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襄阳市 > 襄城区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历史沿革

[移动版]

襄城区辖境原本尽属襄阳县(2001年12月名襄阳区,2010年12月名襄州区)其历史沿革与襄阳县密不可分。

春秋战国时期,先为楚下邑;秦时(前221-前207),属南郡。

西汉初年,设襄阳县;西汉武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襄阳县;西汉王莽“新”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相阳县;东汉光武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襄阳县;东汉建安十三(208),属荆州刺史部襄阳郡襄阳县。

三国时,属魏荆州襄阳郡襄阳县。

西晋时(265-316),属荆州襄阳郡襄阳县;东晋时(317-420),归属不变,太元十四年(389),以襄阳郡为中心,始侨置雍州。

南北朝时,南朝元嘉二十六年(449),属实置雍州;南朝萧齐时(479-502),归属不变;北朝西魏恭帝元年(554)冬,属襄州总管府襄阳郡襄阳县;北朝北周时,归属不变。

隋开皇三年(583),属襄州襄阳县;大业三年(607),属襄阳郡襄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属襄州行台襄阳县;武德七年(624),属襄州都督府襄阳县;贞观初年,属山南道襄州襄阳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属山南东道襄州襄阳县;天宝时,属山南东道襄郡襄阳县;乾元时,属山南东道襄州襄阳县。

五代时,属山南道(实即原山南东道)襄州襄阳县。

北宋至道三年(997),属京西路襄州襄阳县;政和元年(1111),属京西南路襄州襄阳县;宣和元年(1119),属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县;南宋绍兴四年(1134),属襄阳府路襄阳府襄阳县;绍兴六年(1136),属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县(系“省邓城,入襄阳”所设)。

元至元十七年(1280),属湖广行省襄阳府襄阳县;至元二十八年(1291),属河南江北行省襄阳府襄阳县;至元二十九年(1292),属河南江北行省襄阳路襄阳县;至正二十(1364),属湖广行省襄阳府襄阳县。

明洪武初年,属湖广行中省襄阳府襄阳县;洪武九年(1376),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襄阳县;洪武二十四(1391)六月,属河南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襄阳县,未几,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襄阳县。

清顺治初年,沿用明制,归属不变;康熙三年(1664),属湖广左布政使司襄阳府襄阳县;康熙六年(1667),属湖北布政使司(始称“湖北省”)襄阳府襄阳县。

1912年1月,废襄阳府,属湖北省安襄郧荆道襄阳县;1913年8月,属湖北省鄂北道襄阳县;1914年6月,属湖北省襄阳道襄阳县;1927年,废道直属于省,属湖北省襄阳县;1928年,属湖北省鄂北行政公署襄阳县。

1932年3月,改设行政督察区,属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襄阳县;1936年,属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襄阳县;1941年,属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襄阳县;1948年7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发动襄樊战役,随即攻克襄阳城。

1949年1月,襄阳县全境解放,中共桐柏区党委决定成立襄樊市爱国民主政府,领辖襄、樊二镇,划襄阳城为襄樊市襄城区,并建立襄樊市襄城爱国民主政府。

境内泥咀、尹集、欧庙、李刘集设4个区(以后并为泥嘴、欧庙两个区),隶属桐柏公署襄西办事处。

5月,襄樊市政府、襄西办事处撤销,并入襄阳县爱国民主区政府,遂改称襄阳县襄城爱国民主区政府,辖境还属襄阳县。

1949年10月,改为襄阳县襄城区人民政府,辖襄阳城和城郊的庞公、观音、檀溪、刘河、杨河、中心6乡。

1950年5月,襄阳县襄城区、樊城区整体划出,恢复襄樊市,其中襄城区改称为襄樊市襄阳办事处。

同年9月改称襄樊市襄城办事处;1954年6月改成为襄樊市第一办事处;1956年8月,改称为襄樊市襄城街道办事处;1960年6月,改建为襄樊市襄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8年9月,改建为襄樊市襄城公社革命委员会;1979年6月,县级襄樊市升格为省直辖市;1980年7月撤销公社革命委员会改建为襄樊市襄城街道办事处;1981年3月,正式更名为襄樊市襄阳城街道办事处;1983年12月省直辖襄樊市与襄阳地区合并,组建地级市襄樊市并设立襄城、樊东、樊西、郊区四个县级建制区;1984年1月襄阳城街道办事处撤销,组建襄樊市襄城区;1995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复撤销襄樊市原襄城区、樊东区、樊西区、郊区,成立襄樊市襄城区、樊城区。

市辖区划进行调整,襄城区在原来基础上新划入汉水流域以南的原郊区的檀溪、尹集、庞公3个乡,襄城区辖王府、庞公、昭明、余家湖、隆中、檀溪6个街道办事处和尹集乡;2001年8月襄阳县欧庙、泥嘴两镇整体划入襄城区;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襄城区隶属于襄阳市管辖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