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龙桥,位于宜兴市新庄街道东岸村。2009年5月,宜兴市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见龙桥建于清代,单孔石拱桥,东南-西北向,花岗石、青石混砌。桥面长2.15米,宽2.70米。西北坡长6.40米,坡度20°,台阶18级,下堍宽3.25米,趟石宽0.40米,厚0.13米。东南坡长7.30米,坡度20°,台阶18级。龙门石长宽为:0.85*0.85米。枕石长3.15米,宽0.27米,厚0.22米,间距4.15米。净跨5.50米,矢高3.20米,桥底面至水面高度3.40米。券石厚0.22米,花券厚0.08米。桥铭:重建现龙桥。桥铭石长2米,宽0.40米,厚0.26米。
洋塘桥,位于宜兴市新庄街道西园村东北端(14路生化厂站往前一点右边村子走到底)。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洋塘桥建于清代,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西偏北30°),青石质地。桥面长1.10米,宽2.65米。西坡长5米,坡度13°,下堍宽3.08米。东坡长6米,下堍宽3.10米。枕石长3.20米,宽0.28米,厚0.22米,间距2.80米。净跨3.70米,矢高2.30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3米。券石厚0.18米,花券厚0.09米。桥铭:洋塘桥。桥铭石长1.10米,宽0.40米,厚0.23米。
茭渎桥,在宜兴市新庄街道茭渎村。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茭渎桥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1917年重修。桥下拱券内有明成化、嘉靖桥铬銘各一块。茭渎桥为单孔石拱桥,由青石、阳山石、花岗石混砌,南北走向(南偏西35°),南北各有石阶14级。桥全长14.70米,中宽2.40米,堍宽3.10米,坡度12°。桥孔净跨5.25米,矢高2.85米,南北两端老街长约百米,依旧保持着明清建筑风格,与茭渎桥融为一体,环境古朴协调。
庄前桥,位于新庄街道大塍生花农药有限公司旁(公交14路生化厂站)。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庄前桥,建于清代,单孔石梁桥,东北-西南走向,花岗石、青石混砌。桥面长4.60米,宽1.80米,西南坡长4.25米,上堍宽2.45米,下堍宽2.75米,坡度16°。枕石长2.90米,宽0.50米,厚0.25米,间距3.60米。净跨3.50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3米。桥面两侧各有一块水泥块,宽0.50米。桥铭:庄前桥壬寅年新建。现桥上加盖水泥桥面,桥面有三根沙条,桥整体保存基本完好。
大塍太平桥,俗称西庵桥,位于宜兴市新庄街道大塍村紫溪队(紫溪西庵旁)。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塍太平桥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西偏北35°),青石质地。桥通长10.10米,中宽2.55米,净跨3.40米,矢高2.30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2.50米。坡长6米,堍宽3米,坡度15°。枕石长2.80米,宽0.24米,厚0.18米,间距2.80米。券石厚0.20米,花券厚0.09米。桥铭:重建太平桥。桥铭石长1米,宽0.45米,厚0.20米。
男留灯楼,在宜兴市新庄镇男留村北端,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男留灯楼,又名“灯楼庵”,清道光20年(1840)里人欧蕙亭、史学逊募建,咸丰年间毁于兵,同治年间徐熙仁、欧阳奎、潘祖荣募捐重修。男留灯楼座南朝北,单间两层楼,面阔4.30米,进深7架9米。东西两侧各有一间平房,东侧已拆,西侧严重损坏。楼北建有砖雕墙门,门头外刻“是知津矣”,内刻“允推善长”。灯房设在西山墙外侧,正对东氿,是东氿夜航船只进港入湖的航标。
大塍古桥群,在宜兴市新庄镇王婆至上塘村之间,皆横跨蠡河,由王婆、长春、上塘三座拱桥组成。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婆桥,在新庄镇王婆村,始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相传为一王姓女佣用一生帮工所得的报酬捐建。明代重建,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两边各有石阶24级。青石基、券石系花岗石质,桥面为阳山石和青石混砌。桥长28.45米,中宽3.40米,堍宽4.73米。桥孔净跨6.50米,矢高4.35米。长春桥,在新庄镇王婆村北约一公里,原桥抗战中被日军拆毁,1946年重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两侧各有石阶22级,青石叠砌,券石用花岗石。桥长20.72米,中宽3.25米,堍宽3.75米。桥孔净跨6.40米,矢高4.2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