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江西省 > 九江市 > 彭泽县 > 天红镇 > 冯山村

江西省九江市彭泽县天红镇冯山村概况

[移动版]

一、位置

冯山村位于天红镇东南部,东与本镇团结村高山、赶子山山相连,西部与都昌大港一山之隔,西北与凤鸣、农科所田地相邻。属南高北低中间一条垅地型,村庄大部分坐落在山脚的小溪边,一条主线水泥公路从大屋村庄直通镇政府连接彭乐公路。全村面积9.9平方公里

二、地名

冯山位于本镇东南端,距镇政府6公里。冯山村有一个大屋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冯氏兴旺,大屋也很出名,有两个自然村庄,且都是冯姓,故而得名冯山村民委员会,驻地上严组

三、自然地名

大屋冯家,分为两个村民小组(上角和下角),有两个自然村庄,大屋冯和湾里冯家。距镇政府7公里,坐落在六股峦西北的山垅里,地势平坦。《冯氏宗谱》载,冯日乾于明末从下埠迁此。从清初到民国二十年相继有安徽宿松、徐州、湖北黄梅,河南光山等迁来,怀、黄、张、梅、陈、刘、洪、曹、李、聂、游等姓。现有96户,380人。湾里冯家坐落在大屋以东偏北山坞里,由大屋冯家明末迁此,后被太平军屠杀成废墟。1979年大屋冯家迁来8户定居,有彭、蔡、李、梅、张、怀、晏、刘41人。2014年,服从镇村规划又迁至大屋冯村,此处现成耕地。季坞(小组)坐落在棱子山南向山坞里,村庄分两处距50米左右。查季姓墓志铭:季开华于1924年从河南罗山县迁此。已有13户,65人,无有杂姓,现新建楼房都移至在季坞下首出口处沿山脚坐北南向而建。上严小组是由上严、细屋里两庄组成,1990年前黄家榜住有一户,后迁至上严。距镇政府5公里。严世先于明洪武年间从细屋湾(早废)迁此,村庄处下严上首而得名上严。1965年兴修冯山水库时从东边山移民迁来,曾、陈、游、刘等姓。细屋里处在大冯家出口处平坂上。清光绪年间郭金斗从皖宿松,官塘郭家迁此,后有梁姓一户在此居住,因人少村小故名细屋里,现已迁在上严居住,细屋已为余屋。下严小组由四个自然村庄组成(下屋严、老屋湾严、洋屋里、肖家垅)。距镇政府5公里,港坝上的小山脚下。全组53户,280口人。下严自然村于明洪武年间严世用从本地细屋湾(早废)迁入。因村落在上严毗邻下边而得名。村庄分南北中间一条溪港,屋中间一条水泥桥。清朝年间严姓为主,后有张、罗、杨姓,1965年修冯山水库从东边山移民迁入有胡、江姓等。老屋湾严家自然村庄严世其于明洪武年间从细屋湾迁此。清初年间有张姓迁入。村东、南、西三面环山。洋屋里自然村庄南靠老屋湾,背靠小山埂,从西向东。1933年彭作才从河南迁来,造的房子式样新颖,人称洋屋。2000年后有老屋湾张、严两姓迁此,共7户35人。肖家垅自然村庄坐落在下严以西往东北的小山垅里,东与前山卢垅背山相依,南有原村林场,西与本村中埠土地毗邻,北与前山朱联、梓山山林相连。历史上住肖姓而得名肖家垅。后肖姓无存,有汪日舒1918年从湖北黄梅迁此,至今没有杂姓,现住一家两户11口人。下油榨坐落在下严去肖家垅的小山包下,“文化大革命”前住有二赵,赵克勤、赵克富二兄弟,赵克勤过世早,赵克富于1972年迁至乐观马山(现轧花厂)。屋场变为废墟现改为旱地。中埠小组(自然村)位于天红镇以南4公里的平坂中,村南一条水泥公路从大屋冯直通庙前街,东与下严田地相连,西与本村高阳农田毗邻,北与东边山移民和前山玄木山地水脉相通,紧靠朱砂堰。明永乐年间冯正祥从都昌冯家巷迁维米山,再迁来此地。