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泽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西南部,为江南五大桑镇之一。镇内慈云塔高耸,遗“三国孙吴流风;禹迹桥拱伏,传上古圣贤伟业;小巷悠长,古韵犹存;师检堂、思范桥,诉说百年沉浮。天文学家王锡阐博览群书,学究天人,兼通中西之学,其所著的《晓庵新法》三百年来称颂学界。在继中国亚麻绢纺名镇、中国麻纺集群产业基地等称号后,吴江震泽又添新的国字号桂冠。震泽被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授予“中国蚕丝被之乡”。震泽镇是苏州市吴江区西南部的一个重要集镇,是江苏省的重点中心镇和历史文化名镇。震泽历史悠久,早在5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震泽已有原始人群聚居,从事农业、渔猎,在此生息繁衍。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设镇,因濒临太湖而得名于太湖别称“震泽”。清雍正四年
致德堂坐落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塘中市,梅场街34号,与江南名宅——师俭堂隔荻塘斜相对望。兴筑于清宣统二年(1910),落成于民国元年(1912)。堂主徐簾青为震泽富商,开设米行、丝经行、竹行、寿器店等。清末,他积聚颇丰,为方便经营、生活起见,将米行、丝经行与住宅建于一处。民国年间,徐簾青年事已高,将家业传于其子徐子为。徐子为(1906—1958),青少年时随金松岑、章太炎研习古文,又就读于上海文学院,擅长诗文,喜以诗文传信,曾得鲁迅致信约见,并与柳亚子诗文为友,加入了南社(湘集)。成年后,他热心于地方上的教育、卫生、交通、金融等事业。上世纪30年代,他联络浙江湖州、南浔士绅创办苏(州)嘉(兴)湖(州)长途汽车公司,修筑平(望)南(浔
目澜洲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之南,公园占地面积7300平方米。园内风光秀美,洲中有湖,湖中有岛,东堤紫藤西堤柳,花木扶疏中点缀厅、台、亭、阁、廊、桥等。目澜洲建于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名骨池庵。元至正间(1341年--1368年)易名圆照庵,因四面皆水,波澜溢目,故亦称目澜洲。民国时改为公园,园东建有“圆照堂”,俗称四面厅,平面为正方形,周以回廊,每边连廊长9.12米;最南端有临水长堤,遍植紫藤。园内尚有明正德元年(1506年)《圆照庵记》石碑。目澜洲是盛泽的名胜。它的历史,它的题咏,它的四时美景,在一代又一代的盛泽人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七百多年前,这里原是一处荒村古庵。据《盛湖志》记载,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一
俗称香火桥,位于吴江市震泽镇八都社区龙降桥村十都里。南宋(1127~1279)始建。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建,后期曾多次修缮。1986年7月1日列为吴江县文物保护单位。梁式三孔石桥,东西走向。全长16.1米,中宽2.09米,堍宽2.55米,中孔高3.66米,中孔跨径4.66米,两次孔跨径分别为2.8米、2.76米。中孔两柱墩分别用长4.26米、宽0.7米、厚0.3米三块条石竖立而成。柱顶分别用长3.09米、宽0.5米、厚0.3米枕石四块。中孔石梁长4.8米、宽0.8米、厚0.4米。梁内侧凿槽,中间横铺条石14块,每块长0.48米,宽0.33米、厚0.14米。边孔石梁长3.25米、宽0.68米、厚0.4米。桥面南北中间横铺条石各
丝博园位于中国四大绸都中唯一的水乡古镇——江苏省苏州市盛泽镇,毗邻中国海陆丝绸之路的两大交通枢纽:郑和下西洋的太仓港和京杭大运河。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盛泽丝绸的生产量和交易量边位于四大绸都之首,经济的繁荣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并造就了灿烂的与丝绸相关的文化,走进盛泽,无论是历史建筑还是现代生活,无论是时政要闻还是日常话题,都弥漫着丝绸的元素和文化。丝博园的建设正是为了生动而集中的展现在中国灿烂的丝绸文化大的历史背景下一个典型的江南丝绸重镇的历史发展的进程。其中,盛泽史诗般的典籍和文献所描绘的事实在空间上代表了整个江南丝织业创造的经济神话,而本地桑蚕丝绸业的兴衰轮回也在时间上反映了整个中国经济和社会变迁大历史痕迹。这也是丝博园在文化上所要
