土司对朝廷“纳贡”而不纳租税,受朝廷封赐而不受奉禄。
公元正十年(1350)设立四川容米峒军民总管府,此为容美即今鹤峰境设官之始。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改设容美军民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置容美长官司,明洪武七年(1374年)升容美宣尉司。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因受“洞蛮向天富作乱”而被废宣慰司及四长官司。
明永乐四年(1406)复置宣抚司。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再升宣慰司,下属五峰、石梁、椒山、水浕源四长官司升为宣抚司,石堡、下洞、玛瑙、通塔坪四个副长官司升为长官司。
清沿明制,雍正年间,朝廷对西南诸土司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1733年容美宣慰司使田旻如不满清朝政策,拒不进京,清政府追究,派大兵压境,终以武力迫使容美土司“改土归流”。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容美土司辖地被分设为一州一县,即鹤峰州和长乐县(今五峰县),隶属宜昌府,首任知州毛峻德。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鹤峰县州升直隶厅,隶属湖北布政使司施鹤道。
1912年,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成立,鹤峰废厅设县,称鹤峰县,隶属湖北省,首任知事毕事苑。
1915年属荆南道,1926年改属施鹤道。
1928-1933年为苏维埃政府时期。
1929年1月贺龙率领工农革命军占领鹤峰县城后,于13日建立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内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属湘鄂西苏维埃政府、湘鄂边苏维埃联县政府管辖,直至1933年12月红三军离开鹤峰。
1934年,国民党政府恢复对鹤峰县的统治,属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1936年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改称第七行政督察区,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18日鹤峰解放,1949年11月25日成立鹤峰县人民政府,属湖北省恩施专员公署,赵鹤巣任代理县长。
年底,行政区划依旧,全县有容美、太平、中营、下坪、燕子、五里、白果、成平、南藩、铁炉10个乡,97个保。
1950年1月设燕子、走马2区(又称关内区、关外区);3月,增设城关、白果2区;8月增设下坪区,至此共5区,并改旧制97个保为村。
一区设城关,辖原太平乡、容美乡。
二区设燕子坪、辖原燕子乡、五里乡。
三区设下坪,辖原下坪乡、中营乡。
四区设走马坪,辖原成平乡、南藩乡。
五区设白果坪,辖原白果乡、铁炉乡。
1951年10月增设江口、中营2区。
1953年底,全县划为7个区,119个乡(镇),其中城关、走马、五里、白果为4个乡级镇。
1955年6月撤销白果区,将7区119乡(镇)调整为6区114乡。
一区设城关、二区设燕子坪、三区设下坪、四区设走马坪、五区设江口、六区设中营坪。
1956年,将114乡合并为61乡。
1958年春,再次将乡级政区缩减为54乡,1个乡级镇(城关镇),下辖21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109个生产队。
1958年12月完成人民公社建制,全县划城关、燕子、太平、下坪、邬阳、走马、江口、梅坪、中营9个人民公社,辖149个大队,1160个生产队。
1960年12月,恢复区的建制,设城关、太平、五里、走马、中营、下坪6区,辖50个公社,198个大队,1073个小队。
1965年下半年撤销城关区,设置燕子区和城关镇(区级镇)。
撤销新庄公社,增设新寨公社,恢复高原公社。
全县划为6区1镇50个公社。
1968年9月成立鹤峰县革命委员会。
1975年下半年撤区并社,将原6区1镇50个公社撤并为14个公社、1个社级镇(城关镇),51个管理区,206个大队,1353个小队。
1981年将荞云公社改为清湖公社,麻水公社改为中营公社,大坪公社改为坪溪公社,城关镇改名为容美镇。
1980年4月20日,《国务院关于湖北省设立鹤峰土家族自治县批复》国发〔1980〕89号,撤销鹤峰县,设立鹤峰土家族自治县,属恩施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5月成立鹤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撤销鹤峰县革命委员会。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关于湖北省地市行政体制改革方案的批复》国函字164号,撤销鹤峰土家族自治县,恢复鹤峰县。
1984年3月,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恢复区乡行政区划。
全县设走马、五里、燕子、太平、下坪、中营、城郊7区和容美、走马2个区级镇,辖38乡,10个乡级镇,223个村(居)民委员会,1445个村(居)民小组。
同年6月,增设北佳区,走马镇降为乡级镇。
1989年3月调整部分行政区域,设立铁炉区,将走马区的铁炉镇、马家乡、江口乡划归铁炉区管理;设立邬阳区,将下坪区的邬阳镇、栗子乡、小园乡、高峰乡划归邬阳区管理;撤销堰垭乡、柘坪乡,设立堰垭镇。
全县10区2镇,47个乡(镇),216个村民委员会,1446个村民小组。
1996年11月撤销区公所及区公所所辖乡镇建制,设立容美、走马2镇,铁炉、五里、燕子、下坪、邬阳、中营、北佳、太平8乡,原区公所所辖乡镇成建制设立为管理区。
1999年全县10个乡镇,51个管理区,219个村民委员会,1440个村民小组。
2000年底,容美镇组建白鹤井、杨柳湾、中坝路、车站路4个居民委员会。
2001年3月乡村体制改革,撤销中营乡将原中营乡行政区划并入北佳乡。
撤销走马等47个管理区,保留中营、北佳、堰垭、老村4个管理区。
2001年4月北佳乡更名为中营乡。
2002年11月全县村组撤并,建制村由原来220个撤并为198个,其中中营乡三家台村设立为蒙古族村,村民小组由原来1440个合并1307个。
2003年7月设立容美镇白鹤井、杨柳湾、中坝路、车站路4个社区,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党组织挂牌,同年12月,走马镇走马坪社区设立并挂牌。
2006年3月铁炉乡改建为铁炉白族乡。
2006年8月设立容美镇杨柳坪村、细柳城村、大坪村;设立走马镇官鼎村,燕子乡芹草坪村。
2008年11月设立太平乡沙园村。
2012年7月,设立走马镇曲溪白族村。
2012年8月,设立太平乡贺英路社区。
2013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太平乡,设立太平镇。
2013年2月,设立燕子乡燕子坪社区。
2013年3月,设立中营乡中营坪社区、八字山社区。
2013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燕子乡,设立燕子镇。
2013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中营乡,设立中营镇。
2014年7月,设立下坪乡广富社区、五里乡红苏社区。
2014年10月,设立走马镇白果坪社区。
2015年5月,设立走马镇北镇社区。
2015年8月,设立邬阳乡朝阳社区(暂未组建)。
2015年末辖容美镇、太平镇、燕子镇、中营镇、走马镇、铁炉白族乡、邬阳乡、五里乡、下坪乡9个乡(镇)级政区;辖有1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5个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