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街居民保存族谱、房契和房屋墙砖上的文字记载,康熙戍戊年<<1718>>在老街始建房。
清光绪年间,老街因一场大火全部烧毁。
后老街进行一次扩建改造,均为土木古老建筑,上盖青瓦,街道铺青石板。
因老街全为商铺,且大部分生意人来自湖南双峰、邵东、湘乡,被当地人称为湘帮佬。
老街生意红火鼎盛,成为湘中、湘西南地区有名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聚散地,称兴隆街。
民国十五年,为防止匪患兵乱,在四条街巷口入门外设有木板铁条闸子门。
将兴隆街划分四街二巷,四街为;时兴街、坳底下、杓把街、街响。
二条巷即三升砌、王爷庙。
解放后成立人民公社,称为兴隆街,辖4条街2条巷。
1961年将四条老街化为镇大队,并根据街道布局向方位分别将四条街更名为南正街、北正街、向东街、西和街。
1987年建镇将三条主街改为三个社区(居委会),2015年三个社区四条街启动棚户区改造,均为砖混仿古建筑,铺炒沙路。
2017年荷香桥镇一、二、三社区合并为城中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