王锡阐纪念馆(王锡阐墓及祠)座落在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西圩(今震泽中学旁),这里树木翠郁葱茏,环境肃穆幽静。清乾隆《震泽县志》记载:“处士王锡阐在十都镇西圩。”墓修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即王锡阐逝世后第二年。顾炎武赠诗有“白云满江天,高士今何处”之句,故墓碑题刻为“高士王晓庵先生之墓”。道光七年(1827),里人重修时改立“王晓庵先生之墓”碑,为阳文楷书,碑高108厘米,宽36厘米,厚13厘米,花岗石材质。道光十四年春,在江苏巡抚林则徐的赞助下,重修陵墓,增建墓门,其上门额题曰“南服英贤”,又缭以周垣,封土高1.3米,墓径4.8米,绕墓四周植树数十株。墓前植阳刻楷书“王晓庵先生之墓”石碑。清道光十七年(1837),里人又在墓东
镜湖公园位于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北部,东临227省道及苏嘉杭高速公路出口处,206路公交车直通镇区。园林始建于1999年,2002年9月正式开园,占地530亩,其中水域面积占五分之二,是苏州地区较大的湿地公园,该园注重植物造景,园内山清水秀,树草葱郁,内设茶座小吃、儿童乐园、浅水滩、山水园、游船码头、骑马场、歌舞厅、仿古婚庆摄影、小型动物园和夏季浴场等景点。公园内按功能分环湖亲水休闲区和生态观光两大部分。前者位于园之东部和南部,沿湖垂柳成行,亭台阁榭配置得当,曲桥风荷,相映成趣。湖中垒有三岛,桥堤相连,缀成一串明珠,可慢步前往,亦可泛舟登岛。贴水而筑的“镜湖堂”,位于三岛之中,是游人休憩、品茗、赏景的绝佳去处。生态观光区集观赏与实用于
师俭堂位于江苏吴江震泽镇,为江苏与浙江的交界处。师俭堂曾为震泽望族徐氏所有。宅院占地二千多亩,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六进高墙深宅,共有大小房屋147间。院内集河埠、行栈、商铺、街道、厅堂、内宅、花园、下房于一体,街中建宅,宅内含街。建筑布局上三条轴线巧构空间组合,营造出凝重古朴的传统中式风格,兼具官、儒、商三重使用功能,是一座反映晚清工商绅士坐行经商的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的代表建筑,为近代江南民间建筑所罕见。师俭堂布局极为规整严谨,前后六进总开间误差小于5厘米。若每间洞开,可以从河埠一直望到第六进厅堂上的屏门,庭院深深,体现了封建时代的门第造型。师俭堂地势从第一进到第六进缓缓抬升,前后高差45厘米,六堵马头墙也一堵高于一堵,意为“步步高
思范桥位于吴江震泽镇太平街西栅,相传为纪念范蠡而建,故名思范。初建无考,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重建,明嘉靖十一年(1532)道士姬玉衡修,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里人龚振龙、陈士元、陈德魁、张宿五再建,同治五年(1866)重建。花岗石单孔拱桥,南北走向,跨荻塘市河。桥长35.4米,顶宽4.9米,堍宽4.8米,跨度为10.3米,矢高5米。思范桥两侧各有楹联一副,东向为:禹迹媲宏模,望里东西双月影;蠡邨怀古宅,泛来南北五湖船。上联明示禹迹,思范两桥一东一西,如两轮明月,遥遥想望,互为呼应。而两桥在造型上又极为神似,堪称姐妹桥而相媲美。下联之蠡邨,即蠡泽村,过思范桥向南约二里路,相传为范蠡隐居处。范蠡和西施筑宅而居,还延请工匠在宅旁
位于吴江震泽镇藕河街虹桥弄西,跨通泰河。始建无考,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建,光绪十八年(1892)重修。民国8年(1919),震泽市镇当局在虹桥东堍近处增建一亭,名之为“小垂虹亭”,以增光添色,其前抱柱楹联:“远望洞庭山色水光成画本,近邻塔影花香鸟语尽诗情。”民国24年6月(1935),因新开頔塘转道河(新开河),将虹桥拆除移建于思古墩。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花岗石单孔拱桥,东西走向。全长24米,中宽3.1米,堍宽3.5米,矢高3米,跨径7.1米。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置。虹桥龙门石面刻有“轮回”图案,桥栏望柱雕有两对石狮,桥面石南北两侧刻有“虹桥”桥名。桥身两侧各有一副楹联。南侧楹联:“波平柳岸长虹卧,
