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黄冈市 > 红安县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概况

[移动版]

红安,原名黄安,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南临武汉,北接河南,东邻麻城,西接黄陂、大悟,县城距省会武汉80公里,车程1小时左右。全县版土总面积1796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场,396个行政村,2014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64.72万人。截止到2014年底273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11.29万人。全县耕地总面积50.05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也是新一轮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老区建设示范试点县。红安境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曾养育了理学奠基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程颢、程颐,明代思想家李贽,现代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叶君健,历史学家冯天瑜,经济学家张培刚等一大批名臣学士。大革命时期,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红安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牺牲之重、贡献之大,全国罕见。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等223位将军,红安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历史沿革:1563年,朝廷正式批准建县。割麻城的太平、仙居两乡20里甲(110户为里,里分10甲),黄陂的滠源乡8里甲,黄冈的上中和乡12里甲为新建县所属,定名新安县,不久改为黄安县。1952年9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改黄安为红安。隶属:明、清、属黄州府。1914年(民国三年),属江汉道。1927年废道,直属湖北省政府。1932年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36年,第三、四行政督察区合并为第二行政督察区,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0年1月,第二行政督察区改为湖北省鄂东行署,又属鄂东行署。1945年11月,鄂东行署复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仍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属鄂豫边区第三行政区,5月属孝感专区。1952年6月改属黄冈专区,1996年黄冈地区改为黄冈市,红安属黄冈市。

行政区划:红安辖13个乡镇(场),分别为城关镇(面积117.94平方公里)(面积为平方公里,下同),杏花乡(面积166.41)、七里坪镇(面积351.33),华家河镇(面积167.25)、二程镇(面积129.25)、上新集镇(面积85.7)、高桥镇(面积150.06)、觅儿寺镇(面积89.64)、八里湾镇(面积100.6)、太平桥镇(面积75.15)、永佳河镇(面积225.81)、火连畈茶场(面积13.79)、天台山风景区管理处。村委会396个,村民小组3814个。

2004年8月,省委决定将红安建设成为全省最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来红安接受传统教育的人达50万人次。红安县还是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体育先进县、省级卫生县城、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红安新型产业园:2010年12月16日,红安新型产业园建设在红安县觅儿寺镇拉开序幕。近年来,红安以“强工兴城、强农兴文”为发展重点,以“产城融合、园城同建”为发展理念,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规划控制面积从起步区3平方公里拓展到126平方公里(其中,保留的自然山体、水面占32%),园区建设融商贸、居住、办公、生产于一体。四年间,政府性投入资金累计43.8亿元,形成“6纵11横”路网,园区30平方公里的水、电、路、通信全线畅通,配套设施同步跟进,企业服务中心、学校、医院、银行、变电站、自来水厂等17个社会配套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职业技术学院、3家四星级酒店等正在加快建设。

自然地理:位置:红安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地跨东经114°23′—114°49′,北纬30°56′—31°35′之间。东邻麻城,西接黄陂、大悟,南连新洲,北靠河南省新县。县城距湖北省会武汉100公里。地形地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高度一般为200米。东北部为山区,坡度15°—40°,最高点为县北的老君山,海拔840.5米。最低处是南部的太平桥镇与新洲县交界的倒水河畔杜家湾,海拔仅30米。南部多丘陵,坡度5°—20°。河谷平原少,为半山半丘陵地区。山脉:均属大别山支脉,走向自北而南,分布在东、西、北三面。老君山最高,其次为天台山,海拔81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