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古为廪君国地。
周属巴国地。
秦属黔中郡。
汉属南郡朐忍县地。
三国初属荆州建平郡。
蜀汉建兴八年(230)置南浦县,属巴东郡。
晋、宋、齐、梁因之。
北朝北周置盐水县,为亭州资田郡附郭县。
隋开皇初,废郡存州、县。
隋大业初改亭州为庸州,置清江郡,盐水为庸州清江郡附郭县。
唐改庸州为施州,改清江郡为清化郡,省盐水县为清江县。
五代仍唐之旧。
宋,复改清化郡为清江郡,隶夔州路,清江县下置都亭乡,为今利川县地。
南宋,县南属龙渠县地。
元,废郡,以施州隶夔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二年(1285),并清江县入施州,二十五年复置清江县,以附都亭乡蛮洞置施南宣抚司、忠孝安抚司。
明玉珍据蜀,置忠路宣抚司。
明立施州卫领所及诸土司,境内为都亭里及施南宣抚司、忠路安抚司、忠孝安抚司、剑南长官司。
另黄中私立支罗峒抗明,于嘉靖四十四年平,改置上、下支罗二百户所;天启中置沙溪宣慰司。
清,废指挥、千百户,设流卫。
康熙四年(1665),改沙溪宣慰司为宣抚司,改剑南长官司为建南长官司,余都亭里及施南、忠孝、忠路诸司如故。
雍正六年(1728)裁施州卫,领于巡荆道归州。
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以施南、忠孝、忠路、建南、沙溪5土司、上下支罗百户所及都亭里地为利川县,隶巡荆道施南府。
民国初,利川属湖北省荆南道,后改施鹤道,废道后直属省。
1928年属鄂西行政委员会。
1932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1936年属于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1月14日利川解放,隶于湖北省恩施专区,利川县人民政府建立。
相继建立城关、团堡、汪营、忠路四个区。
1950年为7个区,194个村。
1952年从城关区划出关东、教场村,建立城关镇。
1953年为14区1镇,252个乡。
1956为10区1镇,辖113个乡。
1958年为11个化社,124个管理区。
1960年复区,为10区1镇,辖113个公社。
1961年辖127个公社。
1962年辖126个公社。
1964年辖128个公社。
1970年属恩施地区。
1975年撤区并社,辖26个公社、1个镇。
1983年12月撤销恩施地区,建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县隶于恩施州。
1986年9月国务院批准,撤利川县设利川市,仍隶于恩施州,1986年底,全市辖凉雾、元堡、毛坝、柏杨坝、团堡、汪营、建南、谋道、忠路、文斗、沙溪11个区;都亭、东城、西城、城南4个办事处和1个区级镇石坝镇。
下辖109个乡、11个乡级镇。
1988年9月,撤销建南区庙梁乡、更新乡,在庙梁乡、更新乡辖区设立柏杨坝渡乡,乡政府驻地柏杨坝渡,撤销建南区枫化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建南镇。
1989年3月,撤销凉雾区钟灵、继昌两乡,分别划归官屋基乡、马前镇。
1990年1月,撤销城南办事处,其行政区域并入东城办事处;设立南坪区,将汪营区长乐乡、野茶乡、营上乡、南坪镇和柏杨坝区马坪乡、划归南坪区管辖,区公所驻南坪镇;5月,撤销团堡区土桥乡,辖区并入东城办事处,将建南区昌金乡划归汪营区管辖。
1992年3月,撤销谋道区齐跃乡,成立齐岳山牧业经济开发区,将下磁乡部分村划归牧区管辖;9月,成立腾龙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都亭和东城的部分村。
1996年12月,撤区建乡,建南、汪营、柏杨坝、忠路4个区改为镇,团堡、元堡、毛坝、沙溪、文斗、南坪、谋道、凉雾8个区改为乡,设立长顺乡,乡政府驻地长顺坝,撤销103个乡人民政府和11个乡级镇人民政府。
1999年7月成立长顺乡;9月,撤销团堡乡,设立团堡镇,撤销谋道乡,设立谋道镇。
同年,全市辖3个街道7镇、7乡、2个经济开发区。
2001年3月,撤销长顺乡,划归文斗乡管辖;撤销石坝镇,划归汪营镇管辖,撤销西城街道,划归都亭街道管辖。
2002年8月,腾龙洞经济开发区与东城街道合并,齐岳山经济开发区与谋道镇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2013年1月撤毛坝乡设毛坝镇,同年全市辖2街道办事处、7镇、5乡至今无辖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