双塔桥位于吴江震泽镇贯桥村(原八都镇北长村)和七都镇李家港村交界处。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在水洲东西各建一拱形三孔桥,名叫双石桥。后在两桥堍镇以石塔,故名“双塔桥”。明万历七年(1579)由浙江南浔董份修缮,后两桥俱圮。清雍正七年(1729),里人盛宣令、邱美中募捐重建,东侧的那一座仍为拱形三孔,西侧的那一座则改作了梁式。现存之桥为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花岗石拱形三孔,东西走向,跨稽五漾口。桥长34.3米,桥顶宽3.4米,桥顶面长3.35米,堍宽3.7米,中孔矢高5米。桥顶立有四根望柱,每根望柱上雕有一头石狮子,桥面两侧筑有护栏,高0.5米,宽0.2米,东西踏步各28级,级宽0.46米,级高0.12米。双
又名廊带桥,位于吴江市震泽镇龙降桥村,连接贺家浜与廊家港。始建无考,清嘉庆十六年(1811)、宣统元年(1909)分别重建。梁式三孔桥,东西走向。全长20.4米,宽1.6米,中孔高3.4米,中孔跨径5.2米,两次孔跨径均为3.8米。中孔两桥墩柱分别用宽0.5米、厚0.3米、长4米,三块条石竖立在水中基础上。柱顶横卧枕石一块,宽0.5米、厚0.3米、长2.6米组成桥墩柱。中孔桥面用三块长5.5米、宽0.5米、厚0.3米条石搁置桥墩柱上组成桥面。桥面两侧刻有“洪福桥”桥名。两边孔桥面分别用长4.1米、宽0.5米、厚0.3米三块条石搁置桥墩柱组成桥面。两边桥墩用青石并列砌筑,墩柱高3.2米。桥面护栏用宽0.24米、高0.2米、长5.5米条
又名少年桥,位于吴江市震泽镇贯桥村,连接杨家浜和南房村。初建无考,清宣统三年(1911)重建。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梁式三孔石桥,东西走向。全长28.2米,中宽1.7米,堍宽1.7米,中孔高4.4米,中孔跨径5.7米,两次孔跨径均4.45米。桥主要构件为花岗石及青石。中孔两柱墩分别用长4.5米、宽0.55米、厚0.3米三块条石竖立组成。柱顶冒枕石长2.7米、宽0.5米、厚0.3米。中孔桥面用长6米、宽0.55米、厚0.3米三块石搁置在桥柱墩上组成。两边孔桥面分别用长5米、宽0.55米、厚0.3米三块石搁置在桥柱墩上组成。中孔桥面护栏用长6米、宽0.25米、厚0.28米条石,两头搁置在0.12米高的方块石上,形成
导 游 慈云塔最早建于赤乌三年(238-251年),相传三国时,孙权将夫人尚香诓骗回东吴后,国太建塔,让公主登塔西望蜀道,寄托绵绵情思,故留下“望夫塔”的传说。介 绍 塔身六面五级,砖木结构,由塔壁、回廊、塔心组成。塔内的第四、五层有楠木刹柱直透顶端。每逢夕照之时,登塔远眺,北望洞庭,南瞰麻溪,《震泽八景》谓之“慈云夕照”。先后塔,后有寺。慈云寺始建于宋咸淳年间,后几毁几建,只有慈云塔仍为原物,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交 通 位于震泽镇东,到达震泽后步行前往。 震泽距离上海市90公里,苏州市54公里,湖州市45公里,杭州市90公里。318国道和在建沪湖高速公路穿越镇北,大运河支流頔塘河横贯镇区,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上海沪太路汽车
梅家桥位于吴江震泽镇兴华村,跨梅家港,桥南为施家湾,桥北为梅家桥。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建造。1994年7月29日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花岗石梁式三孔石桥,南北走向。全长24.3米,中宽1.65米,堍宽1.7米,中孔孔高4米,中孔跨径5.9米,两次孔跨径均3.15米。中孔两柱墩分别用长4米,宽0.55米,厚0.3米三块条石竖立组成。柱顶冒枕石长2.65米,宽0.5米,厚0.3米。中孔桥面两侧分别刻有“梅家桥”桥名,护栏用长6.2米,厚0.25米,宽0.25米条石,两头搁置在0.15米高的方块石上,形成0.4米高的护栏,并兼作坐凳。两边孔桥面护栏筑法相同。南北桥坡踏步均是整块条石铺级,两边各11级,级宽0.37米,级高0.12米
