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浦镇通二村一带,古称苎萝乡,相传为越国美女西施故:里,今有西施古迹群14处。
苎萝山、--石在西小江东边,海拔127米。清康熙《萧山县:志》载:“苎萝山在县南二十五里苎萝乡,下有西施宅,上有--石。”相传西施妆毕,将姻脂水泼于石上,日久变红;又说,为西施告;别故乡时,泣血所致。“石留--延朝旭,江带春纱绕绿芜”,清单隆周诗即咏此,今开宕取石,多有损伤。
浣纱溪在苎萝山西,南源麻溪,北汇西小江,流经通二村、施家渡等村,长约2500米,宽15米至20米,两岸绿树,流水清澈。西施从小喝浣纱溪水长大,长成后常在溪边浣纱,故名。唐代范摅《云溪友议》:“王轩游西小江,泊舟苎萝山际,感国色埋尘,怆然题西施石,日:‘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青,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西施里即苎萝村,今通二村、施家渡村,旧称东西苎萝村。宋太平兴国三年(978)设苎萝乡西施里,西施即出于此。今施家渡村施氏聚族而居,相传系西施族裔。清乾隆朝进士、中书侍读徐国楠说:“余邑南乡有苎萝村……维岳降神,笃生西子,沼吴存越,忠义万古焉。”
西施庙在浣纱溪西岸,坐西朝东,面对苎萝山,庙前建苎萝亭。相传此庙原为西施宅,西施亡后改为西子祠,南宋淳熙年间(1174-1129),宋孝宗敕封西施为苎萝48村土谷神,遂改为西施庙,俗称娘娘庙。详见《寺庙》章苎萝亭见《凉亭》章。
范蠡庙在施家渡柴湾,浣纱溪畔,为纪念越国大夫范蠡于苎萝村访得西W,乡人思念他的功绩,建庙祀奉范蠡,故名范蠡庙,又名日思庵。坐北朝南,三楹二进,前殿设演台。附近原有古渡口,为西施当年下船赴越都处。
后江庙因滨后江,故名。相传越灭吴后,西施与范蠡归越隐居,在此上岸起埠,故又叫起埠庙。“还顾旧时伴,布裙相晤语”,明来集之《题苎萝西子祠》)即咏此。
洗脚潭相传西施入吴前,劳动之余常在此洗脚,故名。1日凋在苎萝山下优罗湾底,今淤塞难寻。
西施坂在苎萝山与浣纱溪之间的大田坂,当年西施与乡涸们一起耕作过的地方,因纪念西施而名。
田螺山和河蚌山在西施庙东面。相传西施在苎萝湖中硼一颗田螺和一个河蚌,在水缸里养起来,沼吴时将其丢人湖中;伺成两座小山,形似田螺河蚌,故名。另说田螺山是西施与东村青溷田和青梅竹马定情的地方,为了越国的复兴,西施离别情郎去吴宫,而田和则投奔越王,战死疆场。西施完成复越大业后回到故乡,将情郎葬于苎萝村旁碉小山上,后人称其为田螺(和)山。这两座小山高塌余米,面积数十平方硼芝急思恕凋存遗迹。平毁前,文物部门进行考古发掘,在田螺山顶部找到一处石墓室,出土了一批春秋中期的器物,似手印证了上述传说。
浴美施在施家渡西北1公里,麻溪与西小江交汇处一个水潭。相传西施赴越都前在此水潭沐浴更衣,故名。清毛奇龄有“西子湔裙处,行人唤美施”(《山行过美施闸》),即咏此。明万历年间开拓洞道,此处建闸,称古浴美施闸,以纪念西施。
浴美施庙和西施亭在浴美施旁,紧靠关帝庙。庙前砌有条白,上有石栏。前殿斗棋、穿榀等为清代遗存,后殿为1989年重修。四施亭原在浴美施闸北,今圮。
通二村:通二村位于临浦镇北面,东、北与所前镇三泉王、三里王村毗邻;南与苎萝村、杭金衢高速临浦出口相邻,西与本镇通一村、03省道东复线、杭金衢高速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到2007年底全村在册人口1998人,农户数541户,内地围垦耕地410亩,村面积1.9平方公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临浦镇二期工业园区落户我村,村内共有企业15家,到2007年…… 通二村详细信息++