传说当时上、下均有商埠,上有大屋冯家(上埠)原址在现在村学校地段,下有下埠冯家,此地居中,又是本姓故而得名中埠冯家。从清初到民国初期陆续有安徽、湖北、河南、四川、江西兴国的高、雷、吴、曾、赵、李、邓、刘等姓迁居。现有47户208人。村庄上边1965年前原有一个小村庄栎垅里,有余、刘二姓从鄱阳县肖岭乡李家咀迁来居住,后迁入中埠和枣树二组。场地以变为耕地。1973年4月之前属老凤凰大队后为跃进大队管辖,当年四月公社党委和革委决定将中埠划归冯山村管辖至今。前进村民小组,由老虎岭、倪家两个自然村组成,1970年前谢姓居住在叶家塘,倪家对面去华家垅的山路旁,坐东南向西北,1970年后迁至在倪家村庄入口处居住。全组42户,210口人,距镇政府6公里。由于是两个村庄组合,“文化大革命”故而取名“前进生产队”。老虎岭自然村距镇政府6公里,地处山垅里,据获陈茂才于明洪武年间从湖口县陈万户迁此。因是山区,当年常有老虎出没,故得名“老虎岭”。坐东向西南,清初从湖口有田、裴、鲁姓迁入至今。倪家自然村位于天红镇以东6公里,三面环山,倪龙泉于清雍正年间从武山上倪(村庄已废)迁此,故名倪家。清末时期有周、游迁入,谢姓后移拼。东边山小组老村庄坐落在六股峦背面山坞里,东有产子岭,南有卸衣岭,西有冯山水库西边山,北依大屋为出口,属大屋冯上首。东西两坞。本庄居东而故名。冯厚载于明初从都昌冯家巷迁此。清末至民国初,续有皖豫迁来胡、柳、王、黄、姓迁入定居,1990年续建冯山水库,将整个东边山全部移民安置在中埠祠堂坂居住,并有三户安置在下埠下坂和山吴背后连接地段居住。枣树小组由坞李和枣树坂两个自然村庄组成,距镇政府5公里,坐落在中埠上首的山坞里,因当年枣树坂门口很多枣树故而得名。全组43户,200口人。1978年从跃进大队(现凤鸣村)调划冯山管辖。坞李自然村坐落在中埠往南200米的小山坞,李光贵于清同治年间从本地上李村迁此,清末民初,兴旺鼎盛,李松园中医名誉彭湖都三县,有地主绅士李通三,有当伪保长多年的李尊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任国民党彭泽县永安区党部书记,因为他看清当时时局,一直都未到职自然免职。国民党少校军人李甫华曾是黄埔军校炀山炮校第六期学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四川向解放军投诚后回归故里。李通三后裔兄弟李霖华、李展华、李靖华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随蒋介石离大陆去台湾,国共“九二共识”后曾于1990年后回故乡探亲,现至今定居台湾。民国时期有从皖、豫迁来王、谢、魏、柯、徐、余姓。枣树坂自然村中埠向南150米小山坞,傅茂成于清咸丰年间由坞里傅家迁此。民国时期由本地熊家迁来3户,湖北迁来龚姓一户。水泥公路从坞李经枣树坂连接村主干道直通庙前街。高阳村民小组距镇政府4公里,1973年4月从原跃进大队(现凤鸣村)调划冯山村管辖,是由茅屋阳家、高家两个自然村庄组成,东与本村中埠田地相壤,南与枣树,凤鸣谢桥坡地和小山相依,西与下埠朱垅水库为界,北以背后港与新东边山隔港相望。现常住26户,127人。茅屋湾阳家自然村坐北南向,清朝中期,阳正南从本地下湾阳迁此,居住茅屋故名之。现常住有10户,65人,无有杂姓。高家自然村坐北南向,前有小山坡丘地和毛竹气候宜人,右有参天树木,鸟语高歌,后有村通往镇水泥公路车水马龙。高征聘后裔于明正德年间从本地柏树湾高家迁此,后民国时期从河南迁入有杨、洪姓。