慈云寺塔座落在吴江市震泽镇。震泽,是太湖的古称,镇以湖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个终年流淌着运河水的小镇上,文物古迹遍布,其中,最为知名的是慈云寺塔。?慈云寺塔位于禅寺山门内庭院中,开门见塔,仰视塔顶,高耸入云,令人肃然起敬。??慈云寺塔,是一座砖身木檐的楼阁式塔,六面五级,总高38.44米,塔底层有?回廊,每边长7米。?慈云寺内部建筑有其独道之处。慈云寺塔的塔刹建造精美、比例适度,塔刹约塔高的四分之一,由铁质的覆?盆、仰莲、五重相轮、宝盖、宝珠、受花和铜质的宝瓶组成。仰莲上铸刻着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重修慈云寺塔时的铭文。宝瓶为葫芦形,上有四条铁链分?别系住四角,角上挂有铜铃,若遇清风吹过,铜铃叮当作响,风声铃声交合在一
宝书堂吴宅位于吴江区震泽镇砥定街50号,年代为清。2014年6月30日,宝书堂吴宅被公布为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震泽政安桥位于吴江区震泽镇鲤鱼浜东,年代为清。震泽政安桥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震泽万福桥位于吴江区震泽镇龙降桥村,年代为清。震泽万福桥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震泽耶苏老教堂位于吴江区震泽镇太平街庄桥河西,年代为1915年。震泽耶苏老教堂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贞惠先生碑亭位于吴江区震泽中学震泽校区内,年代为1925年。贞惠先生碑亭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震泽尚义堂位于吴江区震泽镇太平街4—6号,年代为清。震泽尚义堂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馀庆堂位于吴江区震泽镇花山头7号,年代为清。馀庆堂建于清朝末年,为镇上一陆姓丝商所筑。坐南朝北,面阔三间,共有三进,均为两层楼房。第一进临花山头街路,置有木雕门楼,木枋上层饰有花卉,下层布着八位骁将骑马驰骋沙场的图案,两侧挑头雕有《西厢记》故事,其刻工精细,画面栩栩如生。门楼配六扇嵌花镶板木门,气势不凡。第二进正向为六扇落地门,门上上为花格窗,下嵌裙板,板面刻有花卉图案。厅内二梁交接处悬吊圆形木雕花篮,梁面遍雕花卉。后廊置有十八扇屏门,堂内一侧做成镶花格扇。楼上为卧室,正间正梁上刻有“平(瓶)升(笙)三级(戟)”图案,绘以金色,南向为花格半窗,两侧厢楼中用落地飞罩相隔,飞罩上的透雕“梅开五福”颇为精细。浏览在馀庆堂里,犹如置身于一个
敬胜堂位于吴江区震泽镇砥定街46号,年代为清。敬胜堂在震泽镇砥定街四宜轩弄1号,坐北朝南,沿砥定街临頔塘河。建于清末,为丝商汤赉臣宅。敬胜堂为东四西五格局,第一进为沿街店铺,面阔五间17.8米,进深6.4米。第二进起为高墙大院,自第二进开始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后四进均为双步抬架硬山顶。东路第二进为门楼,南墙筑有石库门。第三进为大厅,天井东西两侧各有厢楼。第四进为内厅,前廊设船篷轩,天井东西两侧为厢楼,南是砖雕门楼,正间南为六扇花格长窗,南边间及厢房为裙板短窗。2008年,敬胜堂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江丰农工银行旧址位于吴江区震泽镇文武坊26号,年代为1922年。2014年6月30日,江丰农工银行旧址被公布为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一本堂,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文武坊21号,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四进深,总建筑面积214平方米。此宅前有墙门,石门框较为低矮,高仅1.83米、宽1.13米,二米进深的小天井。一进墙门间,四扇木门,木门上部为木花格,呈“福、禄、富、贵”字样,墙门间檐高仅一人一手。第二进至第四进为二层楼房,第二进有石板小天井和砖雕门楼,门额为隶书“天锡纯嘏”四字。第三进原有砖雕门楼,上世纪六十年代拆除,堂前石板天井,堂屋低层为石膏顶,具有西洋气息,六扇落地长窗上部原有木花格配有蜊壳,现改为玻璃,下部裙板刻有花卉吉祥图案“春夏秋冬”等。第四进石板天井,六扇落地长窗刻有花卉吉祥图案。一本堂建于清初,笠泽施氏七十三世祖彩石公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定居震泽
