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吴江区 > 汾湖高新区(黎里镇)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文化旅游景点

[移动版]

黎里古镇

黎里古镇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东南30公里,地处江浙沪交界处,与同里、织里、古里共称江南“四里”。镇内有国家级保护单位柳亚子纪念馆。黎里历史可追溯2500年前。春秋时期,黎里在长水(即今浙江嘉兴)境内。吴越檇李之战(公元前496年)后,黎里御儿荡为吴越分界之一。镇之罗汉讲寺,建于晋永熙元年(290年),距今亦1700余年。后梁开平三年(909年)黎里始属吴江县。宋、元时为村落,由汾湖巡检司管辖,直至清代。明成弘年问(1465--1506年)已成大镇,居民千百家。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黎里镇自西至东长三里半,人口稠密,瓦屋鳞次栉比,市场繁荣,舟楫塞港,街道行人接踵摩肩。辛亥革命后,黎里为吴江县6市之一。古镇丁字形市河全长200

黎里施家洋房

施家洋房位于老街西侧的北栅西岸路32号,其样式完全是对传统民居革命性的颠覆。施家花园建于1929年。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共三进。沿街大门前一对四方细磨石子门柱,铸铁大门已失。第一进二层,清水红砖水泥嵌缝墙体,西洋式水泥细磨石子门楼,上标“1929”,房内铺西洋花卉地砖。后天井有石门楼一座。第二进二层楼房,主体阔14.5米,进深6.6米,由天井南北厢楼与第一进连通,构成走马堂楼。第三进平屋,上部水泥天桥与第二进连通。民国初,下丝村有青年施永生,本来学得一手好厨艺,夫妻两开有小饭馆,后遭各方排挤,只能歇业。于是,托人介绍,到浙江南浔庞家帮佣。庞家本是南浔四象之一。后两人随主人庞元济(1864-1949)到上海,施永生烧得一手好菜,主人称

退一步处

退一步处,是清末爱国将领张曜的故居。为什么会起这么独特的名字呢?迷途知返的“阿牛”,寓居黎里张曜,乳名阿牛。少时的他,常常与伙伴们扳跟头,不喜读书。父母便将他送到了文化名镇黎里,让姑父蒯贺荪--。后来,幡然悔悟、发奋进取的张曜来到了河南固始县,在蒯贺荪的帮助下,投身团练,脱颖而出,青云直上。蒯贺荪十分欣赏张曜的军事才能,便将女儿凤仙许配给张曜。二人在黎里完婚。在凤仙夫人的教导下,张曜逐渐文理斐然,成为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黎里续志》记载:“(张)曜工诗、善画、兼通六法,……著有《河声岳色楼集》。”同治五年,张曜在黎里镇新蒯家弄底建造了一座船厅,自书一匾额“退一步处”,有归乡退隐之意。每天与众亲友喝酒吟诗,儒雅倜傥,与离开黎里时的阿牛

黎里禊湖道院(城隍庙)

黎里镇西北有一个著名的禊湖,形状好似一面巨大的青铜镜,因此又名金镜湖,湖中央漂浮着一丛绿洲,那就是明清两代黎里人的好去处禊湖道院。自明代以来,黎里民众总爱把禊湖道院叫作城隍庙,其实道院的神与城隍神是有区别的,但在黎里人的心目中,二者却是合而为一的。就是嘉庆乙丑的《黎里志》,也将禊湖道院与城隍庙混为一体记载,说禊湖道院,本名昭灵侯庙,祀奉的是唐太宗李世民14子李明,擅长书法,曾任苏州刺史,惠及黎民,死后有旨立祠。唐末淮兵围苏,吴越王钱氏入庙求祷,祈求保佑,事后,下旨敕封李明为昭灵侯并建庙。宋元间,俗传昭灵侯为城隍神,始称城隍庙。元大德三年,一度改名衍庆昭灵观。明朝洪武年间,正式定封昭灵侯为城隍庙。禊湖道院历朝历代不断翻修、重建和扩建。