四、居民

本村内主姓氏有周、高、严、戈。附姓有吴、刘、郑、段、何、程、欧阳、方、梅、董、王、闻、汪、石、潘、张、罗、朱、裴、陈、徐、蔡、乔、璩、沈、柯、柳、金等三十二姓,人口迁徙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战乱及饥饿来自全国各地,特别是安徽宿松、太湖、望江、洲头、湖北黄梅,蕲春及河南光山等地,逃荒、躲反、逃难或通过亲友介绍迁来居住的。当年有一安徽太湖姓叶的,因安徽太穷饥饿难忍,带着一个三岁的儿子讨饭来大港,白天讨饭夜宿庙宇活活饿死在一庙内,谭店一王姓好人发现后将其留下的儿子寄予人养,并将叶姓埋在境内。居民居住条件通过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住房由巴茅柴壁到土砖瓦屋、由砖木结构到青砖白缝的平房楼屋,2000年后住房快速升级,由低层到高层,由砖木至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窗铁门防盗窗,装潢越来越高档,现在又在向徽派建筑发展。方言,主要以本地口音和语言发音,也还有少数掺杂着老故乡的安徽,湖北,河南等口音,青少年都以本地方言,一般是在家讲本地口音和方言,外出都是用普通话交流。习俗,境内习俗无有好大的差异,一年三节习俗差距不大,清明祭祀都是一致的,婚丧嫁娶礼尚往来无特殊规矩。

五、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建安乡5保,解放初属5区(杨梓区)团结乡。1958年因修七里红水库属太平公社,本村居民迁移太平东边华和徐家坂一带居住。1959年迁回,属先锋公社,1965年天红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期间扩社拼队于1970年拼入跃进大队(凤凰、葡萄、光明、冯山),驻地凤凰程家。整个冯山为曙光生产小队。1972年又从跃进大队分离恢复冯山大队。1973年从跃进大队将枣树、中埠、高阳三个小组调属冯山大队管辖至今。1984年撤社建乡,属天红乡人民政府,1993年撤乡建镇,成立天红镇人民政府,同年冯山大队改称冯山村民委员会。属半丘陵半山区地带,10个村民小组,17个自然村庄。229户,1245人。

六、经济发展

全村耕地面积1755亩,其中旱地1125亩,山林为3.5万亩。改革开放以前都以种水稻为主,棉花为辅,兼作油菜、黄豆、芝麻、红薯等杂粮,养殖业主要是各家各户养猪。一般农作物产量都不高,早稻亩产400斤左右,晚稻600斤左右,棉花产量亩产皮棉一般在80~100斤左右,一年到头农家生猪出栏1~2头。由于经济市场没有开放,山林毛竹还要计划间伐,需要审批,村办企业原有一个油坊。改革开放之后,实行土地到户,责任到人,市场放开,各项事业都有一个快的发展和飞跃。特别是冯山水库续建后,大大地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粮棉旱涝保收。八十年代由水稻改为种棉花,产量翻番,粮食虽然面积减少,科学种田单产翻倍。打工潮给本地经济带来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

七、水资源

境内水资源极为充足,几万亩的山林山地坐落境内,关财山天然自来水流进全镇50%的家庭,保障了民众饮水,冯山水库始建于1965年,后由于“文化大革命”成了半拉子工程,直至1990年重新续建,现可保障全镇近6000亩良田的灌溉和抗旱需要。南北干渠可直流4个村。另有季坞、老虎岭两座山塘水库,平坂中还有数口小塘,上有上严堰,下有朱砂堰。农田自流灌溉面积可达85%以上。