震泽丝业公学旧址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藕河街,现尚存前面一幢教学楼。作为当年震泽丝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丝业公学旧址的修缮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旧址还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召开的国民党吴江县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会址。校门旁侧尚有石质界碑一方,上 书-“丝业公学”四字。公学内西式教学楼原两幢,现存前幢,为西洋式二层楼房,坐北面南,面阔四间。楼占地183平方米,面阔四间。前有拱形走廊,左右侧连接厢楼,通宽15米,通进深12.5米,墙体由青砖砌成。走廊方形立柱上的半圆实体则全用红砖而砌,楼上走廊前置有柱节状栏杆,楼层顶上辟有围栏露台,台前侧中央砌有一座“人”字形的悬山顶墙,墙上镌的“1923”字样。1997年,震泽丝业公学旧址被市政府列为第三批吴江
凝庆堂位于吴江区震泽镇宝塔街三官堂弄9号,年代为清末民初。建于清末,由丝商朱季芬所筑。“凝庆堂”丝商朱季芬宅凝庆堂坐北面南,共有三进,均为二层楼房。“凝庆堂”丝商朱季芬宅第一进,墙门面阔8.6米,进深4.8米,为双步抬梁式,中为石库门,正间用砖墙与两边间隔断辟为通道。第二进,大厅面阔10.4米,进深10.1米,原作丝经行营业之用,为四界扁作雕花大梁,从檐廊起抬空,后为双步。天井西边是厢房,东边为厢廊。厅后廊置楼梯,设茶亭,两侧有蟹眼天井。第三进,内厅面阔10.7米,进深8.5米,为四界扁作雕花大梁,前后双步梁,天井左右为东西厢楼。“凝庆堂”丝商朱季芬宅第二、三进梁架花卉、屋檐挑头戏文等雕刻精美,内容颇为丰富。2008年12月,凝庆堂
震泽懋德堂位于吴江区震泽镇宝塔街28号,年代为清。清末毕姓丝商建,为“毕万茂丝经行”旧址。堂坐北朝南,主体建筑共四进,其中一至三进为两层楼房: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大厅即丝经行营业厅,南墙筑砖雕门楼;第三进是内厅,天井东西南三面均设厢楼;第四进为平房。震泽懋德堂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积善堂位于吴江区震泽镇南横街小稻场3号,年代为1920年。积善堂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凝瑞堂位于吴江区震泽镇藕河街公园路3号,年代为1919年。凝瑞堂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正修堂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正修堂坐落于潘家扇东弄13号内,清光绪十三年(1887)丝商顾少彝所建,由吴县香山建筑名匠马如龙设计监造。顾少彝有四女,其中三,四两女均嫁于龚氏,后因龚氏慎修堂毁于火灾,顾以五千银元将正修堂门楼及前厅抵押给其女婿,遂属龚姓。(龚氏,龚则先,笔者外祖父,)第三进楼厅任属尚古堂顾宅。1997年,正修堂木雕门楼被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古近代震泽民用建筑除强调坚固实用,还颇重视建筑及装饰美学,提高艺术品位,而建筑风格亦吴亦越,甚而还受到安徽流派的影响。除师俭、致德、正修三堂之外,宝塔街原毕万茂丝经行茂德堂内宅库门须弥座之青石鸟兽浮雕和花山头陆宅后门楼月梁上的戏文木雕亦极为传神,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此外,
震丰缫丝厂旧址位于吴江区震泽镇頔塘河北侧,年代为民国。2019年8月23日,震丰缫丝厂旧址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