徐达源故居

黎里镇西的西徐家弄与西蔡家弄(老医院弄)之间有一幢八进深的大宅,此宅即是徐达源故居。徐达源故居的第三进名为写韵楼,即是当年吴琼仙的书斋,现从西蔡家弄(老医院弄)出进。该楼为一楼厅,面积108平方米,高爽明亮,厅前为一庭院,院中原有砖雕门楼、花台等,现存有半残的漏窗一个,其两边云彩、上下四只蝙蝠尚在。望着楼前褐黑色的长窗和楼侧青灰色的高墙,望着院中那一盆盆花草,眼前依稀浮现出当年“写韵帘垂碧柳阴”的情景。就是在这座写韵楼里,吴琼仙写下了许多诗篇。“湖光十里碧粼粼,画出江南二月春。逢着桃花侬要问,此中可有避秦人”、“近水人家先得月,垂杨时节未闻莺。徐忱旧馆分明是,何处东风第一人”等佳句脍炙人口,流传颇广。吴琼仙逝世后,《写韵楼诗集》予以

柳亚子故居

柳亚子纪念馆坐落在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汾湖镇黎里古镇上,东邻上海,北接苏州,南连浙江,太浦河穿过古镇,东西两头连接着巨浸分湖与京杭大运河,“318”国道及“苏同黎”公路纵横交错,“苏嘉杭”、“-沪”高速在黎里均设有出入口,交通非常便利。柳亚子纪念馆,是一座清代乾隆年间的优秀建筑,又是一处近现代的重要史迹,原为清乾隆直隶总督、工部尚书周元理私邸,落成于1780年之前,宅名“赐福堂”,前后六进,备弄深达92.9米,占地面积2603平方米,建筑面积2862平方米,101个自然间。现存的三座砖刻门楼,高大气派、栩栩如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1922年,著名爱国诗人柳亚子向周氏后裔典租了这座深宅大院,这里就成了一代诗人会见四方爱国人士

黎里青龙桥

旧名际恩桥,俗名相家桥,位于吴江市黎里镇市河东段,跨平楼街和九南街。明成化十八年(1482)游方僧始建。清乾隆十八年(1753)里人陈姓重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里人公捐重建。2005年1月,与黎里市河驳岸及其他古桥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全长13.1米,中宽2.6米,堍宽3.1米,矢高3.8米,跨径5.45米。北堍14级石阶,南堍16级石阶。桥两侧各有龙头两个、桥耳朵(即系石)两只。拱券、桥匾、龙头、桥耳朵均为武康石;桥身大部分是青石;朝东有一块花岗石桥栏,其余均为青石桥栏。桥匾上镌刻“青龙桥”三字,青石望柱上雕刻着覆莲,桥身两侧各有一副楹联桥联。东侧楹联:“长虹高挂千门月,巨锁遥连万顷云。”西侧楹联:

亭子桥

亭子桥又名望恩桥,位于吴江市黎里镇北栅,跨南北向市河北段的梨花街和西新街。明嘉靖五年(1526年),道士王光曙始建,旧时桥上有两亭,故名亭子桥。明隆庆五年(1571年),里人周善、同邑吴邦相等修缮。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里人陈世华重修。清咸丰二年(1852年),里人公捐重建。1983年,黎里镇人民政府维修。2005年1月,与黎里市河驳岸及其他古桥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单孔石拱桥,东西走向。全长22米,中宽2.55米,东堍宽2.7米,西堍宽2.85米,矢高4.1米,跨径7.4米。东堍23级石阶,西堍21级石阶。桥身正中有佛教“轮回”图案。桥主要构件有武康石、青石、花岗石。桥西立有“重建万善桥记”石碑一块,碑高1.70米,宽0

秋禊桥

俗称叽咯桥,在吴江市黎里镇北栅、禊湖道院西,跨南北向市河北栅出口。清初里人始建。清雍正十三年(1735),道士卜斗文募缘用石重建。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1998年,整修禊湖道院时一起重修。花岗石梁式三孔桥,东西走向。全长17.4米,宽2.1米,中孔高1.75米,跨径17.4米。桥身正中有一轮回图案。两边是条石,中间搁25块长方形石板,不知桥工有意还是无意,桥面每块铺得都不平,人走桥上发出“叽咯”声响,当地人称为“勿歇不停‘叽咯’桥”,俗称叽咯桥。禊湖秋月,明清时期是黎里百姓赏月游览之处,为黎川八景之一。