八、文化教育

解放初期原有一所私塾转编过来的民办小学,坐落在大屋冯下首“中间岭”,当时由湖西调来的许亚成老师任教,15个学生。1962年至1966年,由范金维、倪光辉、阳丙元、胡雷林先后任教21个学生至“文化大革命”解散,“中间岭”小学被拆。“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各小队或联队自办民校,全部是民师或代课民师。1973年根据上级教学要求,大队选址在下严“鲶鱼地”新建一栋六间的平房学校,八十年代后对平房学校进行了改造,由砖木改为钢筋水泥结构,由平房改为楼房。九十年代后为完全村小学,现根据教学点的布局,村小学只设一、二、三个年级,五、六年级集中在中心完小。旧社会冯山闭塞,文化落后,普通学生都少,更谈不上高材生,新社会国家重视教育,老百姓求知欲望越来越高,现在是高中生一片,普及初中。改革开放后彭泽第一个考入北京大学的就是冯山大屋冯村的齐国华。文艺文化境内近代以来发展活跃,五六十年代有胡雷林、周希武、张子良等赣剧高腔剧团享誉都、彭、鄱周围乡村,六七十年代又有新兴的大屋黄梅戏剧团,下严的黄梅戏剧团,中埠的采茶戏班,1990年大屋村青年自发自筹资金组织一支文艺宣传队,经常为当地群众演出。可惜冯山高腔戏已经失传。冯山群众自娱自乐,喜爱文艺文化,比如老虎岭有一陈姓一家可唱一台戏。每逢大年境内一般有二至三班玩龙灯的,大屋里的推车灯,跑马灯,中埠的狮子灯,下严的小调戏曲灯。

九、医疗卫生

1973年,村里建起了村办卫生所,有三名赤脚医生。时至今日,通过培训上岗,县卫生局批准,卫生所一所,村民有疾病就医实行了农村合作医疗,为村民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十、宗教古迹

宗教本村部分人信仰佛教为主,年长者为多,村内有祖传道(教)士2名胡元初、倪健健,主要是为本镇内、乐观、都昌周边地区亡人祈祷做法念经。从各地迁此的也就随乡入俗。古迹卸衣岭有明太祖朱元璋的练兵场,坐落在关财山潘家庄与都昌交界的山埂上。古庙两座,大屋冯家“武昌庙”,下严的“丰平庙”(亦称金鸡庙),相传庙门前常有金鸡出入,故庙侧搭有一鸡棚。这两座庙供本村村民逢年过节上香祈祷。2017年村民自发筹资30余万元,恢复新建卸衣岭“卸衣寺”。大屋冯家屋中间有两棵600年树龄的银杏白果树,约有50米高,腰围5米,彭泽县政府已挂牌保护

十一、历届任职领导

支部书记

冯丙云——1958年9月—1966年12月

汪祖应——1972年—1973年

黄朝北——1973年—1978年3月

陈庆生——1978年4月—1982年3月

怀太国——1982年4月—1985年3月

黄向军——1985年4月—1995年12月

陈庆生——1996年1月—1997年12月

季友生——1998年1月—2011年10月

蔡贤武——2011年11月—

大队长、村委会主任

黄芳海——1958年9月—1964年12月

冯孟阳——1965年—1966年12月

黄芳海——1972年—1973年

周希武——1973年6月—1978年3月

黄朝北——1978年4月—1982年3月

陈庆生——1982年4月—1985年3月

余再保——1985年4月—1990年10月

张艳松——1990年11月—1996年5月

谢得新——1996年6月—2001年10月

熊红树——2001年10月—2004年9月

蔡贤武——2004年10月—2011年10月

冯伟义——2011年10月—

十二、名人录

田畴曾任彭泽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县卫生局局长,江西省劳动模范。

陈挥东曾任先锋人民公社党总支书记,余粮公社党委书记,太平人民公社,

乐观公社,天红公社党委副书记,天红粮站支部书记。

周继晓曾任彭泽县计生委副主任,县旅游局副局长。

倪凯景德镇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齐国华通用地产(烟台)有限公司董事长。

十三、昔时贤人

严厚友光绪壬寅年授例贡生。

十四、其他

负责人:冯伟义

办公时间:法定工作日      

夏令时  上午:9:00-12:00  下午:13:30-18:00

冬令时  上午:9:00-12:00  下午:13:30-17:30(法定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1507028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