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沙村远古地名叫缩头堑,不知何时更名为梅沙咀,一直沿至今。
梅沙村地处鄱阳湖北岸,三面环水,沿湖而居。世代捕渔为生。梅沙村面向鄱阳湖,南与古枭阳城楼遗址隔水相望,北与新镇所在地相距约五华里之遥。
梅沙村现有526户,2135人口,是解放初期的十倍,其中党员51人,文化教育硕果累累,有博士后2人,研究生5人,大学生100多人,专家教授工程师15人,国家公务员43人,外出务工人员600多人,在当地从事各种产业的有200多人。全村原有低保贫困户85户284人,通过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多种渠道,到2020年,已脱贫85户284人。
早在明朝初正统元年(1436),老祖婆(钜公夫人)举家从苦竹山移居此地,村建梅树林中。几百年来瀚淋两公后裔、继祖业承课税,共同经营湖港,在渔船上休养生息,团结互助,相安无忧。
船有千条缝、赚钱不够用,村民再怎么样拼命劳作,还是没能摆脱贫穷。
解放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村里无论是经济建设、文化教育、还是精神面貌,都在与时惧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时代,村里的第三产业更是风生水起。
梅沙村的支柱产业是珍珠贝壳加工、贝类工艺品等等,勤劳聪明的梅沙人不断地引进外城的先进技术,先后办起了钮扣成品一条龙产业,贝类工艺品由半成品至成品加工,摸索了很多发展致富的商机,创造出年产值上千万元的经济效益,树立了全省唯一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的典型,描会了一幅科学种田增收益,广开门路促增收的壮丽画卷,梅沙村不愧为市里的红旗村党支部光荣称号。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最重要的保障,最值得信赖的依托。梅沙村人坚决跟着共产党,不忘初心,朝着复兴中华振兴乡村经济的目标,正在扬鞭策马,迎接更加美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