闻诗堂

闻诗堂,位于镇西北岸,建于清道光年间,三开间厅堂,殷寿彭、殷寿臻兄弟居住。殷寿彭,道光22年(1842年)二甲一名进士,传为同治帝师。殷寿臻,道光24年进士,授编修之职。黎里的殷家因为兄弟二人苦读诗书,终得进士,将厅堂取名“闻诗堂”以铭记苦读发迹之史。闻诗堂建筑本体四至范围:南立面与北墙均宽10.4米,东西墙均长10.3米,保护面积107平方米;闻诗堂弄总体保护面积824.28平方米。

周宫傅祠

周宫傅祠在南新街庙桥弄内,是清乾隆六十年(1795)为祭祀工部尚书周元理而建的专祠。周元理一生为国家鞠躬尽瘁,廉洁奉公。在其病逝后,乾隆皇帝非常痛心,亲自为其写“谕祭文”。周宫傅祠坐南朝北的大殿规整宏大,斗拱、枋条、柱头、悬花篮都有木雕,而且雕工精细。粗大的木柱下有覆莲式青石础,十分古朴。其正门前,有一棵古雅的罗汉松,230多岁了,依然树形婆娑,枝叶纷披,被认为是祥瑞之兆,里人争相传为奇谈。周宫傅祠前后共六进。前三进是祭祀周元理的专祠;第四进是周家祭祀列祖列宗的场所;五六两进在晚清及民国年间,是民众祭孔仪式的地方。周宫傅祠作为三祭合一的空间,这在江南比较罕见。参观周宫傅祠,可以看到大殿的面貌依然,整个大殿建筑放有回避、肃静等行牌。大

张应春烈士墓

张应春烈士墓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北库乡。张应春,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1月11日生于吴江县黎里葫芦兜村(今黎里镇北厍社区黎星村)。这一天,是农历十月初一,农谚中有云“十月芙蓉应小春”,故取名为蓉城,字应春,号秋石。张应春从小就读于本村私塾和国民初级小学,后随父进入黎里女子高级小学学习,由于勤奋刻苦,各门功课都颇为出众。民国八年(1919),她考入上海两江女子体育师范专门学校,很快地接受了“五四”以来的新思潮。民国十一年(1922),她毕业后至福建厦门集美女子师范学校任教。翌年秋天,张应春经柳亚子介绍至松江景贤女子中学任教。在那里,她先后结识了共产党员侯绍裘和国民党左派朱季恂,如饥似渴地阅读了《新青年》、《前锋》、《向导周报

南社通讯处旧址

寿恩堂在黎里镇浒泾南路28号,为清直隶总督周元理宅。民国年间,成为柳亚子组织的南社通讯处旧址。周元理(1705-1782),字秉中。原籍浙江仁和,7岁父亲弃世,随母回归黎里娘家。清乾隆三年(1738),中举。清乾隆十一年(1746),出任直隶蠡县知县,后调任清苑县、易州、宣化知府、按察使,再迁布政使。乾隆三十六年(1771),周元理随尚书裘曰修、总督杨廷璋治理河患,因功授山东巡抚,后提升直隶总督。乾隆四十五年(1780),调任兵部左侍郎,再擢升工部尚书,掌管直隶境内并河南、山东的军民政务。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春,告老回乡。当年冬,病逝。乾隆帝闻讯令江苏布政使致祭,葬于黑龙甸。周宅坐北朝南,共六进,依次为门厅、轿厅、寿恩堂、永春

鸿寿堂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浒泾街鸿寿弄3号,为明代建筑,原为清乾隆年间工部尚书周元理之从弟周王图(字文河,为贡生,工诗文,著有《写心集》、《涤砚斋诗草》)的旧宅,共有7进,现存5进。鸿寿堂在第三进,为一平厅,三开间,建筑面积171平方米。据镇志记载,鸿寿堂的其他几进,都是周氏新建或翻建的,而第三进鸿寿堂没有明确是否翻建过。1981年黎里镇进行文物普查,特邀南京博物院古建筑专家前来进行鉴定。专家们从屋檐、梁架以及“加官翅”和云状堆砌之雕花等等饰物,综合考察后认定鸿寿堂属于明代中期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