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吉林省 > 长春市 > 宽城区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历史沿革

[移动版]

清政府在新立城设长春厅,清道光五年(1825)长春厅治所由新立城迁到宽城子(今南关区管内)。

光绪十五年(1889),长春厅升为府,今宽城区均归恒裕乡管辖。

1903年沙俄建成中东铁路,在长春西北的二道沟设火车站,名宽城子站。

随着火车的建立,大批沙俄移民纷纷而来,在这里相继建立了教会、铁路俱乐部等,同时在今凯旋路以东一带修筑了一匡街,二酉街、三辅街。

这样二道沟就形成了一个占地面积5.7平方千米,有俄式风格的特区。

由于宽城站名的广泛使用,人们就把二道沟称作“宽城子”。

1910年日本取得过铁南、铁北的大片地区,形成了一个北起铁北四路,南到胜利公园;东迄东八条街,西至西四条街;东南抵七马路,西北至二道沟的满铁附属地。

在这块领地上日本享有领事裁判等特权。

民国二年(1913)更名为长春县。

据《大中华吉林省地理志》记载:“长春商人自城宽庄,而宽字单用亦可代长春二字”。

长春厅治所自新立城北迁后,长春的俗名又可称宽城子。

1936年北满特别区撤销,二道沟俄国附属地并入伪新京特别市,1937年日本撤销治外法权,将位于今宽城区内的满铁附属地移交给伪满政权,同时将新京特别市划为十八个行政区,分设区公所,今宽城区铁南部分为吉野区,敷岛区;今团山堡、三道沟、上台子、小南、宋家洼子一带为合隆区;今小房身、杨家粉房一带为大屯区。

1940年1月新京市十八个区归并成十四个区,敷岛、宽城两区总面积为18.7平方千米。

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接收了长春市,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今宽城区铁北部分为宽城区,铁南部分为中山区,西南部份为钟华区。

1948年长春解放后,成立长春特别市政府,下设十二个区,原宽城区名称未变,中山区更名头道沟区,1950年7月各区按数字顺序排列称谓,宽城区公所更名为第六区公所;头道沟公所区更名为第二区公所;1949年9月区、街政府更名为区、街公所;1952年撤销区公所,更名为区人民政府,下设街道办事处;1955年2月区人民政府更名为区人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居民委员会;1955年7月区名按地名命名,第二区更名为头道沟区;第六区更名为宽城区;1955年8月撤销居民委员会,恢复街道办事处建制;1957年8月头道沟区并入宽城区后,更名为长春市宽城区人民委员会;1968年7月成立长春市宽城区革命委员会;1980年经市人民政府决定,改宽城区革命委员会为宽城区人民政府,更名为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政府,名称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