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隶属鄂城县马迹乡马三里。
民国时期,大垄等22个村庄隶属鄂城县毛家区双垄乡(小乡,驻双垄口)。
1950年5月,大垄等22个村庄隶属鄂城县高桥区(驻刘桢清溪饶)双垄乡。
同年7月,大垄等22个村庄所在的双垄乡隶属鄂城县十三区(驻刘桢清溪饶)。
1951年5月,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
1952年8月,大垄等22个村庄随鄂城县十三区一起划入咸宁县,隶属咸宁县八区双垅乡。
1954年,大垄、山下徐2个村庄组成徐家初级社,马家垄1个村庄成立马家垄初级社,山下塘、帅家垄2个村庄组成帅垅初级社,徐家崽、庄屋罗2个村庄组成庄屋罗初级社,庙边、邱家2个村庄组成庙边初级社,嘴庄1个村庄成立嘴庄初级社,山里头1个村庄成立山里头初级社,铁铺、双垄口、老屋庄3个村庄组成双垅初级社,李家铺、罗家湾、大塘坳3个村庄组成罗家湾初级社,邹家山1个村庄成立邹家山初级社,邹谷阳、桥头2个村庄组成桥头初级社,陈友甫1个村庄成立陈友甫初级社。
12个初级社隶属咸宁县八区改称的七区(驻刘桢清溪饶)双垅乡。
1956年1月,徐家初级社升格为徐家高级社,马家垄、帅垄、徐家、庄屋罗4个初级社合并为帅垅高级社,庙边、嘴庄、山里头3个初级社合并为庙边高级社,双垅、罗家湾2个初级社合并为双垅高级社,邹家山、桥头、陈友甫3个初级社合并为桥头高级社。
5个高级社隶属咸宁县石桥乡(大乡,由石桥、双垅、学堂3个小乡合并而成,先驻石桥公屋,后驻张家崽)。
同年6月,徐家、帅垅、庙边、双垅、桥头5个高级社隶属高桥农村生产指导小组石桥管理区。
1957年9月,徐家、帅垅、庙边、双垅、桥头5个高级社隶属五区(驻黄阙铺黄家祠堂)石桥乡。
1958年9月,徐家、帅垅2个高级社分别改称徐家大队、帅垅大队,庙边高级社改称庙边大队,双垅、桥头2个高级社合并改称双垅大队。
3个大队隶属红旗公社(驻中间屋)石桥管理区。
同年10月,徐家、帅垅、庙边、双垅4个大队隶属红旗公社更名为高桥公社(驻大幕常收金家)石桥管理区。
1961年4月,徐家、帅垅、庙边、双垅3个大队隶属高桥区(驻常收涂氏公祠)石桥公社。
1965年,徐家、帅垅2个大队合并为红山大队。
1966年3月,红山大队庄屋罗1个村庄划入庙边大队。
1970年,部分大队更名。
庙边改称红旗,双垅改称红卫。
1975年3月,红山、红旗、红卫3个大队隶属于撤区并社后的石桥公社。
1981年5月,部分大队更名,红旗改称庙边,红卫改称双垅。
1984年1月,红山、庙边、双垅3个大队隶属高桥区石桥乡。
1985年9月,红山大队改称红山村,庙边大队改称庙边村,双垅大队改称双垅村。
1987年9月,红山、庙边、双垅3个村隶属撤销区乡建制的石桥乡。
2001年3月,红山、庙边、双垅3个村隶属石桥乡与大幕乡合并后的大幕乡。
2005年3月,红山、庙边、双垅3个村合并为双垅村,驻邹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