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宜昌市 > 五峰县 > 五峰镇

五峰县五峰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五峰百溪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五峰百溪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境内,属武陵山区腹地,是连接湖北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与湖南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之间的峡谷溪滩湿地,参照联合国《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中的湿地分类系统,将湖北五峰百溪河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列为天然永久性河流湿地。百溪河发源于后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天生桥,流入湖南澧水河汇入洞庭湖,在五峰境内河道长30多公里,流域面积160多平方公里,百溪河水质优良,水体环境质量达国家I类水体标准。百溪河国家湿地公园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1765mm。最高海拔2320.3米,最低海拔393.3米,灌木林和乔木林相间其间,呈山地立体气候特征,高山寒冷,河谷

五峰革命烈士纪念碑

五峰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东门坡,纪念碑为石材砌筑,高10米,占地面积240平方米,1987年建成,2021年11月进行修缮,由县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管理。1987年,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为纪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清匪反霸时期,在五峰境内浴血奋战、献身革命的烈士,在五峰镇东门坡修建“五峰革命烈士纪念碑”。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题写碑名,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肖克题写碑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五峰各个革命时期,全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觉走上为民族独立、自身解放的奋斗征程,历经千辛万苦,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数以千计的党员干部

五峰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

五峰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位于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正街 39 号。旧址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内设天井、回廊连通,为悬山顶穿斗结构木质板装瓦房。占地面积 150.27 平方米,建筑面积171.72 平方米。为了扩大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红六军决定收复渔洋关、资丘以及长阳县城。2 月 10 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部与红六军主力从湾谭进驻五峰县城。军团总指挥部和军团政治部设在五峰镇街杜笑-,贺龙、柳克明随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部同住,汤慕禹和红六军军部住对面汤家面馆。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是见证我军历史重要的实体记录载体,保护好该旧址对于研究我党党史、军史、组织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长乐城墙

长乐城墙位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香东村,清代城墙。长乐城址坐东南朝西北,面积10万平方米。据《长乐县志》载:“长乐自雍正十三年改土后,乾隆元年设县,二年始凭山涧相势与筑期竣工。周围六百一十二丈,设三里四分,高一丈五尺八寸。平地二百八丈,山上四百四丈,高九尺八寸。城门有四。东曰曦和,南曰薰风,西曰昭化,北曰镇安。”城墙及城门均用-青砖和打制青石条砌筑而成。现存西北山岭城墙和曦和门城台。城墙残长200余米,残高0.5米至2米,宽1.2米至1.5米。羲和门城台高5米,拱跨3.25米,宽5.64米,内高3.5米。该城墙对研究鄂西地区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民族融合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

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2018年入选宜昌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老衙门墓群

老衙门墓群位于五峰县五峰镇水浕司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墓葬。为第二批宜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土司城垣遗址

土司城垣遗址位于五峰县五峰镇水浕司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遗址。为第二批宜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化桥

安化桥位于五峰镇天池河上,建成一百九十八年之时,于1981年11月修缮完工,费时10个月。11月15日,因原桥名系“改土归流”后取其“安顺王道,归化土民”之意,带有歧视土家族人民含义,故以天池河县城河段而名为“城河桥”。此后,县委、县政府根据群众建议,将桥名再改为“宗禹桥”,以此纪念1927年进五峰传播马列主义,建立我县第一个党组织的中共党员——在桥头英勇就义的革命英烈邓宗禹。但人们习惯上仍将这座桥称为城河桥。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一日,宜昌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田海寿墓

田海寿墓位于五峰五峰镇水尽司村十七组,2011年入选宜昌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石良司(五峰)茶叶机械厂

石良司(五峰)茶叶机械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石良司村。2018年入选宜昌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